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平 《桂海论丛》2006,22(4):61-63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推出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在农村工作的生命线.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署,这是我们党新时期推进农村工作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的一次重要实践。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动农民消费需求和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自上个世纪90年代陆续展开以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目前以农村养老、合作医疗和扶贫帮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框架正在逐…  相似文献   

4.
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发展滞后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突出问题,寻求破解这一难题的策略,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核心。本文围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结合江西实际,就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的主攻重点等问题进行探讨,试图寻求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江西政报》2006,(4):11-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6.
万勇 《中国民政》2006,(2):27-2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夯实社会  相似文献   

7.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要求,现就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如下意见。一、建设南京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群众》2008,(11):60-6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淮安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这个中心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这是新时期中国农民新的需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帮助农民走向富裕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区(县)一级的党委和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及早作好谋划,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新农村建设这一宏大的系统工程能够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视野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四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烈翔 《新东方》2006,(4):13-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继续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事关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对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还肩负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任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提升…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文化方面来讲,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好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把农村文化建设好、发展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八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描述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不仅是党委、政府工作需要谋划的,也是人大工作需要深入思考的。人大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新形势下必须围绕党的工作重点,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加强工作监督,为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必然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统筹城乡发展,以“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破解“三农”难题、加快自身发展的大好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  相似文献   

17.
<正>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金秋十月,观察记者深入有“浙西南工业重镇之称”的缙云县壶镇镇采访,亲身感受到“城乡统筹发展”给壶镇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民的企盼,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什么样的农村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概括了20字,在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像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的华西村、山东省平度市同和镇以镇为基础的新农村、河北省迁安市的文明生态村等,都体现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方向。我们党以前多次提出过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这次提出有新的特点:从建设思路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农村凋敝、农业衰弱、农民富不起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乡关系等,这是破解“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又是杨柳吐翠时。今年的春天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这个春天,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发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拉开了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孰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解决好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