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0月17日上午,当年美国“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女儿、年近80高龄的罗斯玛丽不远万里来到了成都。 当天中午,一辆高级轿车驶进位于彭州市的成都师范专科学校宿舍区,一位耄耄老者被请上轿车,绝尘而去。原来这位老人是当年陈纳德将军的贴身翻译黎成德。  相似文献   

2.
川友 《友声》2013,(4):28-28
<正>2013年9月6日是陈纳德将军诞辰120周年。为缅怀陈纳德将军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作的贡献,由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四川大学综合科学研究中心、四川东华综合科学院陈纳德研究所承办的"纪念陈纳德将军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于9月7日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对外友协的代表和美国驻成都总领事的代表、政治领事巴斯比  相似文献   

3.
方娟 《公民导刊》2005,(9):24-24
抗日战争爆发,改变了陈纳德的人生轨迹。受宋庆龄邀请,1937年7月初,美国飞行教官、空军退役上尉陈纳德从美国来到中国,与中国人民一同浴血抗战8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陈纳德将军以及成千上万美国空军为中国抗战做出的巨大牺牲和杰出贡献。在重庆,每年都有许多人自发来到“空军坟”前祭奠英雄的亡灵。  相似文献   

4.
198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张爱萍应美国国防部长邀请前往美国访问。此间,他特地接见了抗日战争时期来华助战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女士,并宴请了当年曾来中国作战的美国飞行员。他赞扬说:“已故陈纳德  相似文献   

5.
走近陈香梅     
陈香梅,美籍华人,著名的国际政治活动家。1947年与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总指挥陈纳德将军结为夫妇。将军去世后,卜居华盛顿,以卓越的才智跻身于美国政界,1980年作为美国当选总统里根的特派使者访问中国,为促进中美双方在政治、经济上的沟通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八桂侨刊》2003,(2):16-16
抗日战争期间,陈香梅与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相识,1947年与其结婚。1958年7月,陈纳德去世,陈香梅与两个女儿到华盛顿定居。经过40年的努力,她,一个东方普通女性只身走进美国的上层社会,现为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派遣一支由陈纳德将军统率的空军,驻扎在中国重庆。其飞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得最高,航程最远。他们的任务是对日本作战,经常去轰炸日本本土,并与中国远征军配合对侵缅日军作战,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府国际合作主席、二战时“飞虎将军”陈纳德遗孀陈香梅──圆了相思梦杨顺东1994年5月,活跃于国际舞台的陈香梅女士来到湖南芷江,寻觅他丈夫生前的足迹。白发老人的心愿芷江是一座风景迷人的山城。周围群山环抱,八百里长的沈水将县城划为东西两半。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9.
沙平 《八桂侨刊》2004,(6):56-56
1943年10月,史迪威将军率10万中国驻印远征军向缅甸日军发起大反攻,以雪当年兵败缅甸之耻。为配合史迪威的行动,1944年5月6日,由卫立煌将军统率的20万国内远征军亦向盘据滇西一隅的日军发起强大攻势:先是陈纳德将军“飞虎队”的数百架战斗机、轰炸机组成的强大的战斗机群,卷起一天飓风,向怒江西岸呼啸而去,俄顷,在被日本吹嘘为“滇缅路上的直布罗陀”的松山、“东方凡尔赛”的高黎贡山,冲天升起的烟柱汇成一天血云,死神开始向日军张开了翅膀,滇西大反攻的序幕打开了!  相似文献   

10.
纵横美国政坛的陈香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华"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的未亡人陈香梅女士,目前虽已年过花甲,但她仍风韵犹存,不仅保有东方女性固有的气质,而且体形上的丰姿绰约也不减当年.但她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她思路敏捷,说话爽朗坦诚,对事业和生活总是充满虎虎生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11.
猪鬃大王     
今年4月,本刊报道了1993年10月在中国西藏的波密县境内发现美国二战飞机残骸的故事。这些飞机属陈纳德将军所率领的飞虎队编制。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不计任何困难,必须开通中国路线”。开通中国路线,不仅保证将军火等军需品顺利运达中国,更为重要的是,返航的飞机可将中国的出口物资——猪鬃带给美国。这是当时中美双方达成的一项重要协议。 美国政府把猪鬃列为A类战略物资,并颁布了“M51号限制猪鬃法令”。它不惜用飞行员的生命去开辟飞跃世界屋脊的骆峰航线,可见小小的猪鬃是多么至关重大。 言及猪鬃,必须言及一位驰誉世界的中国“猪鬃大王”——古耕虞。  相似文献   

12.
波光潋滟,海鸟低翔,台湾台南县安平港风平浪静。4月5日上午,“合庆丰”号船船长陈安静、轮机陈正德、船员石益均卖完渔货,将船泊靠码头。这时,一个打扮妖艳的女人驾着小车直奔码头。陈正德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李姓女人,是台南县路易十三按摩院外号叫“三百”的按摩员。此次,她是受“合庆丰”号船主翁顺令指派专门来找陈正德他们的。“李三百”首先给他们抛了  相似文献   

13.
<正>7月7日,全球唯一以"飞虎队"命名的邮局在重庆友好飞虎队展览馆成立。邮局的成立旨在纪念美国飞虎队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向大众普及中美两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合作精神。重庆飞虎邮局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提供邮折、明信片等专属邮品的销售和寄递服务,从飞虎邮局寄出的邮品,张贴飞虎将军陈纳德的纪念邮票,加盖专门的飞虎邮戳。飞虎邮局成立当天寄出了首件飞虎明信  相似文献   

14.
去年9月18日,为纪念吉鸿昌将军诞辰100周年,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给与会的150多位来宾,每人赠送一只瓷碗。其包装纸盒上,一侧印着吉鸿昌将军头像,旁书“国魂”二字;一侧用隶书写着“作官即不许发财”7个大字。这是当年吉鸿昌将军赠给部下的瓷碗复制品。据有关史料记载,1920年,吉将军为纪念父亲逝世,将其父遗嘱“作官即不许发财”这句名言,亲笔书写,烧制在细瓷茶碗上,分赠部下。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1月25日,是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戴安澜将军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曾参加过东征北伐。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参加了许多著名战役,因战功卓著,多次获得勋章,是国共两党公认的爱国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和黄埔军校同学会于11月24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楼志豪,民革中央副主席李赣骝,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全国台联副会长陈贵州,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曾赞颂陈毅“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而作为陈毅的长子,陈昊苏无疑传承了陈老总“本色是诗人”的一面。近日,《今日中国论坛》记者采访到了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对外友协)会长的陈昊苏,请他就中国的民间外交等问题畅谈了一番。  相似文献   

17.
他们是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和斯陀夫人的忘年朋友。他们曾受到南北战争的英雄——美国总统格兰特将军的接见。他们曾亲眼目睹了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等人发明电话机,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他们中的50多人,曾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名学府。在这些大学的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他们的入学登记卡、照片和简历,甚至他们赠给同学的留念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相似文献   

18.
韩兢 《现代领导》2009,(6):37-37
(一) 2008年1月,拙作《隐形将军》展现了先严韩练成将军“高谋一着潜渊府.澹泊半生掩吴钩”的传奇一生,也记叙了我历经20多年的遥遥心路。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6,(6)
正酷暑已过,凉风习习。中秋来临之际,记者特地登门采访被誉为"抗战最传奇将军"陈颐鼎的遗孀——百岁老人丁志凡。在南京国泰民安社区家中明净的客厅里,墙上悬挂着陈颐鼎将军的照片,桌上还有台湾艺术家创作的将军雕像。打开精美的月饼礼盒,老人家将月饼轻轻放在洁白的瓷盘上。一束鲜花、一碟月饼、一杯清茶置于案前,丁志凡老人恭恭敬敬地向自己的夫  相似文献   

20.
清初野史笔记多记刘宗敏强占陈圆圆,从而激起吴三桂“冲冠一怒”,勾引清兵入关。官修史书《明史》亦将此事作为吴三桂降清的转折。自《明史》定稿后,二百年间史家罕有异议,故1944年郭沫若撰《甲申三百年祭》时指出:刘宗敏“追求三桂的爱姬陈圆圆……虽然得到了陈圆圆,而终于把吴三桂逼反了的,却也就是这位刘将军。”解放后出版的某些著作虽不再把它说成是吴三桂降清的唯一原因,但又成了农民军将领“腐化”的证明。总而言之,刘宗敏强占陈圆圆似已成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