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腐败斗争三题文\王铣腐败:政权走向天亡之源腐败问题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成败。中国历史上的夏桀、殷纣、秦二世以及后来的蒋家王朝,无一不是因腐败最后走向灭亡的。为什么腐败会导致一个国家政权走向灭亡呢?因为腐败严重时,政治上专制独裁,人民失去自由,经济上横征...  相似文献   

2.
想起了黄炎培的一番话李隆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毛泽东与之进行了感人肺腑的长谈。黄炎培,这位满腹经纶的前清举人,从李自成、国民党取得政权后不久便陷入腐败的历史教训,他向毛泽东坦诚陈词:“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  相似文献   

3.
孙建伟 《人民公安》2023,(Z2):64-67
<正>1949年7月2日凌晨1时许,年轻的公安战士黄伟生为抓获匪徒倒在了初夏之夜。作为一名从旧时代走过来的警察,他曾目睹国民党的腐败黑暗,也亲历了新政权的廉洁清正。他决心跟着共产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人民警察。巡查遇难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政权释放了3000多名惯匪惯盗,这些人与溃散四处的散兵游勇、流氓帮会成员一起混迹作恶,为祸一方。新生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局面,经部署,一场打击盗匪劫匪的专项斗争迅速打响。  相似文献   

4.
有近百年历史的国民党,在这次变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中输得一败涂地,以至丧失政权。其原因有三:一曰分裂;二曰腐败;三曰纵容“台独”。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玩弄阴谋权术欺瞒天下的李登辉。李登辉一手断送了国民党,也落得个身败名裂,灰溜溜地提前下台。排斥异己国民党裂变担任国民党主席12年之久的李登辉,身居国民党高位,干的却是分裂国民党的勾当。他以“民主”之名行独裁之实,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做法,排斥异己,在所谓“民主化”、“本土化”的幌子下,将一大批国民党中坚分子和认同一个中国的人扫地出门之后,又将矛头直指…  相似文献   

5.
腐败是指公职人员对公共权力的侵犯和亵渎的行为,诸如以权谋私、恃权挥霍、骄奢淫逸等。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蜕变,不仅危害政府的形象,而且殃及政权的根基。腐败问题愈严重对政权的威胁也愈大,古今中外都把反对腐败作为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7)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认识到了农村政权和农民问题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国民党选择了传统的保甲制,选择依靠原有的农村基层政权体系,依靠地主、豪绅等势力来控制农村。共产党选择依靠广大中农、贫雇农等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最低的农民来支持其农村政权,效果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7.
汪舟 《两岸关系》2012,(3):57-59
物换星移儿度秋。回望65年前的1947年2月28日,回到祖国怀抱仅仅500天的台湾同胞,由于小堪忍受国民党当局的专制和腐败,揭竿而起,发动了波及全岛、声势浩大的“二·二八”起义。历史事实允分证明,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是一场反抗暴政、争取民主、要求自治的爱国民主运动,是当时全国各地反对蒋介石政权独裁统治的爱国民主运动和人民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后未来的台湾向何处去,已成为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在这次变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中,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国国民党输得一败涂地。曾经嚣张一时的李登辉,在台湾各地群众声讨的怒潮中被迫提前下台了。这次国民党丧失政权有种种原因:一曰腐败;二曰  相似文献   

9.
59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孟良崮战役,我华东野战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王牌”整编74师,其中将师长张灵甫命归黄泉。然而对张灵甫的死,国民党涂脂抹粉为“自杀”。张灵甫果真自杀身亡?近日,曾受命为张灵甫验尸的原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陶勇司令员的保健医生盛政权详细披露了那段真实内情。  相似文献   

10.
贪官梁冀考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相继把持着朝政,弄得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加速了东汉政权的灭亡。梁冀就是这个时期的一个贪得无厌、横行不法、凶狠狡诈的大贪官。  相似文献   

11.
法统是一个国家统治权力的法律依据,通常指一个国家的宪法和具有与宪法同等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目前台湾国民党政权在国际上为维持其“中华民国”是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说法,以及对内为保持其统治体制的“合法性”,就不得不想方设法维护其法统,并把它神圣化。但是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偏局40年,国际关系与台湾内部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当前要坚持旧法统来处理内外事务,无疑会产生种种矛盾和围难。这就使台湾国民党政权陷于极端矛盾之中。—方面内外压力迫使其不得不坚持旧法统;另一方面为了坚持法统,又不得不在处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方面以及台海两岸关系问题上背上沉重的法统包  相似文献   

12.
仁至义尽──全国解放前夕中共对桂系的统战政策王青山1949年初,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已成定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指日可待,值此历史转折时刻,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团体都而临着一次重大的抉择:或弃暗投明,走上光明之路;或顽固到底,走向灭亡。作为国民党地...  相似文献   

13.
从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覆亡的22年间,蒋介石曾有过三次被迫下野。这三次下野不仅显示了蒋介石个人政治生涯的轨迹,同时也折射出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复杂性及其政权的反动性。它清楚地告诉人们,国民党政权的短命和最终走向崩溃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渡江战役之后,国民党反动政权为苟延残喘,看中了湘西这块地盘,认定其“地形可待,民心(惯匪)可用”。为此,白崇禧亲自策划,派蒋系亲信李默庵以常德十匕绥署司令名义来经营湘西。是时,湘西众匪如蝇逐臭,相继聚集其门下,悍匪张玉林、石玉湘“荣膺”清剿第一纵队正。副司令,盘踞于淑浦、沉陵;杨永清。潘壮飞“荣膺”清剿第二纵队正、副司令.肆虐于艺汇一带;永顺曹振亚、江援华,麻阳龙云飞等亦各领其爵。众匪各据老巢,凭山恃险,猖极一时。国民党反动政权为自壮声势,号称湘西有十万大军,筑就了铜墙铁壁。然而,就在解放大军挥…  相似文献   

15.
不当李自成进京赶考要考个好成绩1944年3月,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庆《解放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明王朝因腐败灭亡,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后,也因骄傲、腐化最后失败。中共中央把这篇文章定为整风文件,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防止因胜利而骄傲,因骄傲而贪腐,最终葬送革命事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党政军官员从日寇手中接收各大城市  相似文献   

16.
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吴伯雄主席和由他率领的访问团,这正是国民党在岛内重新获取政权、马英九上台一周年之际,也是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性转折一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7.
周行逢在五代马楚政权灭亡后,继而以朗州(常德)为中心在湖南建立起“周行逢政权”,统治马楚故国直至入宋,这是历史上未计入“十国”的一个政权。周行逢其人及其在五代末期对湖南的治理,史学界至今研究甚少。本文试图对此作一考论。一周行逢早期身世宋人路振《九国志...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颁布了《县组织法,》于是在农村发起了一场所谓的"地方自治"运动,随后改为推行保甲制度,实行分区设署,在30年代末开始推行新县制。国民党对广大乡村地区实行统治的这些措施,本质上都是官治,是国民党政权向乡村社会的扩张,它在加强对乡村地区控制的同时,却把广大的农村和农民推向更加贫困的深渊,从而将中国的民众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使国民党政权失去了在农村统治的基础,加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亡。  相似文献   

19.
1948年,国民党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蒋介石的政权已到了土崩瓦解的边缘。当时,华北群众剧社正驻在平山县北白楼村。  相似文献   

20.
国民党“改造运动”前景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台湾“总统”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崩盘式的失败和丧失政权,是国民党改造的起因。国民党改造的最终目标是在四年后重新夺回执政地位。“黑金政治”、“威权体制”、“隐性台独”是国民党沉疴日久的积重;“政治资源”流失、党内派系分裂和政治版图重组使国民党进一步面临失重。国民党改造的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其再出发路程异常艰难。改造绩效取决于未来四年三大选举的结果和国民党对台湾新政治生态的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