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化旅游是重要的旅游业态。笔者认为,南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挖掘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为重点,整合以下资源: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绿城风光文化资源、古镇古宅文化资源、会展文化资源。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形成系列的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使南宁旅游从一般走向精品,从而解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端正保护意识 推进民俗文化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旅游开发促生产力发展,以生产力发展促民俗保护,既发展经济,又可达到民俗文化保护的愿望,这在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华民族多数地区已经得到验证,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旅游开发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各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邵玲 《工会论坛》2008,14(5):74-75
很多学者对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持反对态度,认为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会使文化本身丧失原有的内涵,文化的真实性将被弱化;实际上,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对对旅游业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要实现持续发展,在开发时必须强调异质性、文化性、乡土性、参与性等。  相似文献   

4.
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根基和特色之源。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青岛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全球化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于功利化等。保护好发展好青岛的民俗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应进一步融入民俗文化精神,形成青岛城市建筑的地域特色;建立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公众参与机制;以世园会为契机整合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和宣传青岛民俗文化品牌;对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采取多样化途径,从实际出发分层次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凉山在西部大开发中取得了巨大发展和进步,但是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带动的生态文化旅游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充分认识民族文化资源的存在价值和经济价值,保护、整合、利用好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带动凉山的第三产业发展,是凉山州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化绝大多数根植于农村,农村有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弘扬农村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令人忧虑的农村民俗文化现状,必须采取相应的思路与对策,即:全面调查,科学规划;抢救保护,搞好传承;继承发展,推陈出新;突出特色,开发产业。  相似文献   

7.
陕西民俗文化从不同侧面记载了陕西人文精神的变化和发展,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发性、原始性、奇奥性、古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本文在分析陕西民俗文化的特点与变迁的基础上,探析陕西民俗文化的发展趋势,促进陕西民俗文化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自强精神,塑造了民族的优良品格,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少年是接受教育的广泛主体,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让“民俗文化进校园”,不仅能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于传承和保鲜,更使之永远处于弘扬发展的状态之中。只要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才能使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蔚磊 《工会论坛》2009,15(5):145-146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外来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许多民俗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被破坏。利用和保护好民俗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文章立足于我国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为我国的民俗文化保护献计献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在永葆民俗文化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河南农村民俗文化传承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理顺城乡、文化与商业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基础上,加强对民俗文化的深度研究与挖掘,调动各方参与力量,完善法规制度保障,提高人才、技术支撑,从而有效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