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罗先东 《学习导报》2014,(22):29-30
棚户区改造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德政工程。津市作为湘西北老工业城市,面对城市棚户区改造面积大、困难对象多、资金压力重等诸多严峻现实,抢抓国家推进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机遇,创新性地实行"1+2+3+X"的棚改模式,先后完成融资20多亿元,改造棚户区16个,惠及住户8400户,改造面积超过45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4487套,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有效破解了"钱  相似文献   

2.
棚户区改造(以下均简称为“棚改”)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2011年,湖北省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率已达99,98%,其中武汉从232个片区中选取了38个片区纳入改造规划,黄石市计划5年内改造棚户区13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张瑞冰 《实践》2011,(7):34-35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千百年来的社会理想。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加快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实现全民“住有所居”目标做出的重大决策。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1000多亿资金,先后实施了廉租住房建设、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改造等6项工程。  相似文献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上报当地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的城市棚户区、独立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计划、进展、投资情况和政策研究。根据3月30日在长沙召开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会议精神,保障性  相似文献   

5.
记者:张处长,您好!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启动后,广大群众非常关注.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张秉伦: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也包括城市棚改、煤矿棚改、国有工矿棚改、林业棚改、垦区危房改造等各类棚户区改造,以及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10,(3):F0003-F0003
通过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我省155万户、470万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4年来,全省累计改造城市棚户区(危旧房)685万平方米;改造煤矿棚户区229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东洲区是抚顺市棚户区面积最大、居住群众最多的城区。棚户区改造以来,全区已经拆迁110多万平方米,建设完工近200万平方米,回迁居民4万多户,2008年底将胜利实现消灭棚户区的目标。棚改新区落成  相似文献   

8.
<正>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消息,截至8月末,保障性住房已开工220万套,占全年计划的75%;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90万套,占全年计划的65%。其中,廉租住房开工率75%、公共租赁住房开工率85%、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率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22):33-33
“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这是政府对人民作出的承诺,要全力完成。  相似文献   

10.
唐爱平 《学习导报》2011,(10):11-11
从2004年开始,我省就将住房保障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内容,循序渐进地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对象也从“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一步一步扩大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至2010年,除继续推进原有的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外,又增加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各类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十一五”期间,我省实现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平方米以下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6,(4):16-17
安居 让外来人口能入住公租房 [诉求]大数据公司百分点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安居领域,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保障性住房”. [回应]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范围.  相似文献   

12.
陈永昌 《奋斗》2012,(1):42-43
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国家不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2011年全国安排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到“十二五”末,全国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达到20%。但是,保障性住房建没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建设资金匮乏、建筑质量难以保障和分配不公等现实困难和问题,对现有支撑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制度框架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周湘智 《学习导报》2012,(12):11-12
住房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所,实现“住有所居”是老百姓的急切愿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解决群众住房困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暖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来办。仅去年一年,全省就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46.6万套,今年又将开工38.77万套、竣工15.15万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万户。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类保障性住房60多万套。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员(沈阳)》2008,(9):F0003-F0003
东洲区是抚顺市棚户面积最大,居住群众最多的城区。棚户区改造以来,全区已经拆迁110多万平方米,建设完工近200万平方米,回迁居民4万多户,2008年底将胜利实现消灭棚户区的目标,棚改新区落成后,东洲区切实加强新区社区党的建设,确保回迁群众住得稳,住得好,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5.
周忠轩 《求是》2012,(16):46-48
从2005年起,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棚户区改造,不仅解决了城市最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问题,也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推动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为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力。一、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深入落实以人为本核心要求,是棚户区改造的力量源泉由于大部分棚户区远离城市中心、交通不便、商业开发价值低等原因,其改造步履维艰。到2004年底,辽宁省尚有棚户区2900多万平方米,居住着70多万户、210多万人。改造棚户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辽宁是中国棚户区最多最集中的省份,除少数建于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未来5年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并在开局之年实施千万套的目标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局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一项标志性重大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7.
2005年,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启动辽宁历史上最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程。在短短5年时间里,辽宁累计改造棚户区1775万平方米,建设2685万平方米的回迁楼,成功地改善了45万个家庭、155万多人口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18.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国情,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适应群众基本住房需求。住房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与建设廉租住房、改造棚户区等都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9.
保障性住房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厘清保障性住房概念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在概念认识上相对一致,但在限价房、安置房、回迁房、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造、中低价位商品房等是否应该归属到保障性住房体系问题上值得商榷.同时,阐述了住房市场板块化设计、精细化管理都是征收房产税以及其他调控措施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本溪市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是行使政府职能、承担城乡居民住宅建设的事业单位。2006年初,市政府把建设辽宁省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44万平方米彩北棚改工程交给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