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透视农村地区宗教热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鲁帆  魏昌斌 《前沿》2003,3(4):78-80
随着科学和教育的发展 ,宗教不但没有走向灭亡 ,而且在一些农村地区掀起了宗教信仰热潮。对此 ,本文从宗教信仰热出现的根源 ,带来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三个方面 ,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中国农村宗教的特点及其成因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时期中国农村宗教的特点及其成因刍议陈苏宁从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由于宗教工作中“左”的错误使我国宗教在这个时期内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致使其间被压抑的宗教信仰在新时期全部“反弹”出现;由于一部分农民不能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宗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口众多的农村,宗教工作不可小视。近年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不同程度地出现新的起色。但宗教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2003年2月和2003年10月对鲁豫边境黄河滩区的鲁西南张庄村进行了两次为期两个月的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对张庄村的宗教现状和生成机制做了描述和分析,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硕士毕业论文《冲突与适应:对当代农村宗教信仰的社会学思考———以张庄村为例》。本文是截取该论文的第四部分,并做了稍些改动,试图对我国当代农村宗教信仰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农村民间宗教的历史沿革与概念界定问题。接着分别对改革开放后基督教、农村邪教、天主教、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等民间宗教信仰形式在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研究进行了一个综述性的评析,并介绍了当前学界对宗教渗透与反渗透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本文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民间宗教研究展开了一个初步的前瞻性讨论。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宗教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宗教发展顺利与否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与否紧密相关。宗教健康发展的时期,正是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执行的时期,反之亦然。今天,在全球化和国内外形势越趋复杂的情况下,应该更加坚定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以促进中国宗教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创造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多民族的边疆省,群众性的宗教信仰活动在城乡较为常见。建国后,党中央制定了正确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党的宗教方针政策指引下,使云南宗教工作沿着团结、稳定、健康的道路发展。但是,宗教工作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在我省局部地区因宗教问题处理不妥引发出新问题,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安定。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搞好宗教工作,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地学习宗教理论,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才能正确的处理好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  相似文献   

8.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宗教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宗教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和深刻的影响,全国55个少数民族约1.1亿人口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信教民族地区,宗教和教育合二为一,各寺院既是宗教活动的据点,又是大大小小的教育中心。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促进边疆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国民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成为边疆农村少数民族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保护不是提倡自由不是放任农村基督教管理仍需加强周洪涛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但是一些人不能正确理解党的宗教政策,误认为政府提倡信教,甚至说信什么都可以。近几年来,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在农村发展较快,有的地方甚至到了狂热...  相似文献   

10.
近日,重庆市委副书记滕久明在全市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①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合理布设宗教活动场所,满足信教群众的需要,依法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但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自由,宗教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②要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必须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严格按照“四个维护”的原则,正确处理因宗教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③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继续引导宗教界把爱国和爱教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我 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而且它们往往又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我国少数民族中 ,宗教信仰极其广泛 ,宗教问题经常以民族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为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问题中的敏感因素之一。所以 ,把握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关系 ,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我们正确对待及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一、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区别   1 含义不同。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 ,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为…  相似文献   

12.
在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变、多样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宗教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调查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特征及其原因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宗教行为及价值取向,并就宗教向高校渗透的方式、特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政府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在社会主义时期,只要有人信仰宗教,这项政策就要长期地执行下去。去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与五位宗教界领导人会谈时指出:“在宗教工作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必将有利于“团结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局面,为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二步的战略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共同努力。”一、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宗教信仰自由,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相似文献   

1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不能用行政命令消灭宗教、要正确区分和处理宗教矛盾、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界爱国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有关宗教问题的科学论断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地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严酷的地理环境是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产生的因素之一;复杂的生态 环境,使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尽相同,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合自己民族特点的, 宗教信仰;同时,少数民族所处的环境条件,孕育了少数民族浓厚的宗教感情,进一步促进了少数 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的世纪,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又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其中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加宗教活动呈逐日增多和扩大趋势.目前应采取广泛深入地开展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宣传教育等措施,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宗教活动进行疏导和规范.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32位澳门华商的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了澳门华商的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显示澳门华商信仰天主教者很少,信仰佛教较多,大多数无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间能够和平相处,但中西不同宗教间仍存在隐性的争夺;宗教信仰观念错综复杂,但在世俗化和宗教越来越"融合"的形态下,并不会影响澳门和谐的宗教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宗教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将长期存在,这也决定了宗教工作的长期性。我们必须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一、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含义:(一)我们党和政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二)宗教界要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持在宪法、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的宗教观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和出发点的。李大钊认为,宗教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决定的,宗教对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而后者是占主要地位的。宗教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亡有着自己的规律,反对人为的消灭宗教。李大钊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主张利用改造宗教,使宗教为新的社会经济组织服务。李大钊的宗教观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宗教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各个民族既有自己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创造,又有各自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道德准则等传统,而宗教信仰是迄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被尊奉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是,由于各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其宗教信仰也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况。然而,根据社会调查和翻阅历史资料来看,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间,原始宗教观念尚作为历史遗存和变异了的宗教意识形态,活生生地保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原始宗教观念既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共同生理素质、道德形式、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又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活动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具有什么特点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