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务用枪不仅关系到执法民警的自身安危,还关系到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和法律权威.目前由于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认识偏差、以及缺乏实战培训,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使用枪支存在不规范问题.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职业法律意识,加强射击实战训练等措施,促进公安民警规范使用枪支.  相似文献   

2.
当下,我国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着民警"不知是否可以用枪""不敢用枪""不会用枪"的问题。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用枪规范体系,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的限制性措施十分严格,缺乏严格、系统的枪支培训制度。纾困之道在于,完善现行有关民警用枪法律法规,使之明确可行,即有利于民警在紧急状态下作出可否开枪、如何开枪的决定,并能够预知自己开枪行为的后果;建立科学、严格的责任评估及责任追究机制,并根据开枪民警是主观故意还是过失作出从重还是从轻乃至免予处罚的决定,对非主观故意的民警给予特殊的用枪保护,激励民警敢于合法用枪;建立系统的枪支训练机制,拓展多种形式的模拟实战训练方式;严格配枪资格,推行枪支认证制度;将心理训练纳入考核体系,对开枪民警及时跟进"强制会见"、心理辅导等措施,以帮助其舒缓压力,以此不断提高民警的枪支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由于时有公安民警滥用枪支造成不良后果,公安部于2003年1月发布了“五条禁令”并把涉枪的二条规定摆放在前面。但极少数公安民警违法、违规用枪的现象仍有发生。严格枪支管理强化安全意识,进行科学训练,是保障公安民警安全用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枪支是人民警察专配的、震慑与制服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直接工具和保护执勤的公安民警的有力武器。目前对武器的管理虽然可以避免滥用武器警械事件发生,但容易造成公安民警不必要的伤亡,也会降低公安民警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枪支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袭警案件频繁发生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袭警案件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我国法律对警察执法缺少必要的保障;基层执勤民警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公安民警的警械装备不良和对使用枪支的困惑;舆论导向的负面作用;公安机关内部重义务轻权利的片面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警察在执法中的用枪问题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和质疑,警察自身也对用枪感到了困惑.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公安民警在上班或出警时不携带枪支的现象,这无疑会降低公安民警对自身保护能力和控制犯罪分子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条例>规定的法定开枪条件中"紧急情况"较难把握,枪支管理制度上的欠缺以及社会舆论压力过大,是造成警察不敢用枪的主要原因.对上述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否,是扭转公安民警和社会公众对警察用枪态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要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必须进一步提高公安民警的法律素质,公安民警的法律素质主要是指民警的法治意识与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要通过创新法律教育培训的观念、机制、手段等不断提高公安民警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8.
由于森林公安机关与地方公安机关的执法职能和分工不同,决定了森林公安民警的执法特征及战术要求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对森林公安民警在警务执法活动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从警务查缉战术角度分析和研究其规律特点,有利于森林公安民警掌握与之相应的战术处置方法,更好地履行森林公安民警的执法职责。  相似文献   

9.
目前,公安机关在使用枪支的规定上对警察限制颇多,很多警察对枪"不敢用"、"不敢开"、"不会用"。国内大多数警察院校和警察培训机构在枪支培训方面,只是关注学员的射击成绩,而忽略了学员对枪支规范安全的操作,射击训练实效不高。现代枪战具有危险性大,发生时间短,距离短,临场时民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大的特征,警用手枪训练模式要定位准,目的明确,培养学员依法使用警用枪支的意识,培养学员安全规范操作枪支的习惯,训练设置要以实战为依据,确保警用手枪射击训练符合实战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公安民警现场执法中使用武力的认知、培训现状、执法中使用武力现状、影响公安民警现场执法中使用武力的主客观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公安民警现场执法中使用武力还存在不少问题,各级公安机关需采取措施,提升公安民警现场执法中使用武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