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雯 《浙江人大》2015,(1):31-32
财政透明有利于约束公权力依法行政,防止权力腐败。信息公开后,公众盯着政府部门如何花钱,对政府部门的花钱行为形成强大的约束力,可以有效防止财政资金的滥用。2014年11月29日,一年一度的省级财政透明度调查揭晓: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透明度平均得分32.68分。这是自2009年以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财政透明度"课题组对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状况进行评估并发布的第6份财政透明度报告。  相似文献   

2.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推出的《2010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指出,按照各省财政透明度满分1180分计算,各省财政透明度平均得分率仅为21.87%,省级财政透明度整体状况较差。同时以100分为满分计算的我国省级部门机关财政收支透明度平均成绩也只有5.21分,信息透明度情况整体滞后。  相似文献   

3.
本刊综述 《创造》2014,(7):66-67
正对于广大纳税人来说,政府的财政收入怎么花、花到了哪里,都是他们关心并希望能获知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财政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亦是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继2002、2013年之后,最近,清华大学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财政透明度课题组再次发布《2004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其研究范围为全国285家地级市政府和4家直辖市政府(不包括三沙市、港澳台地区)。"四本账"透明度大不同本次统计采用从互联网获取全样本数据的方法,指标体系分为"机构公开"、"财政报告和数据"、"其他相关信息"三个部分。其中"财政报告和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政府财政透明度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为我国打造"责任政府"创造了部分条件。但我国政府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真正全面提升财政透明度尚需一个过程。而且提升财政透明度不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全部,还需要真正的预算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就是指政府的全部收支都要纳入人大监督视野。这意味着人大对政府预决算审查监督的范围更广、覆盖面更宽、力度更大、要求更严、任务更重。在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除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大类预算,还首次编报了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算报告首次较为完整地披露了政府公共财政收支、政府性基金收支、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及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状况,向阳光财政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我省各级人大这  相似文献   

6.
张朝霞 《桂海论丛》2014,(6):114-120
加强权力机关的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和监督是遏制财政供养单位用钱失控、保障政府资金收支合法合理的重要保障。地方权力机关财政监督所面临的问题是:法律制度供给不足、专业监督水平低、缺乏监督动力、监督结果刚性约束低等。根据国内地方权力机关财政监督的改革实践及国外的经验,应采取健全多管齐下监督体系、提高地方权力机关财政预算监督的能力、增强预算透明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将全口径预决算监督落到实处?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增强预决算编制的完整性,细化编制科目,让代表看得懂。政府应建立以部门为主体的预算科目体系,规范预决算编制内容,细化科目,促进预决算编制的完整性,提升编制的科学性,让代表真正看懂预决算编制。增强预决算公开的透明性,完善财政报告体系,让群众看得见。财政报告要全面反映政府各个部门的财政状况和收支活动结果,要全方位披露政府部门资金收支活动信息,建立规范的政府财政报告体系;要健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并将其作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短短18个字透露出中央推进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全面审查和监督国家财政的重要信号,看紧国家"钱袋子"的背后是对每一位纳税人的郑重承诺。要求政府部门公开预算是人大的硬权力,如何顺应人民期待与发展要求,积极推动预算公开,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  相似文献   

9.
完善预算管理监督体系,强化预算的透明度,是推进预算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民主是完善人大制度,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人大应该把预算审查和监督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还需要其他相关主体的通力配合。完善预算管理和监管体系。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在该体制下,政府所有支出必须遵照人民的意愿来安排并接受人民的监督。预算民主,就是政府的收入和支出预算应该遵循民主原则,政府所  相似文献   

10.
张郁 《人民政坛》2013,(7):6-11
各级人大如何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本期策划立足于地方人大工作实践,探讨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的作为空间和路径选择。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有益探索人民政坛: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财政部提交审议的预算报告,在反映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外,首次编报了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这被认为全国人大初步形成全口径预算决算体系框架和审查监督机制的重要标志。我省各级人大这些年来在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方面的步子迈得如何?张凌云:多年来,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就预算审查监督作了实践探  相似文献   

11.
目前社会上也确实存在越来越多的人,日益关注政府巨大的财政盘子到底有多大,到底怎么花费。如何提高财政透明度、打造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成为对政府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北京观察》2012,(12):28-29
北京市政协财政预算民主监督小组每年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两份报告,对本市财政预决算及重大财经政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五年来,财政小组针对市级财政预决算和预算执行情况共提交10份书面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罗蔚 《公民导刊》2014,(5):21-22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引起社会普遍关注。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管政府"钱袋子"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才能让政府资金花得规范、花得透明、花到实处?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我市相关专家和人大工作者。对财政预决算动态监管不足"人大对财政预决算的全程监管尚显薄弱。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全口径预算决算的体系框架和审查监督机制,但这仅仅  相似文献   

14.
“提交财政报告早一点、预算相关资料多一点、审议时间长一点、代表培训广一点。”今年年初,市人大代表倪正茂领衔提出书面意见。指出人大应该认真负责、严肃严格地审查政府的财政报告,管好政府的“钱袋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政府财政成为了法治下的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阳光财政"。这不仅是指政府的一切收入均需依法征收,也是指政府的每一笔开支均需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和约束。  相似文献   

16.
<正>提高财政透明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是建立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的内在要求。提高财政透明度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强政府财政信息公开我国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多局  相似文献   

17.
<正>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实行相对独立的财政管理体制。由于开发区本级人大代表缺失,人大对其财政预决算情况的监督审查并不顺畅。那么,人大对开发区财政预算能不能监督?要不要监督?笔者认为,加强人大对开发区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是依法履职,理所应当,且势在必行。首先,从法理上来看,应当加强人大监督。虽然现行法律法规对开放园区预算及监督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但预算法和监督法均明确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查本级财政总预算草案、批准本级预算及监督本级财政总预算执行等职责。开发区无论级别多高,都属于本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其预算收支都是本级财政总预算的组成部分,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市人民政府预算的审查监督理应涵盖开发区。其次,从政府预算的完整性来看,应当加强人大监督。  相似文献   

18.
赵武松 《政策》2004,(10):39-40
作为财政“四大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部门预算改革,正在全国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如何理顺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的关系?如何健全预算编制的监督和绩效体系?如何量化部门预算的考核评价制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老百姓的钱用到哪里去了?该不该这么用?2012年2月13日,重庆市渝中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设立预算审查委员会,预算区政府各部门年度收入和支出计划,监督财政结算,审查政府预算安排,提出预算审查报告等。当日,渝中区  相似文献   

20.
李金龙 《人大研究》2014,(10):28-30
审查和批准本级财政预算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人大监督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的加快,公民纳税人意识的加强和各级人大代表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对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公开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预算审查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摸清财政家底,替人民看好“钱袋子”,人大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