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董钊  邢大伟 《新长征》2008,(3):40-41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工作时,要求我们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上走在前面。我们体会,总书记关于“三个走在前面”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实现科学发展是关键,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保证。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来引领和谐社会建设,以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来体现党的先进性。从烟台的实践来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须认真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文化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提出,并深刻指明了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必须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强大精神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但必须牢牢把握的一点是:必须坚持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发挥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才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对和谐社会建设起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决议》既强调了党在领导构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的根本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胡锦涛也强调指出:要组织和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把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基层,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不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把党的先进生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孙伟琳 《奋斗》2007,(4):9-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立足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在全面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全体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董泽坤 《新长征》2007,(3):39-4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全面加强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具体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六项原则,构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党和国家重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07,(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创新,是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而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解葆  曹钧 《求贤》2006,(12):5-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张立昌同志在市委八届十次全会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班子,如何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全力打造建设和谐社会的坚强领导集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是当前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是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治生活巾的必然体现。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党必须提高做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工作的本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建没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六个本领:一是要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场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16.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17.
马俊源 《共产党人》2008,(14):28-29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政府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从国情出发,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和谐社会的研究,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发展先进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传满 《学习论坛》2006,22(10):9-11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为了深入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广泛宣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本刊特组织刊发一组笔谈。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