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暴力作为伴随网络发展特别是web 2.0时代到来以后一个备受关注的网络现象,因其产生的严重后果,已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从网络暴力的根源为起点,探寻网络暴力的控制困境,并提出了控制网络暴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提升代表工作,建设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这是泾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2年代表工作思路.新一届县人大常委会大力加强代表工作,充分激发代表履职能量,引导代表展现作为.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11日,一条名为"兰州城市学院学生因自习室'抢座位'引发血案7人伤亡"的帖子出现在网络上."学校"、"血案"、"7人伤亡",几乎所有容易吸引眼球的关键字眼都出现在文章中,帖子引发的关注可想而知.然而,经过公安机关连续多日的侦查、排摸,帖子反映的血案根本不存在.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死亡博客"中的主人公王菲将大旗网、天涯网、北飞的候鸟3家网站告上法庭,首次将"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推向司法领域,催生出"反网络暴力"中国第一案。而同年12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该案的宣判以及2009年1月18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则再度引发了社会对相关问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团云南省委组织的"共青团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座谈会上,对于青少年与网络的问题,昆明市第一中学校长、云南省人大代表童吉仁毫不客气地说:"政府监管不到位,怎能指责青少年网络成瘾?" 他说:"青少年上网并非坏事,可以开阔眼界,我们学校就鼓励学生上网.我们不能总对学生说'不准',而是要在'准'的情况下加以引导.可是现在对于互联网的管理,有多少职能部门尽到了责任?网络分级制度至今没有实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能总是指责学生."  相似文献   

6.
"暴力的理性在于它对某个短期目标的合理追求,但暴力不是这个目标之所以合理的理由。暴力也不会提升人们对这一目标的认同,这就像革命暴力本身并不会,至少不应当使人们更向往革命。……但是,暴力却确实可以使得公众注视社会的不公"。——阿伦特近年来,"网络暴力"频频见诸媒体,广受社会关注。我自己也曾遭受过"网络暴力"。两年前的那篇《如果药家鑫该死》的短文就给自己招来的滚滚谩骂。当然,在发表那篇文章之前,我就已有这个"预感"。之所以会有这个"预感",是因为在这场关于药生死的大讨论中,大凡发言稍微不对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是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畜牧科技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年多,她领衔提出了3件议案和26件建议,大都和保障食品安全、丰富"菜篮子"有关.她说:"从农田牧场到餐桌,我要为打通农产品质量安全链条上每一个堵点和痛点建言献策,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法学院赵国玲教授在给英国学者伊冯·朱克斯《传媒与犯罪》中文版的序中写道:"传媒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的垃圾筒',其内容充满着色情、暴力、怪诞等成分.……  相似文献   

9.
恪守"正"字     
某地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结束时,到会的一些代表对新当选的班子成员提出殷切的希望:"你们这些新当选的同志都是得'正'字票最多的,希望你们在领导岗位上不要忘了这个‘正'字,要对得起这个'正'字."  相似文献   

10.
上一期,我们了解了网络暴力是什么。那么,本期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网络暴力的多元成因,并为解决网络暴力提供“粑向治疗”的应对措施。网络科技发展过速,滋生网络暴力土壤目前,网络暴力事件的强度与频率逐渐升级我们需要针对这种社会现象,探究其深层次的成因。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网络暴力的发生,且导致网络暴力呈现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报载,南京废除人代会鼓掌表决制:"日前,南 京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后南京市人大代表通过某项议案时不 再采用鼓掌的方式,而以举手、投票等表决方式进行。" 据称,"南京市自有人代会以来,鼓掌通过某项议案是常用 的一种表决方式"。在2003年初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张贵卿 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取消鼓掌表决方式的建议"。他指出,鼓 掌进行表决,无法准确表达代表的意愿,更不能精确统计表决的 结果。鼓掌仅是一种礼仪。"'鼓掌通过'--谁鼓了掌,谁没有 鼓掌,无法统计。在宣传报道时经常看到这样的文字:'鼓掌一致 通过'--开会鼓掌时却没有看到工作人员来统计,谁鼓了掌, 谁没有鼓掌,怎么会一致呢?代表们对所表决议案的态度只有三 种,这就是'同意'、'不同意'和'弃权'。但在一片掌声的海洋  相似文献   

12.
如何当好新角色,勇开新局面?肥西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在发挥代表作用、谋划工作等方面展现履职作为,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今天的培训,我全方位了解了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学到了很多履职的'干货'.今后我会努力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肥西县人大代表初任培训班上,县人大代表、上派镇...  相似文献   

13.
一 有人说过,人大监督是人大新闻的亮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和光明日报曾在2009年"两会"前夕联合搞过一个"2009年‘两会'热点问题网络调查",在15类热点问题中,关注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反腐倡廉,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排在第四位到第八位的是"医疗改革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教育改革、食品药品安全"等.而这些问题.也恰恰是人大代表和新闻媒体都在关注和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梅根之死     
2006年,美国曾经因为一个少女的自杀而引起了整个国家的轰动,其原因在于她是死于网络暴力,当时人们还无法理解只凭言语就能谋杀一个人。自此,网络暴力才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为大众所关注。  相似文献   

15.
"新闻侵权"概念产生于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时代,侵权行为的研究也主要围绕上述四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兴起后,随着传播活动的不断丰富,侵权主体界定和侵权构成要件认定的困难使这一概念从外延和内涵上很难完整解释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新的侵权行为.本文提出"信息侵权"的概念,将其与'新闻侵权"进行比较,并从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网络暴力犯罪高发频发,给全网全社会造成的危害日益凸显,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要问题。深入研究网络暴力行为,并探究刑法治理的可行性方案,紧迫且必要。研究网络暴力犯罪首先应当厘清网络暴力的概念及认定标准,包括不特定群体的参与性、量变到质变的积聚性、危害后果的失控性三个要件。网络暴力犯罪可能侵害个人法益、社会法益或国家法益,并必然对网络空间秩序法益造成侵害。在现行刑法体系内网络暴力行为定性问题存在许多困境,如传统罪名适用显得生硬牵强、网络暴力犯罪的罪数问题复杂、网络暴力受害者维权难度大等。因此,新设网络暴力罪,并适用公诉程序追究犯罪是网络暴力刑法治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代表提出'关于推进六安高新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议案',当前六安高新区'以升促建'还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代表提出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请问'十四五'期间区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接续发力,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实提升议案建议办理成效,2021年12月3日,六安市裕安区人大常委会就区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社会中恋爱暴力的普遍存在,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但与国际社会的视角不一致的是,恋爱暴力对我国来说依然是一新生事物,社会各界对婚姻暴力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恋爱暴力.但近些年来恶性恋爱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大对恋爱暴力的研究,制定防范恋爱暴力犯罪的对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比较法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抑或作为学科分支体系虽存在诸多争议,但其因特有功能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德国学者茨威格特在其<比较法总论>中指出:"比较法作为一所'真理的学校'扩大并充实了'解决办法的仓库',并且向那些有批判能力的观察家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认识在其时'更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法制信息     
百姓关注"两会"热点 在举国上下都把目光聚向北京"两会"的时候,由新华网与 《经济参考报》联合推出的"'两会',你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调查表 明,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为: 反腐败 中国反腐在经历了运动反腐、权力反腐之后,到了 "制度反腐"的时候。能否真正从制度建设上铲除"一把手"腐败的 现实土壤?真正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管理,建立强有力的党内 民主监督机制?人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