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这一问题,笔者在临高县和舍镇茶胡村进行了调查。茶胡村地属半山区,全村共336户人家,总人口1636人,7026亩耕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茶胡村党支部从本村实际出发,在搞好统分结合的前提下,坚持发展集体经济,逐步走出一条以集体经济带动个体经济、集体个人全面发展、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路子。1995年,茶胡村办企业固定资产达230万元,流动资金30万元,从业人员150多人,占全村劳动力的18%。1995年,企业产值达630万元,纯利润43万元,每年向国家上缴税利18万元。集体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杞栽村位于楚雄州禄丰县一平浪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7公里,有农户248户946人,是一个彝、汉、苗三个民族杂居村。全村有耕地1366亩,林地17503亩,辖区内有10个村民小组,群众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植养殖、采集野生食用菌和外出务工。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53人,占全村总户数的16.66%,占总人口的14.69%,是全镇唯一的贫困行政村。自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杞栽村紧紧围绕"双推进、双带动、双提升",开辟了一条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脱贫致富之路。2017年杞栽村顺利脱贫出列,2019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人均纯收入8150元。  相似文献   

3.
面向市场发展民族经济──铅山县陈坊乡长寿村的调查陈艳梅陈坊乡长寿村是铅山县少数民族(畲族)居住较为集中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山区,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151户,602人,其中有7个村民小组散居了畲族群众,49户,181人。全村有耕地819亩,其中水田80...  相似文献   

4.
周城是大理州最大的白族自然村,有16个农业社,1878户、8668人,耕地面积3105亩。整个党总支共有210名党员,下设3个党支部,24个党小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周城村党总支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依靠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立更生、艰苦奋斗,使全村的经济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已开始步入小康。1993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已达2005万元,人均总收入2263元,纯收入1382元;村办乡镇企业有扎染厂、奶粉厂、民族贸易公司、电影院、旅社、饭店等12家;从事种植业、饲养业、…  相似文献   

5.
大咸服村是莒县青峰岭水库的库区村。全村426户,1370口人,1276亩耕地,如果除去500亩荒岭、荒沟,人均可有效利用的耕地不足0.6亩。每逢汛期,青峰水库的水便淹到村心。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大咸服村曾经的贫穷与落后。过去,全村年吃救济粮35万斤以上、“菜金“3万多元。生产靠扶持,吃饭靠供应,花钱靠救济,是个名闻遐迩的“三靠村“。到199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46元。每年青黄不接之时,全村缺粮断顿的户就达70%以上。治安状况极为混乱。为迅速改变该村的落后面貌,县委、县政府责成政府办公室定点帮扶。近三年来,县政府办公室连续选派三名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副科级干部进村蹲点。经过与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大咸服村在全县库区村中脱颖而出,走出了一条库区村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可从下表看出: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28日,梨树管苗族村渴望已久的人畜饮水工程顺利竣工,从此,苗家儿女结束了祖祖辈辈吃水难的历史。梨树箐位于安宁市最边远的禄裱乡密马龙办事处,全村居住着34户苗族群众,分布在大小3个寨子,总人口130人。这里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土地贫瘠,由于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贫困。199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6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0元,比安宁市全市少854元,粮食总产量3550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73公斤,比全市少246公斤,有5户苗族群众至今仍住着茅草房,有5户住石棉瓦…  相似文献   

7.
元江县洼任乡邑慈悲村公所它尼吉村,是一个只有19户门人的小村,1996年全村粮食总产38200公斤,人均419公斤;经济总收入28.37万元,户均14931元,人均月17元,除去各项生产费用,人均纯收入2134元。其中仅烤烟一项,户均收入达1万元。几年来,他们一是凭着自己一双手先后修了小坝塘和微型水池,保证了10亩保水田、48亩雷响田、110亩烤烟和150亩包谷的育苗、移栽浇灌用水,从根本上改变了等天下雨才能栽种的被动局面,使全村粮食、经济作物年年获得丰收。二是在群众吃饭用钱问题得到解决后,投资6万余元,架接安装了3000余米寸半水管和四…  相似文献   

8.
富源县中安镇回隆办事处是一个以回族为主体、回汉两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办事处,是曲靖市列100个扶贫攻坚村(办)之一。该办辖4个村民委员会,1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531户,2273人。其中汉族有3个自然村120户,654人,汉族人口占全办总人口的28%。耕地面积2130亩,人均占有耕地1亩。1989年时,农村经济总收入仅有93.9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9元;粮食总产75.51万公斤,人均产粮344公斤。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民族间纠纷时有发生,群众在贫困线上挣扎,因此被县政府列为贫困村(办)给予扶持…  相似文献   

9.
解先文 《前进》2013,(7):30-31
罗岭村是我省东北部阳高县长城乡的一个小山村,全村78户292口人,2000亩耕地。这里地处云门山腹地,沟壑纵横,出门就是坡,种地靠驴驮;地势居高,海拔1500多米,是全县地势最高的村庄之一;无霜期短,不足100天,与全县平均无霜期135天相比,整整差了两个时令。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极差,村民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上,2000年全村人均收入还不足千元。近年来,该村综合运用多种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壮大主导产业,迅速从一个特困村跻身到小康村行列。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  相似文献   

10.
文水县开栅村,是个平川大村。11600人,其中农业人口9400人,2300多户,3200亩耕地。五十年代,曾荣获周恩来总理亲自颁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七十年代,又以科学种田小麦丰产一杆旗出过名。改革开放二十年,全村的经济,更是大步发展。村容村貌大变化,农民生活大改善。现在,全村有各类企业36个,个体专业户968个。1/6以上的农户装了电话,早两年村里就开通了闭路电视。全村人均收入连续5年超过2000元。199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突破3.5亿元,上交税费近7O0万元,分别比改革前的1978年分别增长100倍和70倍。去年,在…  相似文献   

11.
只有 35户人口 180人的富宁县归朝镇朗坤村, 2000年 1月份通过群众充分讨论、酝酿,将全村土地及资金、劳动力集零为整,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创造出了发展经济的新模式,在民族贫困地区率先走出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路子。   一   朗坤村改革的形式是实行田地、资金、劳力三个方面入股。   田地入股。将全村承包给农户的 180亩田地分等级确定年股金;一等水田每亩为 300元,二等为 250元,三等为 200元;一等旱田为 200元,二等为 150元,三等为 100元;一等旱地为 100元,二等为 70元,三等为 50元。   资金入股。主要是无息筹资…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静海县西双塘村地处南运河西畔,北距天津38公里,是一个有266户、1073口人、6000亩耕地的小村。1990年前工业总产值不足百万元,年人均纯收入只有600元,赌博、打架斗殴、偷盗时有发生。1990年初,新一届村党支部(后改为总支)班子产生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立足西双塘村的实际,制定了“坚持不懈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不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不断改善全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工作指导思想,并逐步实现了一年治乱、二年脱贫、三年实现小康的目标。到1998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3.
大坝村是大方县鸡场乡的一个村庄,全村管辖4个村民组(黑泥、大坝、麻窝、岩头),总户数481户,总人口1695人;该村群众以苗族、彝族、汉族、水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1215人,占总人口的71.7%;全村总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1亩,人均耕地面积0.89亩;以前,这里的村民住低矮的茅草房,村中卫生环境极差,村民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4.
州市     
《创造》2009,(12):18-18
个旧:基金会助力苗族村 12月17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向个旧市卡房镇路赶藤村民委员会捐赠20万元,用于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路赶藤村人口3062人,其中苗族群众占2/3。村中用水、用电困难,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仅1000余元。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理事长、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天玺出席了捐赠仪式。  相似文献   

15.
先锋乡富鲁村公所有12个自然村13个合作社,1101户4595人,其中回族859户3588人,汉族128户542人,族54户214人,苗族60户25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9%。全村公所有耕地面积4822亩,其中水田仅1491亩。过去人们一直处在贫困线下,如何发展、如何致富成了干部群众关心的主要问题。这里有丰富的褐煤、硅藻土资源,且储量大、分市广,利于露天开采。但却没有集体经济,小煤窑管理混乱。1991年,村公所将27个小煤点整顿会并成松树地联营煤矿。通过抓班子建设,加强生产财务安全管理,效益大幅度提高,产值由1991年的37万元上升到1994年的212万元,…  相似文献   

16.
大王村隶属万柏林区下元街道办事处。地处风景秀丽的汾河公园西畔。全村有564户,2447人,占地面积709亩,全年经济总收入1400万元.是个典型的“城中村”。1999年当选大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的张三牛同志。不负众望,恪守职责,走村串户,深人群众,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与实践》2002,(3):17-18
赵学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共有214口人,耕地882亩。这些年,我们认准发展生产,富裕农民这个理儿,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设施农业,使群众收入实现了连年快速增长。人均纯收入1997年达到5600元,1998年达到7100元,1999年达到1万元,2000年达到12000元以上,4年翻了一番多。  相似文献   

18.
上海有个“台湾村”王忠贤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镇虹五村,地处上海西郊,东面与市区接壤,南面紧靠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西临虹桥国际机场仅三公里,北邻虹桥开发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耕地不足200亩,人口仅有700多人。但是,村内有13家台资企业,当地群众把...  相似文献   

19.
《创造》1995,(Z1)
积极开发摆脱贫困耿家营乡政府宜良县耿家营乡是一个彝族苗族乡,全乡有9个办事处,72个自然村,3881户,16286人,是一个产业结构单一的纯农业山区乡。全乡有土地面积204平方公里(30.6万亩),其中可耕地5.5万亩,荒山、荒坡和疏林地3.5万亩。...  相似文献   

20.
深沟苗族村公所地处马龙县东南面,与曲靖、陆良两县接壤。有8个自然村9个合作社。全村公所有458户2055人,其中苗族214户935人,占46%。有党员53人,党小组8个。1987年粮食总产94.6万斤,人均506斤,经济总收入50万元,人均267元;1994年粮食总产143200斤,人均712斤,经济总收入212万元,人均1032元,1994年人均粮食比1987年增长1.41倍,经济总收入人均增长2.87倍。深沟经济的发展,与深沟党支部的努力分不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适应农村改革需要,深沟村公所党支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