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世纪之交的多极化趋势庶雨今后数年世界处于世纪之交,全球多极化必将随着国际形势、国际关系的进一步变化而加快发展。现着重就一超与多强的力量消长和关系发展作一考察。一展望世纪之交,世界两大基本格局——一超多强的实力结构和世界经济发展以北美、西欧、东亚三大地...  相似文献   

2.
国际格局转换与中非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非关系的发展变化与国际格局的转换以及中国、非洲双方各自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在二战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大格局下,中国依据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的远近先后采取了“一边倒”、“两条线”和“一条线”的外交战略,中非关系因而也经历了从20世纪50~70年代末强化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色彩到80年代淡化意识形态、重视经济利益的转变.冷战后“一超多强”的过渡性格局既给中非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制约因素,同时也为中非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治基础.从长远看,国际格局的多极化不可抗拒.中非关系的加强有利于推进国际格局的多极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中非关系在多极化格局下也将步入一个稳定、健康、自主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3.
上半年国际形势发展趋向邴金伏今年上半年,国际形势继续发生着深刻而重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的主流受到来自政治、经济、安全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一、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有新发展,美国“一超”地位受到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欧元启动,欧盟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提高。5...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尽管冷战后形成的“一超多强”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已经 出现了“一超”向弱、“多强”渐强的发展趋势。美国整体实力相对衰弱,操控国际局势的能力呈下降 趋势。全球范围内新兴力量群体性崛起,特别是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趋提升,开始进入 世界的中心舞台,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于今后一段时期世界体系的发展变化, 各国政府和民众一直在不断地表述着自己 的观点、主张和愿望, 学界关于世界进入了“全面转型时期”、“一超多强时期”、“多极世界时期”等 观点也甚为流行。但是从现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其他很多方面来看, 多极化的趋势是不 明显的。无论从其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来看, 还是从其国内政治发展来看, 美国在1945年以来 所积累的优势还没有衰减到令其霸权地位丧失的地步。至于在今后更长的时期内, 即使存在一个 多极化的趋势, 通向这个目标的道路也比人们的设想漫长得多、艰巨得多。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形成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的基本框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一超与多强之间的力量对比、单极与多极两种势力之间的斗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量的变化,在2006年表现得更为明显。未来世界格局中各种力量特别是大国地位必然会随着这种量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7.
浅析克林顿政府对拉美的外交政策陈太荣苏联解体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局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对拉丁美洲奉行的是以美援为主、维持美国为盟主地位的泛美政治安全同盟以对付苏联对西半球威...  相似文献   

8.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已成历史。随着全球的安全战略重点转向经济领域,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显示的作用越来越大,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一、“一超多强”、相互制约 冷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历经45年终于划上了句号。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争霸世界中“一亡一衰”,以及日本、德国经济迅速发展、欧洲统一大市场形成、第三世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和影响力日益提高,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已呈不可阻挡之势。 目前,美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仍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3万亿美元;在科技方面,处于领先地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美国凭借一超的优势,试图建立有霸权体系,而世界其他大国都主张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所以,在总体缓和的国际形势下,也出现了局部的剧烈动荡,“9·11”后,多极化的趋势更为明显,在这种趋势下,中国积极开展大国外交。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世界经济不景气;恐怖活动呈现新的特点;战争与危机产生强烈冲击;区域一体化进程继续发展。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世界基本形势。在此背景下,美国打造"新帝国",单极霸权进一步增强。受其影响,世界几大战略力量尤其是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欧盟、中国之间的关系互动加剧,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推进。单极化与多极化两大趋势并行发展,进一步孕育新的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