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务诚信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加强政务诚信,应采用“体系化”的思维方法,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制度建设,措施包括:完善政务公开立法,奠定政务诚信基础;健全行政职权立法,明确政务诚信边界;加强行政程序立法,规范政务诚信流程;健全失信责任立法,夯实政务诚信保障;加强行政伦理立法,筑牢政务诚信道德防线.实现以法治助推政务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根据《乡土中国》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从加强对政务人员诚信道德的教育;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政务互动平台,打破"陌生人"关系;严厉惩罚政务失信行为,健全政务失信的救济制度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我国政务诚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法制》2014,(20):10-10
诚信环境民众吐槽已久,诚信体系社会盼望已久.由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编制完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送审稿)》(简称“纲要”)已经上报国务院,并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将于近期发布.根据规划,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2017年,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我们离诚信中国又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4.
刘真 《法制与社会》2021,(6):104-105
诚信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是各种经济交往的基础,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得到普遍的重视.在不同的文化视域下,诚信观的构成差异巨大.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供求不平衡、信息不对称等导致了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只有建立医患诚信联动机制,医疗机构诚信提供诊疗服务,患者诚信就诊,才能建立医患互信机制.  相似文献   

5.
诚信体系建设法治保障的探索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体系建设覆盖社会各领域,涉及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构建诚信社会,需要把道德自律和制度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应将法治保障置于根本性地位。当前诚信法治保障建设中,既有观念性障碍,也有体制性问题;既有现行法律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也有基础性法律支撑不足的问题。对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促进我国诚信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法院执行难是一个由来已久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族本位、重农抑商、以礼入法和重刑轻民等现象和民众的厌讼心理都是法院执行难的重要因素。克服法院执行难,一方面要提高民众的法治意识,树立司法判决的权威,另一方面要建立整个社会的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7.
秘鲁对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知识在遗传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特点,传统知识经常成为发达国家生物开发者进行生物剽窃的对象,其价值也在获取与惠益分享中没有得到合理的承认与补偿。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保护传统知识的必要性,并开始立法对其进行保护。为了防止对传统知识的不当占有、公平和合理补偿传统知识的贡献、并促进其持续利用和发展,秘鲁通过获取与惠益分享管制立法与传统知识保护专门立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传统知识专门权利、登记、披露、法定合同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制度对土著和当地社区的传统知识进行保护。秘鲁的经验为具有相似国情的我国制定和完善传统知识保护立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曹树青 《行政与法》2004,(11):30-32
本文描述了在美国的诸多社会诚信见闻,分析了美国社会诚信理念附着的根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诚信理念树立和实践对我国诚信法制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艳 《法制与社会》2012,(28):184-185
诚信体系缺失影响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诚信缺失存在并出现严重后果,与外国诚信体系有着巨大的差距,我国应从思想上、立法上、制度上建立完整的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尼采在对传统道德进行猛烈批判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人-奴隶道德说。对于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的区分,也几乎是凝聚了尼采的学术精华。本文将从自我价值、人生态度、与人关系和未来层面四个角度细述这两种道德及其区分,并在尼采批判的过程中取其精粹,从中提炼出一些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有益的启示之道。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浪潮下和世界民主趋势下,我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西方民主行政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成熟的官僚行政基础之上的,可我国的行政生态环境与西方国家的不同。在西方民主行政理论的优势及其内在缺陷的基础上分析了民主行政理论对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国际法仍然由西方文明主导的现实,使得在中国国际法学界存在着是否必要、是否可能建立起国际法中国观念的疑问。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国际法虽然具有很强的西方文化烙印,但并不局限于西方文化,其既有的发展轨迹上已经有了非西方文化的印记。在未来变革的进程中,国际法有可能受到积极参与者的立场和观念的影响,呈现出新的格局和趋势。因而,非西方的国际法理论既具有客观上的必要性,也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倡导并建构国际法的中国观念,在方法上意味着要更充分注重定性研究和规范分析,在路径上要求通过观念的批判和建构,在元理论方面提出国际法认知和运行的新概念、新因素、新论断,从而有利于在具体规则和外交策略上提升中国的形象、维护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德治及其传统之于中国法治进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乃至东亚的法治推进开始就是在矛盾冲突中进行的,德治及其传统的深刻和发散性影响,可在相当程度上解释这一系列紧张关系。德治对于我们,不仅意味着曾经的治式(传统德治),意味着传统(德治传统),且意味着当下的治式选择(以德治国方略),传统德治、德治传统与德治的当下治式间确乎存在某种生命意义的关联,而它们对于中国法治进境的意义也是独特的。在将道德具有法律不可替代的功用这一普适命题与中国古代德治这一独特作业相区分、将法与道德功能上的互补这一事实性问题与法的统治或道德的统治这一规范性问题相区分、将作为治式的德治与作为文化传统的德治各自对于中国法治进境的意义相区分之后,我们的立场是:法治即为制度的品德,其为个人的道德选择所铺设的制度性、结构性前提应是我们所寄望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11,(3):1-1
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吴爱英在2月25日召开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把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5.
刘丁蓉 《行政与法》2007,(10):81-8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种文化支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诠释,拟证明新世纪的我国领导干部可以从儒家文化的优秀遗产中汲取营养,进行领导角色的转换以及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16.
实词虚词二分法是汉语传统语言学的重要词类理论。从唐代孔颖达始 ,经元、明、清代小学家的继承与发展 ,实字和虚字学说成为比较完整的词类理论。西方及至十七世纪才有人从语义角度提出完整词和小品词的二分学说。十九世纪以后西方语言理论中的 full word和 empty word二分法 ,实际上是受了汉语传统语言学实字虚字学说的启发 ,两个术语也是根据实字、虚字名称翻译而成。词类二分法已经成为普通语言学的重要语法学说 ,是我国传统语言学对现代语言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这次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是部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去年司法行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刚才,北京市于泓源、河南省王文海、广东省陈伟雄、重庆市林育均同志作了大会发青,讲得都很好,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西方法治思想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已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西方法治思想的阐述,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分析其"法治"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其目的是借鉴西方法治思想的精髓,结合本土资源,培育国人的现代法治意识,明晰权力(利)关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19.
论罗马法复兴对近代西方法治理念的奠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太贤 《现代法学》2000,22(6):32-35
罗马法的复兴运动打破了西方中世纪法律思想的沉寂 ,使神学垄断下的欧洲再一次激起了对古典法律及其观念的探索 ,为西方近代法治思想的孕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的成因与特征。本文认为 ,与“刑起于兵”一样 ,中国古代刑事审判传统也与部落战争有着密切的关联 ,它还与“皇室国家”或者“家国不分”这一独特政治体制有关。中国古代刑事审判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集权”与“非专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