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银行业作为重要的金融主体,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开放三大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在实现"走在全国前列"中争当排头兵,全力支持广东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二者共生共荣。只有推动金融健康发展,不断把金融活水引向实体经济,才能让经济发展"血脉畅通"。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正确把握金融本质,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上强调,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金融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也强调,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重点任务,把更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7,(15)
正在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明确了政府下一阶段在互联网金融上的工作重心;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目的,把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作为核心目标,把深化金融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会议提出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今年9月3日,省委书记刘赐贵同志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解决突出问题和重点任务,拿出务实创新的举措,高水平抓好海南金融工作。刘赐贵同志  相似文献   

6.
《陕西政报》2023,(7):16-21
<正>陕政办函〔2022〕161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2021年,全省金融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充分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对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等36家先进单位和汪锋等99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7.
王晓红 《群众》2020,(7):29-3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201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实体经济受到较大冲击,数字经济却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这场战"疫"也是一次行业转型重启的机遇,要主动"化疫为机",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其中,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直接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必须紧紧围绕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三项任务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9.
李渊 《前进》2018,(11)
正涵养实力之源,坚固腾飞之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振兴实体经济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把实体经济抓上去","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有关实体经济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相似文献   

10.
黄桦 《前进》2017,(5):19-22
<正>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持经济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不能泡沫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出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山西实体经济发展基础雄厚,在省委、省政府政策导向的影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推行的一系列金融政  相似文献   

12.
黄谷  张桦 《重庆行政》2021,(4):71-7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重大风险攻坚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分工,赋予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职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将重庆定位为"西部金融中心",重庆金融发展将迎来新的更大机遇和挑战.为提供高质量的法治保障,有必要开展地方金融监管立法,进一步补强地方金融监管制度,规范地方金融秩序,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优化金融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大》2021,(1):56-56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成立于1994年的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特别的担当、特别的实干和特别的作为,创新服务、服务创新,为实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调研时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总书记指出了制造业之于实体经济、之于大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要深刻把握其中深意,落实关键要点,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强调,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江苏素有重视实业的传统,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当前,必须深刻认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新变化,采取有力举措,切实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要做强实体经济,就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构建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产业体  相似文献   

16.
正黄莉新陪同尚福林一行调研5月21日至25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率调研组,来我省就"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省政协主席黄莉新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会。黄莉新在座谈会上简要介绍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省政协有关情况。她说,江苏从制造业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要求,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大"破""立""降"的力度,努  相似文献   

17.
地税部门作为国家筹集财政收入、调控经济和调节社会分配的重要经济管理部门,在深化"三去一降一补"、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大有作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全力助推广西实体经济持续向好、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8.
张磊 《群众》2018,(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创造优良金融生态环境的先决条件,是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也是助推金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只有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坚持疏堵并举,标本兼治,整治金融乱象,创造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金融健康发展与经济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1日,省政协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夺取‘双胜利’贡献政协智慧力量"进行交流研讨。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黄莉新主持会议并发言。黄莉新说,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以敏锐洞察力赢得先机,以果断决策力定向领航,以卓越领导力稳控局势,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根本引领和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  相似文献   

20.
正工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在柳州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不管我们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能离开实体经济,不能忽视制造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