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3月1日,第七届《海峡情》征文评选揭晓暨颁奖大会在北京大观园酒店隆重举行.王光英、蔡子民、张克辉、林丽韫、同向荣、李焕之、萧乾、林一心、张楚琨等各界知名人士,以及来自海峡两岸、香港和海外的嘉宾、获奖者2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庆贺这一年一届的盛会.  相似文献   

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和厦门市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8届《海峡情》有奖征文活动,3月26日在北京丰台饭店隆重举行评选揭晓暨颁奖大会。来自海内外包括台湾岛内的获奖作者、嘉宾200多人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和厦门经济特区友利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海峡情》有奖征文活动,3月3日在北京长城饭店隆重举行评选揭晓暨颁奖大会。大陆著名作家邓友梅的《中国人,请上车》、新加坡著名女作家尤今的《不老的井》、台湾知音出版社发行人何志韶的《用书搭座桥》、香港女作家陈娟的《海峡情》、台湾省凤山市富川企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义富的《养鸟莫如种树》、台湾省台北市星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和深圳经济特区对外经济发展公司、厦门经济特区国际贸易信托公司联合主办的第6届《海峡情》有奖征文活动,于1994年3月3日在北京台湾饭店隆重举行颁奖大会.  相似文献   

5.
孙仁歌 《台声》2004,(12):72-73
我与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陈大络先生相识于1996年。 那年3月下旬,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第八届"海峡情"征文评审结果揭晓,陈大络先生以一篇《正义的呼声,和平的旋律》获得特别奖。巧  相似文献   

6.
那是1996年春天的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一通来自台湾的长途电话让我久久感动不已。电话是鄂籍台胞欧阳一打来的。其实,在此之前,我对欧阳一所知甚少,我仅仅知道他是台湾《远望》杂志的社委,毕业于国立中兴大学法律系,在台湾某公司任副理职。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他从《远望》杂志上得知我的一篇纪实散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第八届“海峡情”征文中获了奖,特意打电话来向我贺喜。热诚的鼓励与赞美,有如一股温馨的风,吹得我浑身暖乎乎。可见,人世间的一切深情厚意,都是从小小的理解或共鸣开始的。从此,我便开始注意欧阳一这…  相似文献   

7.
幸会丘秀芷     
孙仁歌 《两岸关系》2007,(12):62-63
我与台湾女作家丘秀芷女士的相见,转眼间已经10多年了。那是我赴京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第八届"海峡情"征文颁奖活动期间,有幸与丘秀芷女士相见并应约进行了一番饶有兴趣的交谈。  相似文献   

8.
1月22日,北京市委统战部、市台办、北京晨报、《诤友》杂志社联合举行征文征歌颁奖大会。北京台联秘书长蔡怡应邀出席大会,大会对北京台联精心组织在京台胞参加《爱我台湾、心系统一》征文征歌活动给予了表扬。在这次活动中,台胞洪仪的诗歌《思念》获二等奖,北京台联顾问何标的散文《家乡的雾莲》获三等奖,北京台联副会长叶芳的散文《送爸爸回家》获3等奖。为此,主办单位出版了《海峡两岸的心灵之约》征文征歌选集。除以上三篇获奖作品外,北京台联顾问周青的诗歌《我的故乡》也收录其中。《爱我台湾、心系统一》征文征歌活动@王…  相似文献   

9.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部和香港汎年國際有限公司、汉順公司聯合擧辦的第四届《海峽情》有獎征文活動,三月四日在北京民族飯店隆重舉行評選揭曉暨頒獎大會。來自台灣島內的獲獎作者陳大絡、臧真白、赵凌、崔紀彥、高長雲、鄧太平和來自廣東、北京、上海、安徽、福建、河南、山西、河北、山東、吉林等大陸十多個省和直轄市的获獎作者張克輝、俞麗拿、陳漱渝、范麗青、戌林、冰潔以及來自美國的獲獎作者張永霞,連同北京市各界人士二百人出席大會。第四届《海峽情》征文評選結果,大陸著名散文家秦牧的《青史留芳究是誰》、台灣著名作者陳映真的《祖祠》、全國台聯會長張克辉的《我的兩岸情》、台湾師範大學教授陳大絡的《文物的共有与同赏》和台灣藝術名家臧真白的《大陸領獎友情多》同獲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3)
<正>6月17日至19日,第九届海峡论坛·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600名业界精英、青年朋友参加论坛大会。本届论坛历时三天,一如既往地延续"中国梦·海峡情"和"新媒体·新青年·新发展"的主旨精神,结合当下的两岸关系新形式,发挥媒体承办的独特作用,为两岸青年进一步深入交流、共同参与创作,搭建发  相似文献   

11.
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一个来自台湾的长途电话让我久久感动不已。电话是鄂籍台胞欧阳一打来的。在此之前,我对欧阳一所知甚少,我仅仅知道他是台湾《远望》杂志的社委,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法律系,在台湾某公司任副经理。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他从《远望》杂志上得知我的一篇纪实散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第八届“海峡情”征文中获了奖,特意打电话来向我贺喜。热诚的鼓励与赞美,有如一股温馨的风,吹得我浑身暖暖的。可见,人世间的一切深情厚意,都是从小小的理解或共鸣开始的。从此,我便开始注意欧阳一这个名字。果然,欧阳一这个名字很不平…  相似文献   

12.
从“WTO与两岸经贸关系”研讨会上热烈讨论的场面看,两岸加入WTO后经贸关系的发展已经成为关心中国经济的人士瞩目的焦点。 1月8日,由《两岸关系》杂志社和香港《海峡》杂志社共同举办的“WTO与两岸经贸关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祖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研究经济的专家、学者,就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发表  相似文献   

13.
信息窗     
信息窗首届亚洲地区妇女儿童精品博览会在厦门举行。参展的既有来自泰国、新加坡月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产品,也有来自国内新辎、宁夏、云南、四川、广东、广西、吉林、湖北等省市的200多个厂家生产的各种妇女儿童用品,可谓品类齐全、琳琅满目。(《海峡姐妹...  相似文献   

14.
唐代大诗人李白诗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诚然,蜀道之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使人听此凋朱颜。而唯有那不畏艰险、脚踏实地的四J;D轿夫,才敢于终生不懈地进行登攀。我所认识的台湾高雄四川同乡会会长杨义富先生,就是一位一生勤奋进取、乐于助人、急公好义的“四川轿夫”。我与杨义富先生最初邂道于北京长城饭店,那是1993年3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播部在那里举行第五届“海峡情”征文颁奖会。杨久富先生的大作《养鸟莫如种树)获特等奖,而拙作(中华祖先拓荒新大陆》则获“优秀奖”。而后,我们又陆续参加了几届盛会。这样,我…  相似文献   

15.
<正>"充分运用新媒体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新技术让媒体"动"起来,两岸携手,大有可为——6月17日,"未来影像海峡情缘"两岸短视频行业主题峰会厦门举行。本次峰会是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的平行峰会之一,是第十一届海峡论坛的组成部分。主题峰会分为作品展映与互动交流,并从上百部两岸青年短视频作品中,评选出5部优秀作品进行展映及颁奖,分别有闽南师范大学《端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暮梳》、台湾东方设计大学《成人礼》、北京  相似文献   

16.
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海峡文艺出版社、《台港文学选刊》编辑部、《港台信息报》社联合发起的福建省台湾、香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于11月5日在福州成立。大会收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化文学学  相似文献   

17.
易靖茗 《台声》2011,(10):68-71
9月16日,由来自台湾的21名获奖选手组成的“龙脉相传·共创未来——2011创意中国研习营”,结束了最后一站——上海站的行程,返回台湾。自此,由台湾《两岸彝报》和《台声》杂志共同举办的首届“写给未来的一封信”征文比赛活动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8.
正7月15日至18日,受澳门辛亥·黄埔协进会邀请,5名武汉高校师生参加了于澳门举办的第十届民族心、中华情青少年征文演讲比赛。武汉参赛选手围绕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和汉台青年交流、文化交流,分别以《先行者》、《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孙中山与武汉》为题,与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的青年选手同台竞技,获得了总决赛亚军和2个英才奖的好成绩。本文是武汉大学姜修翔同学的参赛感想,从中可以领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拳拳赤子心。  相似文献   

19.
樊芒 《台声》2003,(1):54-54
2002年12月22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欢聚一堂》特别节目———《两岸情缘》征文颁奖晚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国家广电总局、国务院台办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及各界来宾300多人出席了颁奖晚会。来自海峡两岸的11位征文获奖作者代表在晚会上领了奖。今年3月至6月,中央电台对台广播中心为筹备“第五届台湾听众联谊会”遴选听众代表,在广播节目中开展了题为《两岸情缘》的征文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海峡两岸听众的热烈响应,短短3个月,便收到来自台湾各界人士和祖国…  相似文献   

20.
铁声 《统一论坛》2010,(1):17-19
2009年,两岸关系在国民党重新执政、岛内政局发生转折性变化的背景下,围绕和平发展的主题,取得积极进展。一年来,国共两党继续保持良性互动,举办了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协会与海基会举办两次“陈江会谈”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两岸民间团体举办了大规模的首届海峡论坛:祖国大陆组织多批大型赴台采购活动,积极参与台湾“莫拉克风灾”救助,妥善解决了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