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莉 《青年研究》2004,(5):42-48
通过对《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 1 994— 2 0 0 3间发表的1 94 3篇学术论文进行计量分析 ,探讨了十年间我国青年学术研究的历时变化和现状 ,在反思当前青年研究的基础上 ,对未来的青年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青少年与媒体"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发表在《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等主要青少年研究刊物上的有关“青少年与媒体”的文章的分析 ,考察我国“青少年与媒体”研究的状况并且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刊今年18、19两期刊载了《了解当代青年的一个“窗口”——北京双榆树青年公寓的调查》,向人们展示了80年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在调查过程中,记者还发现青年公寓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带有普遍性。可以说,这方面也是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4.
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农村青年其思想、道德、行为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在农村调查深深地感受到:研究当代青年离不开对农民青年思想脉搏的把握。这不仅因为在数量上农村青年占据了青年总数的70%左右,更重要的是十年改革农村青年始终站在了改革的潮头。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新旧体制的不同,形成了他们既不同于父辈,又不同于城市青年的特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农民,无疑对于全面振兴农业,活跃农村共青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使得当代青年农民的“自主意识”苏醒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农村经济基本上处在一种封闭的落后的自然经济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一、当代青年的文化潮流纵观青年一代的人格面貌,与我国传统的人格面貌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已为无数生活现象和统计对比资料所证实。《人生》、《当代人》、《北极光》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当代青年形象,更为当代青年的人格面貌提供了典型的佐证。而一代人在人格面貌上与上  相似文献   

6.
青年的爱国运动应该循着什么方向前进?当代的中国青年应该怎样了解前辈青年们的奋斗?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刘云久、徐殿斌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青年运动史》给大家提供了一部极好的教材,它不仅丰富和充实了我国青年运动的史料,而且有助于今天的青年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激励他们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为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奋斗,奋发进取。  相似文献   

7.
对一个民族来说,消费本身就体现出一种文化,其间交织着人们的心理意识、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当代青年农民约占青年总数的70%,因此,研究当代青年农民的消费生活方式对于认识当代青年的思想以及民族现代比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消费水平指人均消费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可表现为消费金额、食物消费品种、数量、质量等几个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改革、开放政  相似文献   

8.
问:去年,《国外社会科学》第六期曾译载了罗马尼亚青年问題研究中心研究员F.马赫列尔的《八十年代的西方青年》一文,引起了我国有关研究工作者的很大兴趣。据我们了解,自六十年代后半期以来,无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或者第三世界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青年问題的研究都有了蓬勃的发展。不但一些专门性的青年研究机构纷纷建立,而且也出现了国际青年社会学常设委员会等世界性的组织和论坛。罗马尼亚青  相似文献   

9.
当代青年教育存在思想教育不足,教育实效不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等情况。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以建构理想城邦为中心,完整论述了对儿童、护卫者和哲学王的教育,包括音乐、体操学习,非强迫教育,辩证法学习,美德教育等思想。本文结合《理想国》中的教育理念,比较当代中国青年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青年唯物辩证法学习,采取兴趣教育,通过分级制度过滤青年接触的事物等主张。  相似文献   

10.
据罗马尼亚《社会未来》杂志1981年第4期(7—8月号)报告,罗马尼亚青年问題研究中心和社会政治科学院与国际社会学协会下属的“青年社会学”研究委员会合作,于1981年6月3—5日在罗马尼亚的青年夏令营地科斯蒂內什蒂举办了題为《青年与当代社会》的国际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保加利亚共产主义民主青年联盟中央委员会附设青年问題研究中心的代表,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哲学和社会学研究所的代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中央青  相似文献   

11.
<正>1977年9月生,湖北荆州人,法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系2020年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任中央编译出版社"左翼译丛"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拜德雅人文译丛"主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巴迪欧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生命政治学批判研究"等2项,主持教育部重大基地项目"当代拉康化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 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4项。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文艺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转变团干部的工作作风,以适应新时期团的工作的需要,安徽团省委于前年决定,设立一九八三年度调查研究成果奖。这一活动开展后,全省团组织调查研究蔚成新风,近千名团干走下基层,深入青年,共写出近五百篇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有效地指导了团的工作的开展,并为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制定工作计划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今年2月,在团省委扩大会议上,评出了十二篇获奖文章,其中获得一等奖的《八十年代青年农民的调查》曾先后在《青年研究》和《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安徽团省委决定今年还要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5)
我国正处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青年担负着极其艰巨的任务,代表民族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青年团的任务》一书不但讲到青年的根本任务是学习,并指明了青年学习的方向、方法和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最终理想。因此,《青年团的任务》一书能够教育和引导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热爱学习的精神对当代决策者、教育者制定教育策略、注重人才的培养,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充分展现了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和远大理想抱负,并指明了实现路径为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诵读经典,关照现实,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对教育当代中国青年形成正确择业观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无论农业现代化还是乡村建设行动,都寄望于青年农民承担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对国内外青年农民研究现状的初步梳理,发现:国内青年农民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呼应,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阶段性和政策导向性;青年农民文化与价值观、新型职业农民以及青年农民返乡创业是排名靠前的三大研究主题。未来关于青年农民的研究可在青年农民的规模、类型与特征,青年农民与农业现代化,青年农民与城乡社会,青年农民的社会生活,国外青年农民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化和拓展。对青年农民研究的深化也有助于"十四五"规划真正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6.
为把握青年思想脉搏,促进青年理想教育的不断深入,最近,我们以问卷、座谈、走访的形式,对一百名青年的理想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包括,工人、农民、营业员、科技工作者、干部、学生、待业青年。其中共产党员六人,共青团员七十五人,青年十九人。平均年龄二十三点六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十二人,高中和中专的六十一人,初中和小学的二十七人。通过调查,我们基本上了解了青年理想教育的一些情况,初步探索了当代青年心灵深处的“秘密”。一、青年心目中的偶像与理想“没有理想的青年,会觉得精神空虚,会沉沦。”  相似文献   

17.
道德,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行为的规范,对于社会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过程中,有必要对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主力军——当代青年农民的道德观,作一番调查与研究。这部分人占农村劳动力的一半以上,他们的道德品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劳动者队伍的精神面貌,影响乡风民俗,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本文拟就当代青年农民道德观的总体特征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信仰的力量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批自学马克思主义成材的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 他们写出的各种学术论文,曾使老一辈的专家、教授们感到欣喜。 然而,发人深思的却不只是他们的论文,而是通过他们的成材之路,使人们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种籽,在经过十年浩劫的风霜侵袭之后,仍然在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世界里继续生根、开花、结果了。 前些日子,《中国社会科学》和《历史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对于当代青年,人们褒贬不一,评价各异。有“迷惘的一代”的论断,有“垮掉的一代”的结论,也有“思考的一代”的赞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了解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把握当代青年的思想脉搏,更好地培育一代新人,我们对郴州地区纺织厂和鲤鱼江电厂青年的情况作了综合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一、青年与改革改革,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对青年无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青年的态度如何,又直接影响到改革的成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改革对青年的观念变化、行为方式、价值标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青年的反应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20.
青年概念的当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概念是青年研究的基本问题。现实中存在多种青年概念的定义。从综合研究青年的角度,根据人们对青年概念的认识发展,根据当代社会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定义当代青年是处在身体发育已经成熟、人格基本形成和社会自立初期阶段的人;当代青年的年龄界定在18至35岁之间。当代青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由青年与现实社会的实际联系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