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地处钱塘江畔曹娥江河口的强涌潮段,正崛起一座惠及百姓的历史丰碑——曹娥江大闸。它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第一河口大闸,在强涌潮多泥沙河口探索建闸,对中国水利事业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是浙东引水工程的重要枢纽,对优化浙东水资源配置,促进浙东经济社  相似文献   

2.
浙江水资源供需五大矛盾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面临很大矛盾,主要表现在:1.资源性缺水严重。我省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070方,尚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仅为世界水平的1/4。随着省域人口自然增长和迁入集聚,预计到2020年,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可能不足1700方,低于国际上公认的缺水警戒线。2.区域性缺水矛盾突出。海岛水荒、濒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紧缺并行构成我省区域性缺水矛盾。全国13个海岛县,浙江占了6个。若遇干旱年份,本地水资源有限,要靠船从大陆运水,舟山本岛大陆引水工程去年夏天应急通水,才解了水荒。我省宁台温…  相似文献   

3.
吕益民 《今日浙江》2007,(11):F0003-F0003
位于曹娥江河口钱塘江畔的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是国家批准实施的重大水利项目,是我国在河口地区建设的第一大闸,是浙江省“五大百亿”工程浙东引水工程的枢纽工程,是人民代表、政协委员顺应绍兴人民愿望、呼请加快实施的民心工  相似文献   

4.
钦寸水库工程是省政府决策实施的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的浙东引水工程重要项目,是浙江省"十二五"期间最大的水库工程,绍兴市最大的水利工程,新昌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工程建成后,对保障浙东水资源科学调度、加强流域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昌     
新昌县,古称剡东,又名南明,位于浙江省东部、曹娥江上游,绍、甬、台、金4市交界处,上三高速公路、104国道穿境而过,是浙东、浙南黄金旅游线的枢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辖9镇7乡,777个行政村,总人口43.5  相似文献   

6.
《政策瞭望》2014,(5):41-42
上虞全区河道总长度约1710公里,水域面积约73.5平方公里,主要以平原河网湖泊及山区水库溪流组成.区域内有曹娥江和浙东引水工程2条省级河道、1条市级河道和14条县级河道.这些河道纵横交织,在灌溉排涝、水上航运、改善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网水系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治水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上虞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顺应民心,科学决策,下决心打好“截污堵源、引水活水、强库固堤、河道保洁”为重点的治水攻坚战,大力提高防御水旱灾害能力,积极打造美好水环境,扎实推进生态上虞建设.  相似文献   

7.
《山西政报》2012,(Z1):116-117
2010年10月,县委书记王智杰在视察城建重点工程时指出,怀仁之长在于煤,怀仁之短在于水。我县是一个缺水城市,改善生态,提升城市品位,必须在治理现有河道、实施中水利用的同时,统筹考虑县区大水系建设。要围绕"库区连通、东水西调、引水济县、拦坝蓄水",把县区大水系与全县水资源调度、水利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缺水问题,实现清水绕城,提升城市品位。同时,遏制水源区地下水环境恶  相似文献   

8.
吕洪年 《今日浙江》2005,(23):44-45
浙东运河是北方地区文化与浙东地区文化交融、结合的渠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渠道说起运河,人们想到的自然是始凿于隋朝的京杭大运河,千百年来,它一直是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在没有火车的时代,它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浙江,还有一条比它更早的运河,那就是起自钱塘江南岸萧山西兴而亘通曹娥江、姚江和甬江入海的浙东古运河。它是一条横贯东西、网布整个浙东地区的水上交通线。浙东运河比京杭大运河历史久,积淀深,有了京杭大运河之后,浙东运河文化更显出它的丰厚与灿烂。这是因为北人南下,东来西往,才发现浙东山水和人文的独特…  相似文献   

9.
引 黄入晋工程是一项世界级 的跨流域引水工程,对解决山西水资源紧缺矛盾,促进山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稳定,可靠地向全国提供煤炭、电力至关重要。这项工程输水线路长,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是我省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项目。 抓好质量、进度、投资,整体推进工程建设 山西省委、省政府历来对引黄工程十分重视和支持。 1999年 12月,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对工程的领导,调整了引黄工程局的领导班子,赋予引黄工程管理局、总公司完全的法人地位和充分的业主权利,承担工程的建设实施、经营运作等职能,使工程建设在原有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新义 《前进》2000,(12):11-12
引黄入晋工程是一项世界级的跨流域引水工程, 对解决山西水资源紧缺矛盾,促进山西经济社 会持续发展和稳定,可靠地向全国提供煤炭、电力至关重要。这项工程输水线路长,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是我省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项目。山西省委、省政府历来对引黄工程十分重视和支持。 1999年12月4日,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加强对工程的领导,调整了引黄工程的领导班子。新班子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改革建管体制,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 1999年10月12日,省委常委会议决定成立省政府引黄入晋领导组,同时赋予引黄工程…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缺水的地方之一,境内水资源的开发已至极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甘肃的资源性缺水问题,只有立足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跨流域调水。重点在于以引洮济西工程为骨干,解决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干旱区、天水陇南北部区缺水问题;规划引黄济庆工程,解决陇东黄土高原缺水问题;规划南水西北调工程,解决河西缺水及荒漠化问题。为了早日将上述构想变成现实,就需要让全社会充分认识甘肃缺水的严重性及实施西线调水的迫切性;及时把握西线工程最新动态为甘肃水利建设决策服务;集全省科技力量研究西线工程向甘肃调水问题;逐步规划省内水利工程与未来西线工程的匹配与衔接。  相似文献   

12.
雨水集流工程的价值评估李印峰王邺雨水集流工程系统是一项新的农业生产灌溉模式,该项技术的推广为解决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缺水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本文根据甘肃省庆阳地区的调查资料,就雨水集流工程系统的应用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村的生产、生活、社会、生态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丰台区受多年干旱、少雨与永定河断流的影响,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全区人均水资源总量不足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的一半,属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无法增加水源的前提下.雨洪利用是解决丰台区城市缺水问题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缺乏现象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紧迫问题,新世纪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水问题,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其中干旱缺水问题在当前表现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从世界、我国和广西的干旱缺水情况分析,提出解决干旱缺水的主要措施及对节水工作的几点思考。水资源缺乏与干旱缺水灾害1、世界缺水形势在发展。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用水需求已把江河变成了涓涓细流,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威胁,世界缺水的现象每年都在加剧。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越来越多而环境状况却不断恶化,人们对水资源的争夺也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已经变成了引发…  相似文献   

15.
2月14日,依然沉浸在春节年味中的绍兴市民迎来了“清水拥绕古城,重回梦里水乡”的时刻。总投资4.97亿元、历时3年多建设的曹娥江引水工程正式通水,清澈、优质的曹娥江水,自东向西横穿上虞市、绍兴县和越城区,一路奔腾26公里,源源不断地流人绍兴市区。“日引水流量86万立方米,年引水量约2.5亿立方米。大约每半个月可以给绍兴市区环城河和内河换一次水。”  相似文献   

16.
正鄂政函[2016]8号襄阳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规定,为保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襄阳配套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工程顺利进行,特通告如下:一、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襄阳市配套工程涉及襄阳市的老河口市、襄州区、枣阳市和襄北农场。工程建设控制范围为输水线路轴线两侧各150米(工程轴线坐标见附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连地区经济的发展,大连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大连石化作为大连地区的特大型企业,其发展面临水资源的"瓶颈".为解决企业发展与地区缺水的矛盾,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开拓创新,勇于实践,通过发展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利用海水淡化与污水回用技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新路.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流域湖北段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进行水资源合理调配,缓解京、津、华北地区资源性缺水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关系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水资源调人区,不仅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供给,而且极大地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明显;对于水资源调出区是利弊兼存,不仅会减少该区域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还将对该地区的供水、航运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研究中线工程与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利弊关系,保障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已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中线工程…  相似文献   

19.
<正>昌江黎族自治县缺水问题由来已久,制约昌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也影响全县百姓民生的日常生计。建设大水网,是谋划昌江科学发展、加快推进昌江发展的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对水利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新任务、新要求,是昌江深化水利改革的科学指南。昌江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针对水资源总量短缺,工程性缺水严重,城乡供水压力较大,水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04,(7)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战略性设施。其中,东线工程是在我省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扩大规模,向北延伸,分三期建设。工程建成后,抽水规模达800立方米/每秒。 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省着手建设江水北调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初步建成北京航大运可为输水干河,多级提水,串连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等湖库的江水北调工程体系。几十年来,江水北调工程为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2年12月,南水北调东线我省境内首批项目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8.3亿元,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2005年6月前建成并交付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