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宏的道统思想是宋代理学道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道统思想史上不可或缺的内容。他不仅勾勒出了上至伏羲、神农、黄帝,下至二程的道统传承谱系,而且宣扬了周敦颐在道统中的地位,并影响了张栻、朱熹、魏了翁的道统思想,对确定周敦颐在宋代理学道统传承中的官方地位起了重要作用。受宋代理学思潮影响,胡宏将孔、孟以来的仁义思想,发展为道统的核心内容,并将仁义与心性论、体用论结合,建立了以仁义为核心的理学道统论。在道统传承中,胡宏在重视“六经”的基础上,强调“四书”的价值,主张“学道者,以心传为主”,对朱熹道统心传说产生了一定影响,体现出宋代心性哲学对宋代理学道统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艳清 《理论学刊》2005,(9):98-100
人性问题是贯穿儒学史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致存在这样一个分期,即宋代理学以前的人性论主要是探讨人性善恶问题,到了宋代,儒学史上的人性问题的探讨进入一个全面总结与反思阶段,表现为对人性善恶之根源的探究。理学家言理,言气,言无极,言太极,其所关注的宇宙本体同时也是心性本体。理学设定超越的绝对的“理”为最高本体,同时又认为这一超越本体是内在的,理之内在于人即为性。“性即理”是程朱理学心性论的核心命题。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这一命题在思想根源上与儒家人性论和道家德性论之间的关系。一、“性即理”的提出从…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思想家孙奇逢从心性实学角度总结了理学的本体和功夫思想.我们可以自其切己的修养体验中,概括出他的心性实修工夫历程是:复性以明得本心,在事上磨练中使其纯熟而无分动静,内圣然后彰显儒家外王之功,最后还要以体摄用,返归心性本体世界,享受快乐自适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宋明理学的开山之作,而其地位的确立则经过了一个历史过程。本文将论述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太极图”是儒、道两家共有的普遍哲学架构,道教可用其讲养生成仙,而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则用其阐发儒家的价值取向;二、二程兄弟为什么不传《太极图说》;三、侯仲良、胡宏在《太极图说》流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四、朱熹确立《太极图说》在理学中的开山地位,并由此将周敦颐、张载和二程的思想综合在一起,由此也就形成了朱子理学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蔡方鹿 《学习论坛》2008,(12):58-62
程朱理学经学观的特性集中体现在"由经穷理"、我注"四书"方面,这既含有整个宋明理学以己意说经的经学观的共性,亦具有程朱理学重视"四书",以己意解"四书",从中阐发义理和天理的经学观之个性,并与陆王心学以经书为吾心的注脚的经学观相区别。  相似文献   

6.
蔡方鹿 《学习论坛》2007,23(5):53-56
二程的经学思想以“经所以载道”和以义理解经为基本纲领,并在经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天理论哲学,完成了伦理型儒学向哲理型儒学的转化,亦是经学史上的宋学发展为思想史上的理学的重要标志。二程以新儒学的义理来阐释儒家经典,是其与前代儒学的基本区别,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二程创立的天理论哲学代表了宋代理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二程确立了理学的道统论,由此体现出其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石燕秋 《党课》2014,(18):82-83
自古以来,人们对荷花就情有独钟、推崇备至。我国理学的开山祖、宋代周敦颐在其《爱莲说》中直抒胸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究其根本,这种品格的难得之处就在于清出于浊却能自我净化。  相似文献   

8.
在湘南有一个迷人的圣景,那就是濂溪故里——道县清塘镇楼田村。她不仅是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诞生地.而且也是周恩来、鲁迅祖籍地和湖湘文化发源地。在这里,你可以用视觉感受山的美妙,用听觉领略水的旋律.用嗅觉体会林的气息.用思想领悟理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在湘南有一个迷人的圣景,那就是濂溪故里——道县清塘镇楼田村。她不仅是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诞生地.而且也是周恩来、鲁迅祖籍地和湖湘文化发源地。在这里,你可以用视觉感受山的美妙,用听觉领略水的旋律.用嗅觉体会林的气息.用思想领悟理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智旭以佛教唯心论解“大学”,认为“大”即“心”,且兼有“能”、“所”两重属性;探其源可知,其背后的理论根据为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说.由唯心一元论出发,智旭非“三纲领”之说,认为“大学”即“一纲”,为“明明德”;“明德”既居绝对本体地位,必然要求慎重对待,故其又有“慎德”论.至于“八条目”,智旭则只重“内圣”之条目而轻“外王”之条目,甚至要求本“内圣”而破“外王”.如此解读既无文字训诂依据,又有违儒家义理,然智旭全部着眼处仅在于藉儒家之言说佛家之理.  相似文献   

11.
书法与儒家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文化流派之一,孔子肇其始,孟荀衍其枝。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并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同样,书法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也受到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我们从书法发展史上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书法艺术及其理论、气质、风格的全面渗透。1.书品与人品——书法标准的儒家伦理要求儒家对书法是极为重视的,视之为“六艺”中一项重要的技能。书法的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儒家不仅注重“如何写”,而且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和儒学的复兴分不开的。新时代的儒学必须不断地反思其自身,揭示其真精神,发掘其真精神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和特殊的理论价值,自觉地适时发展和更新其自身,这是儒学复兴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3.
周桂钿 《新视野》2006,(6):56-58
儒学现代化是现在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一是如何理解现代化,用于现代有所成功,就是现代化,不能以其他国家的模式来规定现代化;二是儒学已经现代化;三是现代化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过程,所以需要继续现代化。这些道理不是理论推导,而是用大量事实来论证的。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道德关系的建立离不开道德教化,而礼治则是开展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儒家礼治学说有助于当今时代的伦理建设。儒家伦理范畴和伦理关系,如“仁爱”、“忠孝”等。对当代伦理建设的正面人士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干内容的儒家思想自然是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资源.精神文明建设与儒家思想之间,不仅在精神上有相通之处,而且在具体的推进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相互推动和创造性地相互转化的可能.文章试图从与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当代文化发展三个方面的关系来论述精神文明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崔大华 《学习论坛》2008,24(2):58-60
全球伦理应被界定为在不同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的最低限度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共识和规范.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中,有三个基本的思想观念或道德命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禽之辨"和"义利之辨"、"民胞物与",可以视为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的、能构成周延的道德界限,因而可称为"儒家道德底线三原则".此三项道德原则与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等三个现存的最主要的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基本道德观念具有相容性,这是儒学贡献给全球伦理的主要资源.  相似文献   

17.
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是当今活跃于中国思想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儒化中国”、“儒化共产党”。这些观点充分表明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的观念体系和政治主张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必须划清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复兴儒学(儒教)”的界限,高度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儒化派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儒学与民主的关系必定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在学界的论战中学者们往往运用了不同的民主概念并对儒家思想做出了不同的解释以支持各自的观点,这导致儒学与民主关系的看法不可避免地被狭隘化、片面化并带有残缺性。过去关于儒学与民主关系的论战主要集中于二者是矛盾的还是兼容的。其实,跳出这两种较为常见的理解框架还可探索其他可供选择的对儒学与民主关系理解的范式。儒学与民主的关系有四种范式——矛盾范式、兼容范式、混合范式、批判范式。这四种理论范式,每种范式都各有优劣,都有各自思路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论儒道互补     
安继民 《学习论坛》2007,23(3):78-80
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所以,中国哲学在总体上是经验主义、现实主义的,西方哲学在总体上是理想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的。儒道两家的八大差异和儒道互补哲学特别是道家哲学具有六大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当代中国,是个积极而又科学的时代主题,只有用积极热诚的态度,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才能完成。我们既不能走"全盘西化"之路,也不能蹈"复古守旧"之途,既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遗产和现代西方文化的有用成果,又要勇于创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