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青年文化进行高层次提升,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只有对作为亚文化的青年文化进行高层次的提升,使其成为具有人文精神底蕴和现代人生存价值的新文化形态,才能发挥其作为先进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应对全球化挑战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与青年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各国青年,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青年出现了某些明显的趋同趋势,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的青年工作要与时俱进,确立与全球化相适应的青年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浪潮不断向纵深发展,世界城市建设步伐日趋加快。当前世界城市内涵不断丰富,呈现出与传统世界城市建设内涵不尽一致的特征和趋势。青年群体是当代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青年发展在本质上与世界城市内涵具有内在一致性;青年问题与世界城市化问题存在同构现象;青年事务与世界城市变迁走向具有同塑化趋势。因此,为更好地促进青年积极贡献于世界城市建设,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青年工作和青年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或者说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了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在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重大影响的过程中,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语境。全球化语境下审美素质在青年的成长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使审美教育真正成为青年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和完善手段。分析全球化语境下审美素质对青年成才的影响,探讨全球化语境下青年审美活动的特点,探索全球化语境下青年审美素质培育的对策,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中国青年的社会流动呈现五大特点:①农村青年向制造业的持续流动促进了制造业稳定发展;②青年向服务业的大规模流动推动了城市化进程;③青年由就业岗位向创业岗位的流动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④青年知识分子向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领域的回归,促进了社会稳定;⑤越来越多的青年出国留学和学成归国,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青年上行性流动趋势已经形成,但面临青年人口与就业岗位的矛盾、流动意愿与自身素质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创业激情与创业条件的矛盾。为青年提供更多的职业训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大对创业的扶持,引导青年确立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生涯发展观念等是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生活》周刊是20世纪初在城市青年中享有盛誉的综合性进步刊物。作为一份面向都市青年的杂志,它好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时都市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众生百态及其种种苦痛艰辛;同时也推动着当时都市青年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语境下青年研究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性追求成为全球化趋势的情况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青年研究都面临着某种范式危机.青年问题是社会问题的表征、投射和反映,由社会变动引起的青年变化必须纳入青年研究的学术视野.青年问题的动态变化将青年研究的范式转换提上了议事日程.现代性和全球化应该成为阐释、观照和研究青年问题的基本理论方法和阐释模型.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中,厘清全球化的青年倾向和地方性的中国青年问题是我们观照、阐释甚至解决青年问题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和全球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外事外宣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而交往关系调节则成为外事外宣工作的新的增长点。交往力也是一种综合国力,这种观点有利于开拓新时期青年外事外宣工作的创新思维。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国外宣”将成为青年交往的创新阵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中国青年的社会流动呈现五大特点:①农村青年向制造业的持续流动促进了制造业稳定发展;②青年向服务业的大规模流动推动了城市化进程;③青年由就业岗位向创业岗位的流动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④青年知识分子向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领域的回归,促进了社会稳定;⑤越来越多的青年出国留学和学成归国,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青年上行性流动趋势已经形成,但面临青年人口与就业岗位的矛盾、流动意愿与自身素质和社会需求的矛盾、创业激情与创业条件的矛盾。为青年提供更多的职业训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大对创业的扶持,引导青年确立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生涯发展观念等是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时代赋予青年历史重任,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信念、自我完善和创新精神教育,以便在资本全球化的大潮中实现党的“十六”所制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