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进入新世纪,党中央着眼全国发展大局,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  相似文献   

2.
戚嵩 《求实》2012,(4):67-70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崭新伟大实践,突破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思维定势,从实践、主体和客体三大基本向度深层次诠释社会主义本质,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创新与发展.这对于我们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大会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全面分析了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总结了13年来的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鲜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确定的主题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是我们党团结和带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着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进程,一个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新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凝聚了新中国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反映了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一、科学发展观凝炼了发展的思想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枷锁的束缚下,灾难深重,积贫积弱,生产力十分低下。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长期战争的创伤和贫穷落后的面貌,发展问题成为我们党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顺应历史的潮流,把新中国引入了社…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贡献和历史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强大…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我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因而对新世纪新阶段各项事业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全会上.党中央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十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对我们企业来说,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抽象的,  相似文献   

10.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这一思想为我们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与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代表人物在革命与建设中的文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毛泽东是新文化的缔造者,他的文化思想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邓小平的文化实践活动,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先进文化轮廓。江泽民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根据世界文明发展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丰富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是他们的努力和贡献,使二十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既避免了对传统的全盘否定和文化的全盘西化,又找到了体现中国文化典型特点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意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扭转了20世纪后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趋势,极大地坚定了世界各国众多人士的社会主义信念;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中解决了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三者兼顾的问题,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经验: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邓小平理论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飞跃;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从必要性来看,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已成为新世纪党的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重大问题;从基本内容来看,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核心,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途径在于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回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辟揭示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提升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新世纪,只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党就能切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完成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文化建设问题首先由列宁根据俄共(布)执政后所面临的文化制约提出,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自身文化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与迫切。江泽民同志关于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忠实代表的思想,科学解决了社会主义执政党文化建设中的矛盾与问题,为21世纪党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世纪的中国哲学走向,学界的看法有多种.关于新世纪哲学的形态,主要有一方主导多元并存、融合说、文化哲学、世界哲学等四种观点;关于新世纪哲学的特点,争论主要集中在哲学思维方式、哲学内容、哲学话语和功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论党的建设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21世纪,要实现“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目标,必须在理论上创新,在观念和思路上创新,在体制和制度上创新,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上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时代发展求提出的重战略思想。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党正是坚持群众路线,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必须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宣传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