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乡“打假”好山东李红军据悉,中国消费者协会决定今年将加强对假劣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的查处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免遭不法侵害。这几年,城市打假活动风起云涌,使得制售假冒伪劣的不法分子犹如过街老鼠。随着打假活动的日益深入,城市消费者的识假...  相似文献   

2.
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和商业欺诈行为的泛滥,可称之为“假患”。“假患”发生和由此引发的“打假’”,是我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初期必然要面对的一个特殊矛盾。我们需要从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假患的危害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基础,从而对打假的必要性和意义、完成打假所必需的条件和过程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文明的新路子。假患的危害在经济领域里,假患正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顽固现象:它不仅表现为一些人大量地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从事商业欺诈以谋利的不法行为,更严重的还在于,它已不…  相似文献   

3.
眼下,当一个消费者,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头戴“上帝”的桂冠,一不留神却要遭遇假冒伪劣,此其一。其二,有专家建言,消费者的挑剔,于市场经济的发育与成熟大有好处。这样一来,消费者仿佛就有努力成长为合格消费者的责任与义务。但欲做挑剔的或合格的消费者,先得提高对假冒伪劣的鉴别力。自学成才是一途,惜乎在黑暗中摸索,进步太慢;若有专家指点迷津,就有可能获“速成”之效。  相似文献   

4.
唐敏 《瞭望》2000,(15)
几年前还被视为“打假英雄” 的王海越来越让人们摸不 着头脑,先是成立了打假公司,近一段时间“津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各地的“个人打假者”群起声讨,并与之“割袍断义”,划清界限。 对于个人打假,尤其是知假买假,一直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年来,他们成功的维权案例鼓舞了众多的消费者,使“消法”49条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在今年3·15前后,从成都工商部门传出消息,对“职业打假者”投诉概不受理,诸如此类的消息,令人担心个人打假者的前途未卜。 在假冒伪劣已成为一大公害,呈现屡禁不止的态势下,也许更应关注的是…  相似文献   

5.
打假执法队伍中有极少数“内奸”,长期与制售贩假分子沆瀣一气,暗地里合伙干着坑害消费者的勾当,彼此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在某些地方早已屡见不鲜。 这样的“内奸”表面看杀气腾腾、执法严厉,可实际上正恰恰是助长假货泛滥的“保护伞”,如要么在私下通风报信,常使一些被打的对象溜之大吉,迅速逃脱法律制裁;要么就虚张声势地搞“假打”,对假货该查的不查,该没收的不没收。打假风头一过,这些人又与不法商贩卷土重来,让五花八门的假货继续粉墨登场,照样大肆坑害一时难辨别真伪的善良消费者。 老百姓说,这些管市场却扰乱市场的…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0,(36)
重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即将实施,这对国内以质量为生命的企业和饱受伪劣产品摧残的善良消费者是好消息,对国酒则是特大的好消息。生产优质产品和打击假冒伪劣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必须,也是中国消费者的期盼,企业对打假应该坚持下去。质量是企业的根本 中国假冒伪劣产品溯源应是来自80年代初期的商品相对短缺。当时唯利是图者伪造,目光短浅者滥造,再加地方保护和消费观念不成熟,假冒伪劣现象有增无减。当新中国第一次出现产品相对过剩时,在酒类行业中,以宜宾五粮液、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为代表的国酒以其品质优良纯正,被称…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中国卷烟市场假烟制售又呈加剧之势。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000万件(20万人箱)假烟冲击国内卷烟市场,为1997年的2倍。按照1998年烟草行业平均每箱2900多元的税利计算,国家税利损失约60亿元,实际损失则远不止了此。不仅如此,假烟泛滥还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健康受到危害我国有关部门近些年来每年都要组织大规模的集中打假行动,为什么假烟制售反而愈加猖极呢?记者最近采访了解到当前打假工作的一些难点.发人深思制假范围越来越广仿真程度越来越高假冒品种越来越多我国卷烟销售总量从门96年起至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顾客的种种时髦称谓不绝于耳,诸如“顾客是上帝”、“顾客是总裁”、“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之类。但是,有多少顾客真正当过“上帝”呢?实际上,中国的消费者经常上当受骗,忍气吞声。每年的3·15更让人看到了无数流泪、流血的“上帝”。看来,对企业进行“如何认识顾客”的启蒙教育实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提到假冒伪劣,人们都深恶痛绝。打假年年打,但制假售假违法犯罪活动却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在一些地方甚至还有泛滥之势,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据2004年12月19日《新京报》报道,在“首届中国打假扶优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战略研究所冯杰研究员透露,从2001年4月到2004年10月底,国家质检总局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11亿元,这还属保守估计。据多家媒体刊载,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货值已经超过1370亿元。在这一笔天数中,还没有也无法估算如毕业证等假证方面的销售额。  相似文献   

1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解决社会信用混乱、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产品,走私贩私及生产资料流通领域违规和非法经营等问题”。全国打假办主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李传卿前不久明确表示“市场经济不规范,假冒伪劣不清除,打假行动就决不能鸣金收兵,今年质量工作要把打假治劣放在首位,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确实,假药、假酒、假烟、假文凭、假……近年来,各行各业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假货。尽管国家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益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吁求,以致于消费者被冠以“上帝”这一雅号。而文化领域也有人如法炮制,“读者是上帝”云云,成了一些报刊出版界人士的口头禅。尊重读者、服务读者是人们的共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又一种假     
中国在“打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假,一般是指把假的说成真的。最近我又看到一种假。这就是林彪的女儿林豆豆把真的说成假的。林彪明明是自己出逃的,豆豆却公然讲林彪是被叶群绑架上飞机的。她为了推翻她过去写的揭发材料,又说:“自己(指林豆豆自己)过去写的东西‘很多是假冒伪劣产品’。”林豆豆过去揭发林彪的文章,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冒  相似文献   

14.
对政府治理假冒伪劣商品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角度来看,我国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对各级失职打假人员的治理不力。当然,对造假者惩罚过轻,以及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等都会影响治理假冒伪劣商品问题的效果。打击造假活动,根除假冒伪劣商品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转的关键。为此,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行政评价体系,加大对造假音的惩处力度,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打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思维打假     
当前整顿市场秩序工作当中的重要环节,是打击假冒伪劣。近年来打假力度在加大,但是假冒伪劣现象却愈演愈烈,这迫使人们深入思考,找寻问题的症结,研究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说长道短     
王海的出现是好事,但也表明了政府部门打假不力。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起而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打假”主要靠政府行为,靠有关管理机构、执法部门去克尽自己的职贵。群众见义勇为、勇斗歹徒是好事,但也表明  相似文献   

17.
当今假冒伪劣产品已到了令人深恶痛绝的程度。我们在经济工作中开展打假斗争大得人心。其实,假不只存在于商品中,思想政治工作中也有,也须打假。谓予不信,试举几条:一是假重视。对思想政治工作表面上重视,实际上轻视。说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其实是一手真抓一手假抓,一手真硬一手假硬,并不是真下功夫实  相似文献   

18.
“行为人实施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犯罪,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非法经营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系比较原则的规定。在制售假冒伪劣烟草犯罪的罪数形态认定中,具体个案复杂多样,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区分一罪与数罪,并决定以一罪处理还是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9.
黄蕙 《瞭望》2001,(52)
自5月初开始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目前,中国今年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全国行动中查处了各类违法案件12.7万件,3万多涉嫌犯罪人员被移送公安机关,吊销了4.18万件各类执照,取缔了15.27万个违法窝点。 尽管今年的整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有一些重点领域的市场秩序还令人忧虑: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20.
浙江衢县航埠镇凌云商场将假伪品与优质品摆放在一起,举办了一次“识假会”.山东有关部门在济南人民商场门前搞了个“打假成果展览令”.会上,有关人员或用实物展示,或用图片说明,或辅之以现场讲解,或借助于仪器实验演示识假过程.浙江和山东的做法值得提倡.“打假”首先要“识假”,由于时下不少消费者商品知识匮乏,有的不但不知何为“三无”商品,连买商品应要发票的常识也不具备.特别是制假售假者手段越来越高明的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