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儒家诗教是儒学研究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直以来,学者们关注的是儒家诗教观对文学的影响,而忽视了它对传统教育活动的影响。经宋代二程首先提倡,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专门作了一些诗歌来教育儿童,这类蒙养歌诗渊源于儒家的诗教观,更是一种直接的诗教。在儒家诗教研究当中,这条支流久被忽视,需要特别提及。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存在是教育的基础,生命价值的实现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其过程中儒家生命观具有丰富的生命伦理思想,不仅是中国稳定社会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人自古便崇尚生命、重生爱物、刚健有为的文化根基。重生爱物,是儒家生命观的价值基础;自强不息,是儒家生命观的内在价值;死而不朽,是儒家生命观的外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先秦儒家修身观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人格塑造上存在许多的不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修养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而先秦儒家的修身养性观包含了丰富内容,其基本理论和观点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故我们应重视对先秦儒家修身观的研究,以期帮助大学生实现理想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儒家诚信观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支柱,诚信一直被儒家视为立身处世的根本、交友的根本准则、成就事业的基础和执政的重要之所在。探讨儒家诚信观,目的在于从儒家诚信观中得到借鉴,这不但有助于改进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还能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且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诗乐辨异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诗教与乐教是两种非常重要但又存在差异的教化方式。诗教侧重培养人的社会性,而乐教把目光集中在了人的主体性的构成上;诗教以道德的说教来实现目的,乐教则将潜移默化作为自己的手段。对二者进行详细的区分必有助于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6.
"诗教",原意是以《诗经》为教材进行教育,而今延伸为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开展诗教工作,不仅为拓展素质教育、培育人文精神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回归教育本源、进行大学文化实践开辟了崭新的视域。大连大学丰泽之轩工作室,以工作室模式开展诗教工作,为厘清大学教育与文化实践关系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儒学传统内涵博大精深,包含了普世价值﹑社会理论、政治架构﹑经济伦理﹑教育思想以及文学观、哲学观﹑民族观﹑战争观﹑人格观等多个文化主题,本文单从先秦儒家的部分政治思想对中国封建政治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主要分为天人观、内圣外王之学、民本思想及传统民族观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仁爱、公正、不惑是儒家文化人才修养观的核心内容。仁爱的胸怀是儒家人才修养观的根本要求,对公正的追求是儒家人才修养观的实现途径,不惑的境界是儒家人才修养的最终体现。三者相互鼎力,浑然同体。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解放、文化研究气象最为蓬勃的时代,儒家和墨家是当时影响非常广泛的学术流派。二者的教育事业思想是教育事业思想的两维:儒家是布衣卿相的养成者;墨家是科技教育事业的开创者。儒家的教育思想偏重于民众德行的塑造和政治能力的培育,墨家的教育思想偏重于国防科技和生产技能的研究推广,开创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其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所带来的影响更是备受关注.经济全球化引生了一系列的全球性难题,并对教育尤其提出了挑战.从价值教育角度看,全球化问题的基本性质仍是科技工业文明下人的主体丧失与价值失落之问题.儒家之教的核心即是价值教育,儒家伦理价值的根本精神,是自觉精神与理性精神,是对人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的注重.这种关注内在心灵贯通、修性成德的教化,是全球化与资讯的时代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1.
儒家生态和谐思想是儒家和谐文化观的组成部分,其以和为贵的和谐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思想,民胞物与的和谐生态意识,对当代确立整体和谐观,增强保护生态自觉,保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仍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逻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是以儒家大学教育思想为本位中西融合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对“己”、“群”关系的认识中,他确立了通才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知识、技能之通;知、德之通;培育自由人格。在对大学观的阐述中,他提出了师生从游、校园文化建设等正规课程教学外的通:才.教育新途径。他对于知识性质、价值的朴素认识,影响了其对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实施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看法。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批判地继承了儒家学习观:一方面,习近平从个人成长成才、政党执政兴国的角度出发,批判和发展了儒家学派的学习观;另一方面,习近平批判继承了儒家学派勤学、善思、学以致用等思想,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全党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学习方法的科学性等关键性问题。习近平对儒家学习观的继承和创新,使其学习观既体现出特有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又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文化是"尚情"的文明。通过先秦儒家经典的文本解读,初步分析了儒家情感教育模式。该模式以"致中和"为目标,以"志于道"为动力源,以诗、礼、乐为逐渐递进的三个进阶阶段,形成一套完整的递进又回环的道德教育模式。该模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理念和方法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育观念会支配或影响教师的行为。它影响着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影响着师生关系的类型,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等。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实践的成败。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观、学生观和教学过程观。  相似文献   

16.
刘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5):174-174,178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积极倡导《诗》学的儒家代表,孟子论《诗》在先秦诗学中颇为瞩目,呈现出强烈的政教色彩。本文即从孟子引诗的偏好、论《诗》的内容、句式以及论《诗》的论辩特色等方面分别论述其论《诗》的政教性,并探讨其呈现政教色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儒家礼教为什么能够深入人心,而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却长期收不到实效,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现在的思想道德教育只有人生观的内容,而没有为人观的内容,只讲大道理,缺少小道理,所以,既不亲切也不实用。本文认为,应该借鉴儒家礼教的方法,建立社会主义礼教,从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方面重建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荀子>出现之前,儒家典籍中无"教化"一词,"教"与"化"连用,在儒家典籍中首次出现在<荀子>中."教化"作为一个双音词,既有"教"的涵义,又有"化"的涵义.可是现在流行的许多辞典中,把"教化"之"化"解释为"感化",此解不合于荀子的原意.荀子所讲的"化"是指人长期生活在某种环境中,他原有的思想道德面貌就逐渐会被环境所改变,"化"是环境对人的道德思想所产生影响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人是感觉不到的.荀子提出的既"教"又"化"思想,是对先秦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完善.他纠正了只重视"教诲"而忽视"教化"的倾向.理解荀子的这一思想,对于改进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人对山水情有独钟。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分别从道德和情感的角度,开创了儒家的“山水比德观”和道家的“山水比情观”。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试图得出儒家注重社会伦理,道家崇尚个体人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良妻贤母主义是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核心理念,其中杂糅了西方女性观、儒家妇道伦理、国家主义思想等各种因素,是一种积极性与保守性并存的教育理念.其内涵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重视传统妇道、强调知识修养、注重国家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