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议独联体集体安全体系的发展林凤独联体各国在经历了苏联解体两年多的风风雨雨之后,日益意识到加强联合的必要。前不久(1994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独联体12国国防部长理事会上通过了《独联体国家集体安全的构想》,这个文件充分说明独联体国家准备在军事政策、...  相似文献   

2.
浅议独联体集体安全体系的发展林凤独联体各国在经历了苏联解体两年多的风风雨雨之后,日益意识到加强联合的必要。前不久(1994年7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独联体12国国防部长理事会上通过了《独联体国家集体安全的构想》,这个文件充分说明独联体国家准备在军事政策、...  相似文献   

3.
吉尔吉斯斯坦变局表明,独联体内部的新一轮“民主化”浪潮继续上涨。这是继苏联解体之后,原苏联国家确立新国家身份的延续。如果说,苏联解体解决了这些国家“离开谁”的问题,那么“色彩革命”则将解决“靠近谁”的问题。这一进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独联体产生重要冲击。一系列“色彩革命”之后,格鲁吉亚、乌克兰等独联体“民主先锋”的角色、立场将发生重要变化,独联体内部因“民主化”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威信可能继续下降,独联体未来发展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4.
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的多边结算制度[俄]嘎·沙嘎洛夫苏联解体后,其领土上形成了独联体。俄罗斯作为独联体中最大的国家,缺乏同其他国家建立经济联系的意识,对此俄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第一,没把独联体区域内各国的边界界定上升到国界的高度;第二,仍把原苏联通行的...  相似文献   

5.
2001年是苏联解体和独联体建立10周年.俄罗斯作为一个实力大国,在独联体国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独联体又是一个独特的国际组织形式,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政策,也决定了独联体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特征.本文分析了10年间俄罗斯对独联体政策演变的几个基本阶段及造成这种演变的内外因素,对独联体10年间的发展没有达到俄罗斯预定目标的主客观因素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色彩革命"是继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国家确立新国家身份的延续.如果说苏联解体解决了这些国家"离开谁"的问题,那么"色彩革命"将解决"靠近谁"的问题.当前,独联体国家发生"色彩革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酝酿成立"民主选择联盟","古阿姆联盟"欲东山再起.俄罗斯维系独联体的手段有限、政策有误,独联体未来发展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外高加索三国关系的演变同俄对独联体政策的转变密切相关。随着对独联体政策的调整,俄罗斯加强了对外高加索事务的介入,以解决“热点”问题为契机,双边关系得到一定发展。但在美国和北约等外部强大势力对该地区的渗透之下,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在对俄罗斯失望之余,双边关系很快冷淡下来,格俄之间甚至兵戎相见。  相似文献   

8.
独联体是原苏联国家构成的特殊地缘经济和政治区域。俄罗斯一直以来视其为具有特殊利益的地缘空间,努力推动政治经济重新一体化。从经济的角度看,原苏联国家在能源、市场、劳动力和产业对俄罗斯依然存在较多的依赖,但各国对俄罗斯倡导的经济一体化过程反应冷淡。本文从文化、政治和观点等三个角度来阐述独联体一体化面临的认同困境。笔者认为,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地区出现了地区认同的碎片化现象,导致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一体化困难重重。重新构建地区认同是俄罗斯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必须要跨越的门槛。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近年虽有所恢复,但在东西伯利亚外贸额中独联体国家只占7%,仅为5.3亿美元(2000年)。制约二者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些独联体国家的货币不稳定和不可兑换;独联体国家商品国内价格逐步接近世界价格(使俄方转向非独联体国家购买同类产品);独联体国家产品质量较低;铁路运费上涨过快;等等。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在独联体国家中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它在促进独联体国家经济贸易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其他独联体国家间的贸易比重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商品贸易结构也没有明显的改善。尽管俄罗斯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在不断发展,但是相互间的贸易制度仍然停留在十年前双边贸易协定上。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之间贸易关系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金融危机后,作为独联体国家中主要成员的俄罗斯,更加认识到独联体内部经贸合作的重要性,采取了更多的积极措施,力图促进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三、共和国(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 独联体:联合还是文明解体 说明和探讨苏联解体后成立的国家之间关系几乎只能局限在独联体的组织结构内。独联体是否是个可行的机础以及它会持续多久,尚且还很难说。起初,人们把独联体视为一个松散的联邦,即获得独立管辖权的正式独立国家之间的联盟或政治同盟,但同等的外交政策、国防政策、微观经济政策和独联体代表,使独联体管理机构的权力受到限制。人们把独联体和耿共体相比较,也认为独联体是个政治同盟,是个共同市场,是个安全联盟。然而,这些雄心勃勃的设想多半都不现实。1991年12月开始组建独联体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总统为了瓦解苏联和推翻戈尔巴乔夫所采取的策略。独联体变成了促使共和国和平脱离苏联的机构。哈萨克总统努·纳扎尔巴耶夫把独联体称作“空气泡和美丽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独联体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并没有一项完整的对独联体的政策.对不同的独联体国家,美国的政策往往有不同的侧重点.本文概述了美国对独联体各国的政策中一些主要的和带有普遍性的目标,并介绍了美国对独联体地区的援助情况.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范围内的中亚、外高加索地区国家在北约50周年推出《联盟战略概念》及武力干预科索沃后,对外政策方针发生了明显变化。本已与俄及独联体不同程度离心离德的各国政府,在外交战略上更加向西方倾斜。 一、与俄及独联体的离心倾向增强 苏联解体后,建立在独联体框架内的经济与军事合作一直未能发挥实质性的功能,使一些前苏共和国对独联体、尤其是对俄罗斯所起的作用失去了信心。今年4月,在独联体集体安全  相似文献   

14.
从苏联解体迄今20年来,独联体内部呈现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独联体组织四分五裂,另一方面是不同成员国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上重新组合、加强一体化建设。普京提出在俄、白、哈关税联盟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基础上逐渐建成具有综合性质的欧亚联盟,使之成为促进独联体地区一体化的新组织,以及俄追求"世界强大一极"战略的依托。俄着力推进欧亚联盟可能对中俄关系及中国与欧亚地区其他国家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并对上合组织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作为主权国家独立地开展对外经济活动,承袭并调整了原苏联的对外经贸政策,在对外经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除俄罗斯以外,独联体其它成员国的对外经贸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重构与乌克兰的关系。随着俄对外战略的调整和美国全球战略的推行,俄美很快渡过了“蜜月期”,在独联体地区展开了势力范围的争夺。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乌克兰不可避免地成为美俄在后苏联地区争夺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国际环境的变化为我发展同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俄罗斯边境贸易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又为边境贸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前,我省、我市已经成为对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开展国际经济贸易的前沿阵地.对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开放,是哈尔滨的优势,哈尔滨只有加强与俄罗斯经贸合作,才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同时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当前,不仅西方国家、日本、韩国、港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而且国内省市也已经“越顶打入”俄罗斯市场.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两国由于历史、民族、驻军等原因,彼此之间矛盾不断。2008年俄格冲突爆发,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断交,随后退出独联体,俄格关系进入了冰冻期。近一年来,由于格鲁吉亚政局及外交政策发生了变化,俄格关系出现了改善趋向。  相似文献   

19.
南奥塞梯战事与俄罗斯-北约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分歧是苏联解体、独联体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本地区内部的问题,这些问题十分复杂。美国与北约的介入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北约向亚欧大陆腹地挺进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对俄罗斯来说,南高加索地区属于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之一。北约在这一地区的扩展触动了俄罗斯忍受压力的底线,俄不能对局势的发展无动于衷。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在本地区关系的紧张化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历届领导人,根据老一代领导制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为巩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各民族的接近和融合作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前苏联领导人在民族理论和政策方面也存在着重大的失误:忽视形成民族因素中的血缘和宗教因素;片面强调俄罗斯民族的“进步”作用,导致大俄罗斯主义的泛滥等. 苏联的解体和独联体的成立,反映了苏联族际关系的实际状况,一方面,苏联各族人民普遍对大俄罗斯主义不满,要求脱离联盟实现独立,即离心倾向;另一方面,苏联各族人民近70年来形成的经济、文化联系相当密切,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切断,即向心倾向.两种倾向还将在独联体内以新的形式继续发展. 独联体目前还处于动荡和变化之中,前景一时难以预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