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与变迁时期社会极不稳定,社会动荡与社会发展的机遇相互并存。要抓住发展的机遇,必须全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在借鉴社会冲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着力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维稳机制: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是化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法律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建立"社会共享价值观"是化解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是整个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国内外专家们就其性质、起因、社会功能、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界定和推理。系统地梳理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的研究观点大多是从社会稳定的考虑出发,强调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相对忽略了群体性冲突事件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可借鉴国外社会冲突的研究角度,解剖参与群体性事件中的各利益群体的内在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掌握社会冲突的内部成因和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稳定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性问题。大多数学者对我国社会稳定形势的判断是基于税费改革前这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作出的。那么,税费改革后,尤其是农业税取消后,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状况如何?由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局势仍然不容乐观,土地纠纷已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林权改革和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成为新一轮的不稳定的因素,而知识精英出于各种目的的介入使这一问题的组织性、政治性明显增强。因此,加强社会稳定的治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社会稳定是政治生活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需要。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所采取过的全部政体中,只有民主政治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稳定。究其原因,民主政治所内含的信任、妥协、宽容和法治理念以及在此理念基础上建构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权力更替机制、冲突调控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和社会资本增量等民主机制为其实现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了价值基石与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城乡差别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差别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它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新农村建设为缩小城乡差别提供了新机会。如何把握城乡协调发展的度?如何处理好城乡居民在经济收入、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差别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稳定是政治生活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需要。然而,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所采取过的全部政体中,民主政治较好地实现了社会稳定。究其原因,民主政治所内含的信任、妥协、宽容和法治理念以及在此理念基础上建构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机制、权力更替机制、冲突调控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和社会资本增量机制等为其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了价值基石与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以收入差距为突出标志的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冲突,正在使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不断显性化。正确分析和判断变革时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各种因素,并迅速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已成为我国决策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探讨了目前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天职”的公安机关,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新的形势下, 传统维稳方式与现代法治的冲突使当前维稳工作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以科学社会稳定观指导维稳实践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它对当今社会特别是对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冲突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客观性问题;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根源问题;三是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处理问题;四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与当代中国社会冲突的反思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当代中国社会矛盾,更好地处理当代中国社会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稳定是一种有序状态,既有工具价值,亦具目的价值.维护稳定的根本途径在于建构社会秩序的合法性、有效性和道德性,增进人们对社会秩序的自愿认同.现代化转型中的国家,应突出追求稳定的目的价值,增强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注重政府行为的社会效果,缓和矛盾、减少冲突,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发展,此乃维护稳定的权宜之计.这种权宜之计的界限在于既要维系基本的秩序,守住生存发展的底线,又要保障必要的活力,防止政府权威的滥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稳定历来就是执政者和普通百姓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稳定问题理所当然备受关注。但是,如何维护社会稳定?如何创造出一种对社会稳定的测量方法,能够在社会将要失稳之前就超前预警和预控社会的政治局面?这无疑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价值的重大课题。对此,采用系统动态分析的方法和社会指标技术,建立一套能够对社会稳定的程度进行计量的工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对于国家各级政府完善社会预警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转型期的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社会冲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常态。如何把社会冲突控制在适当的秩序范围内,实现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西方现代社会冲突理论主张辨证地看待社会冲突,为我们重新认识社会冲突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视角。理性审视社会冲突并建设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努力发挥社会冲突的正功能、消解其负功能从而实现国家与社会长治久安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期盼。  相似文献   

13.
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依法有序地看待和处理我们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性质不断恶化,影响不断扩大。如何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就成为我们必须关注并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不断结合新情况进一步增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天职”的公安机关,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维稳方式与现代法治的冲突使当前维稳工作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以科学社会稳定观指导维稳实践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志愿服务是一项高尚的事业,它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着引领、协调和稳定作用。其引领作用表现在行为引领、价值引领和文化引领;其协调作用表现在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党群干群关系、协调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关系;其稳定作用表现在缓解社会矛盾冲突、改善社会政治心理和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一些地方接连发生多起暴力冲突和极端事件,行业群体性事件也呈多发态势,直接威胁社会安全和稳定。究其原因,暴露出部分地方社会情绪趋向消极,成为威胁社会安全和稳定的“火药桶”。及时、正确地疏导和引导社会情绪,缓解社会矛盾,对进一步维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齐美尔认为社会冲突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形式,是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他认为社会冲突的形式有作为手段的冲突与作为目的的冲突,社会冲突对于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与功能。齐美尔对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对于人们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社会冲突问题。直面我国当前社会冲突的现状,有必要重构社会冲突观,在深刻分析社会冲突的根源、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上,探索社会冲突的回归路径,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关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 ,我国已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社会处在转型时期。由经济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社会矛盾相对突出 ,由此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日益增多和复杂 ,对改革、发展、稳定产生着重大影响。如何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 ,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20.
农村冲突的发生源于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当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弱化,无力向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或者由于与资本相结合,出现"逐利"行为,直接侵害农民利益时,都有可能导致矛盾的发生和冲突的激化。要实现基层的"良治",需要通过基层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化、上下级之间财权、事权不对等现象的重新调整、基层干部的评价方式变化,以及乡村债务的化解等方式,促使基层政府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从而构建起真正有利社会稳定的农村冲突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