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中山何时以“革命党”自命以往的辛亥革命史及孙中山传记多确认为1895年11月孙中山等从香港抵神户,受日本报纸报道启示而自命“革命党”。本文经考证,认定上说不确。孙中山等以“革命党”自命始于1895年底至1896年底逗留日本期间。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全国人民将隆重纪念这个日子的到来。孙中山先生生前以毕生精力,投入到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民主革命活动中。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称他为“伟大的革命家”,赞扬他“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政府的压迫,领导广大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斗争,百折不挠,再接再厉……。”孙中山先生“正确地寻找‘复兴’中国的道路”,他高举三民主义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  相似文献   

3.
本期导读     
《春秋》2016,(1):1-1
201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起共和而终帝制”,为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本期重点刊发了关于孙中山先生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王晓天 《求索》2007,(12):207-211
文章认为,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五权宪法”思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考察可知,孙中山的监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辛亥革命为界标前后经历了两个时期,随着其革命恩想的形成和革命实践的发展而形成,而发展,而完善。孙中山还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他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独立。这是孙中山认真考察和研究外国的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得失利弊之后总结出来的。孙中山还对监察机关的设置及职权等作过多次阐述,在监察机关及其职权的设计方面可谓匠心独具。总之,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  相似文献   

5.
早在本世纪初,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便为建设新中国制订方针大计。在其物质建设理论中,他不仅提出了一整套实现中国工业化宏伟蓝图的理论思想,而且还运用系统方法制定了一个迅速发展经济的全面而具体的规划。其中体现出孙中山的系统方法思想。 《建国方略·物质建设》是孙中山的经济专著。在此著作中,孙中山主张“用系统的方法,指导其事”,发展经济。事实上,孙中山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系统方法去设计“实业计划”,使之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最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碎,死而后已”,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1961年,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海外华侨“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不仅从经济上给予帮助,而且积极参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华侨。他们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全体爱国华侨的光荣”。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又一次学习与领会老一辈无  相似文献   

7.
张代春 《湖湘论坛》2001,14(4):31-32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 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他们以卓越的理论与实践,架构起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级阶梯,让中国人的强国之梦由憧憬变为现实。对比学习与研究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更好地掌握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脉搏。   一、战略目标之比较   与“欧美并驾齐驱”,是孙中山设想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根本性观点。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曾满怀信心地预见未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必有“异常之速度”,认为“十年二十年之后,不难举西人之文…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先生与香港□杨汉卿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而香港则是这位伟人迈向世界门户和踏进社会的舞台。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和香港有着密切而独特的关系。一、革命思想的发源地1883年7月,孙中山由檀...  相似文献   

9.
铭记遗教,适应潮流──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名誉副主席贾亦斌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说:“他全心全意地改造中国而耗尽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孙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这是对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独立和自由,奔走呼号,艰苦卓绝地奋斗了40余年,功勋昭著。他一生廉洁奉公,清正耿介。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广东绅商百姓联名举荐孙中山的大哥、多次捐巨款支援革命的孙眉出任广东都督。孙中山得知后,即刻致书广东各界团体予以劝阻。孙眉听从其弟的劝告,没有出任粤督。1925年孙中山病危时,留下一份《家事遗嘱》,其中谈到:“余因尽瘁,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孙中山先生竭尽一生为民众的利益而奔走,…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三次历史性巨大变迁,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进行政治创新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的政治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社会建立民主政体的探索,形成了“宪政”图式;毛泽东的政治创新主要表现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形成了“人民民主”图式;而邓小平的政治创新,主  相似文献   

12.
施建兴 《前沿》2005,(7):144-147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学习古今中外思想的基础上融会创新,在探求建立现代宪政国家的过程中构想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蓝图——以“全民政治”为核心的“权能分治”体制。重温孙中山宪政思想的法理内核,对于今天进行法治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许多台湾人都误认为孙中山是国民党带到台湾的,其实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就同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只身三次到台湾,在那里留下了革命的踪影,现在的“逸仙公园”即“孙中山台湾史迹纪念馆”,就是由孙中山先生第二次赴台时居住过的“梅屋敷”旅馆改建而成的。孙中山先生对台湾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相似文献   

14.
冯惠 《传承》2013,(2):92-93,96
“三民主义”作为黄埔军校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孙中山建军思想的支撑点;“以党治军、以军固党”是孙中山建军思想的指导原则;“以俄为师”,在军队中设立党代表制度是孙中山建军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的突破;“武力与国民相结合,又要为国民之武力”是他建军思想的最高峰,这些为我党创建人民军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80年前,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合作创办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尽管它后来违背了孙中山办校的初衷,但它不仅直接影响于当时的中国历史,而且也深刻影响于后来的中国历史。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的80周年。回顾创建黄埔军校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仅是对它的一个实际的纪念,而且对“发扬黄埔精神,致力振兴中华”,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结晶,为中国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动力。孙中山所以倡导创办黄埔军校,是吸取了自辛亥革命以来三次革命失败的痛苦教训。1922…  相似文献   

16.
王险峰  聂民玉  王伟 《前沿》2007,9(4):9-1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而“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孙中山先生在主观上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一直把自己的“民生主义”当作社会主义,其实“民生主义”始终没有超出民主主义的范畴,只能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纲领。同时也要看到民生主义的旗帜上浸透着对社会主义的可贵探索,对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仍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他以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二千年封建统治的光辉业绩功垂千古,以矢志不渝、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名扬四海。他的建党活动是其整个革命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首开中国“政党政治”之先河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值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本文试就孙中山与中国早期政党发展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永伦 《思想战线》2002,28(3):81-84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是他对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深入分析 ,有感于这些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他认为“平均主义”和“节制资本”是克服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问题的关键。对私人资本主义既要鼓励其发展但又要对其加以限制 ,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是孙中山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这反映了孙中山企图通过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革命 ,通过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促进实业和经济的发展 ,并用国家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来实现大国世界的社会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这是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岸文 《台声》2006,(12):30-34
孙中山,这位获得国共两党认同的政治人物,也是两岸特殊的历史纽带。海峡的这边,尊他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海峡的那边,在尊他为“国父”的同时,竟也有人称他是“外国人”。历史走过140个春秋,孙中山在海峡两岸的影响力,非但未随时光的流逝而式微,更成为今天反“独”促统的精神象征。11月12日,大陆高规格举行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孙中山及其精神遗产,认为他“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  相似文献   

20.
宋庆龄(1893—1981),一个与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与二十世纪、与世界和平以及中国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名字,在中国,象征着崇高和神圣,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奖项弥足珍贵。 为了发展宋庆龄毕生关爱并倾注心血的事业,中国福利会联合有关机构,设立了两个以宋庆龄的名字命名的奖项。一项是用以奖励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的“宋庆龄奖学金”;一项是为奖励为妇女儿童事业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而设立的“宋庆龄樟树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