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和提升“软实力”我们通常讲,一个国家强.是说它的综合实力强;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那么综合实力由什么构成?1990年美国前国防部长助理、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概念。他认为综合实力由硬实力和软实力组成.硬实力是指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有形的力量,软实力指的是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无形的力量,两者的关系是乘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早提出了“软实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虽然没有硬实力那样具明显和直接的力量,但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于三种资源中:第一,  相似文献   

3.
软实力是与以经济实力为代表的硬实力相对的概念,是指思想、文化、政治等非物质因素的同化力、吸引力。它和硬实力一样,都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硬实力相互促进、补充、转化,共同推动综合实力发展。用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审视我省发展,要加快实现“振兴吉林、富民强省”目标,应该在着力抓好“硬实力”建设的同时,统筹兼顾“软实力”建设,促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4.
软实力:北京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树林 《新视野》2005,(5):24-26
软实力是指硬实力以外所有的非物质力量。软实力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的,用以分析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新型比较优势。借鉴软实力理论对北京发展经济的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软实力”这一形象、清晰的概念将北京的资源特点浓缩、概括,这对于准确把握北京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自觉去培育、发挥这一优势,选择与这一优势相适应的主导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北京软实力包括:科技创新实力、人力资本实力、教育实力、文化实力及首都优势。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先进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他认为,独裁和强制性的领导方式,即靠“硬实力”治理的模式,基本上已经被后丁业化社会靠“软实力”治理的方式所取代。“软实力”来源于一个同家的文化、政策和价值观念的吸引力,如果能够将“软实力”和“硬实力”有效结合,就能得到“巧实力”。  相似文献   

6.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明确宣传思想工作的定位。宣传思想工作到底是干什么的?当前,社会对“软实力”的重视及其发展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宣传思想工作不是“虚工作”,而是“软实力”;不是“软指标”,而是“硬任务”。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由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国防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由文化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等表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的核心是价值观。没有软实力的匹配,硬实力硬不到哪里去:没有精神文明的跟进,经济发展走不了多远。宣传思想工作处于意识形态领域,肩负着弘扬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毫无疑问,宣传思想工作是创造软实力的工作。把增强我国软实力作为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硬任务,对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吸引力和感召力,促进我国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蔡明 《共产党人》2010,(17):42-43
近年来,"软实力"已成为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关键词,也是中国人的热门话题之一。"软实力"是相对于以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为代表的"硬实力"而言的,它指的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感召力、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政治制度的亲和力等。由此可见,"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黄珺 《学习月刊》2012,(16):13-14
一、文化是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 当今世界,各国间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是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实际存在的综合力量的比较。它既包括一个国家硬实力,即在物质力量层面所拥有的经济、军事、资源等力量,又包括国家在精神力量层面所拥有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软实力。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其综合国力的发展将很难持久。  相似文献   

9.
陈敏尔 《求是》2005,(19):51-53
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这里指狭义文化,即精神文化)、制度等展示出来的软实力。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表现形式,越来越成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的素质、增强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是浙江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迫切需要。增强浙江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文化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增强文化发展的创新能力可持续的文化创新能力,是文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0,(3):50-50
<正>林甘泉在1月12日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按照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中国传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的"软实力"及其提升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立人  寇晓宇  陈荣德 《探索》2005,(1):143-146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环境,在我们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硬实力"而言的文化凝聚力、影响力,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具有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文化,大力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对于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话语权既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世界文化价值的分配.硬实力和软实力对国际话语权的建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说,在物质硬实力主导国际关系格局的时代,强权即真理的话,那在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突显的今天,则是真理即强权.谁掌握了先进文化,谁也就拥有了话语权,拥有了世界的未来.面对硝烟弥漫的世界话语权之争,中国要在不断加强自身物质硬实力的同时,大力增强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切实用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软实力来赢得中国的世界话语权,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霸权”,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4.
区域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延伸概念,它在区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以无形和有形的态势,成为推动区域文化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成为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量。区域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区域软实力、企业等文化软实力的要素构成既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其构成要素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域文化资源、文化精品、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发展环境、文化衍生要素等。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愿景目标有引导价值认同、呈现地域文化魅力、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塑造区域和国家形象、增强区域和国家的综合实力等。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路径包括提升文化感召力、提升文化创新力、提升文化传承力、提升文化服务力、提升文化传播力、提升文化推动力等。  相似文献   

15.
“软实力”(Soft Power)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次提出的概念。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城市软实力是指城际竞争关系中城市发展所表现出的非物质实力,是包括价值观念、政策制度、居民素质、特色文化、创新能力、公共服务、城市形象等无形要素所产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软实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有研究表明,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竞争将进入以软实力为标志的新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尽快提升软实力已是石家庄市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6.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邓小平国家软实力思想的最终形成。在理论上,从精神内核、物质基础、承栽主体和内在驱动等四个维度总结了国家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在价值上,助力中国社会全面改革与发展、丰富邓小平理论内涵、“中国模式”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发展的模板;在意义上,国家软实力既要内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发展多元包容的中国文化;又要外展,充分利用国家硬实力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广泛开展“国家形象”营销。  相似文献   

17.
吴春波 《学习月刊》2013,(16):67-68
一、优秀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与“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不仅需要强大的硬实力(如军事、经济和科技等)的支撑,更需要润物无声的软实力f如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等)的积淀。而“国家软实力的首要影响力即是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固然重要,软实力也同样重要。没有文化复兴、没有价值优势,纵然财富如山,也难实现崛起、卓立于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两种显著并存的现象: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举世瞩目;社会道德体系重建迫在眉睫。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需要锻造中国特色的价值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全国人民的自觉行动,提升我国的国家话语权、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宋效明 《学习月刊》2009,(22):68-68
一、从《花木兰》看美国文化的全球传播态势 一般认为,对国家综合力量的表述,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两大组成部分。过去人们将以军事力量、自然资源和经济实力为代表的硬实力看作衡量国际力量的主要因素,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无形的软实力的重要性,而软实力的核心便是文化力。  相似文献   

20.
邓云丽 《理论导报》2012,(10):47-47
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战争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当今世界,随着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国不仅重视经济、军事等传统实力即“硬实力”的发展,更关注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软实力”的文化入侵。近年来文化入侵的表现形式多为某些强势文化试图“同化”弱势文化,从而达到征服对方的目的,而这种征服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