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除建筑领域的“蛀虫”──工程建设领域贪污受贿现象透视路霄莲时下,工程建设领域的贪污受贿现象己成为经济犯罪的高发区,不仅造成工程质次价高,给国家和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腐蚀了不少党员干部,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经济建设健康发展。触目惊心的"蛀"工程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前,"谄媚"之风在社会上甚至在党政干部中大有抬头之势;此风如果蔓延,不仅玷污社会风气,而且也会对党风、政风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就"谄媚"之风的种种表现、产生蔓延的原因及其危害结合历史典故作一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3.
近段时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话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厉行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要求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刹住了一些长期存在的歪风邪气,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日渐清朗,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然而,因为"四风"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且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又有一些新表现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执行公务与礼仪修养北京王小莉讲究"礼仪",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作为国家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是否讲究"礼仪",行为举止如何,不但关乎全社会对执法监督部门的评价,而且对于良好的社会风气、公共道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和表率作用。请看本刊专稿──近几年...  相似文献   

5.
排场,通常是指一些人或单位为显示自身的"地位"和"实力"而有意策划的奢侈场面、铺张氛围。讲排场一般体现在一些仪式和社会活动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败坏社会风气,是一种陈规陋习,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大力治理。目前,在有的领导干部的讲话和文章中也存在着一种"语言的排场",同样需要好好治一治。  相似文献   

6.
排场,通常是指一些人或单位为显示自身的"地位"和"实力"而有意策划的奢侈场面、铺张氛围。讲排场一般体现在一些仪式和社会活动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败坏社会风气,是一种陈规陋习,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大力治理。目前,在有的领导干部的讲话和文章中也存在着一种"语言的排场",同样需要好好治一治。  相似文献   

7.
自亚里斯多德以来,政治学家们普遍持有这样一种观念:政治体系总是以某种方式涉及权威、统治和权力.当然,说合法的强制力量是贯穿政治体系活动中的主线,这并不是说政治体系仅仅同强制力量、同暴力或强迫联系在一起,比如,人们通常也把某种意义上的公共活动归结为政治的一个特征.但是,同强制手段相联系是政治体系的显著特性.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社会风气乃是作为社会意识的外化和表现的、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社会风气作为一种非制度的现象,主要是通过遵从、模仿和感染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法律法规等的强制而得以流行的.社会风气的传播过程具有很大的自发性,人们对某种社会风气的随从、仿效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但是,虽然同强制手段的联系是政治体系的显著特征,同自发性、自主性相联系是社会风气的显著特征,然而,政治状况和社会风气还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政治的状况总是要影响社会风气状况的,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一、政治制度与社会风气的状况政治制度之所以会给特定的社会风气状况打上烙印,是由于社会风气是在某种社会意识的驱动、引导下表现出的一种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而正如帕森斯所指出的,人类的行为是在一定制度框架中进行的,制度不仅是组织的结构、而且是规范的模式.用来规定在一特定的社会中,什  相似文献   

8.
官德,即官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操守。包括从政者的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官员的德行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品性,乃至政权的兴衰成败,一直为古今中外治国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劳剑 《先锋队》2011,(5):48-52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游走于规则、程序边缘的腐败现象——人们谓之"边缘腐败"。较之赤裸裸的行贿、受贿、贪污等腐败行为,"边缘腐败""细雨湿衣裳"的特点使其更具有隐蔽性、危害性,它极大地侵蚀人的灵魂,破坏社会公平正义,侵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败坏社会风气,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0.
贺麟从"合人情"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功利主义取向,认为"合人情"有一个从非功利主义到新功利主义的发展过程。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本就不是矛盾的双方,体现在"合人情"上则要求新时代的儒者应发自本心,不仅要独善其身,而且要以大多数人的幸福为旨归为人处事;不仅要自尊自爱,而且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福利,最终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宏愿。贺麟的"合人情"理念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树立理性的人生观;有助于维持社会正常秩序,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群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党风与社会风气共存于同一个社会大环境之中,它们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党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具有决定作用,社会风气对党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我们党既要重视对优良社会风气的宣传,扩大其对党风建设的促进作用,也要警惕不良社会风气对党风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党风与社会风气的建设中,要增强"良性叠加效应"、防范"恶性叠加效应"。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关键在于加强党风建设。通过整顿党风,保持优良党风和改善社会风气、密切联系群众,吸取民间营养,创新党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12.
"赏识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开创中国"赏识教育"先河的周弘老师,用爱心把双耳失聪的女儿培养成为全国十佳少年、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赏识教育",形象地说,就是用"大拇指"给受教育者以力量。而领导者赏识、赞美你的部属,同样会给他们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十分重视社会风气治理。习近平社会风气治理思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正义;加强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建设法治中国,为社会风气治理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社会风气;重视社会风气治理的整体性,从党风、学风、家风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习近平社会风气治理思想具有人民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社会风气的性质,可区分为良好的、进步的与腐败的、落后的两种基本类型.对社会风气性质的判断既有绝对性、客观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主观性的一面.其绝对性、客观性的一面是指对社会风气性质的判断具有一个比较基本的尺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风气对社会历史发展作用的性质.由于对社会风气性质判断的客观性一面乃是众所周知的,故本文只欲对社会风气性质判断的相对性之一面作一探讨.一社会风气是表现和外化社会意识的普遍流行的社会行为.对于某种类型的社会内流行的某种社会风气的性质,同一社会内之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可能会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其直接原因,显然在于社会意识的差别.社会意识既外化和表现为社会风气成外显为普遍流行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今天处于巨大变革中的每个中国人来说,根本的挑战在于如何给过度物质化的生活找到稳定的精神家园,重建能让整个社会风气升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6.
社会风气是大多数人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具有群体性、连锁性和二重性等特点。目前我国的社会风气总体良好,但不良社会风气也表现突出。分析其原因,探寻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思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蔡永庆 《先锋队》2014,(7):25-25
干部下基层,要"由点及面","触类旁通"。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而要给政策、给方法、给思路。干部下基层,需要解决更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要"由点及面","触类旁通"。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而要给政策、给思路。如此,才能提高决策水平,达到下基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利 《先锋队》2014,(7):28-30
新绛县纪委利用互联网建立的以绛州廉政博客为母网,以微信、微博为两翼,以QQ、电子举报信箱为辅助的廉政网络"微平台",不仅是社会的晴雨表,而且从海量的信息碎片中搜集案件线索。"县农委质检站有人在大酒店给儿子过满月请客,我就在现场。"  相似文献   

19.
《论语·为政篇》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强调的是以"德"治国。儒家学者的以德治天下,强调的是在物质上给民众以恩惠,在精神上提升执政者道德修养,并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李相宇 《学习导报》2012,(10):24-24
《论语·为政篇》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强调的是以"德"治国。儒家学者的以德治天下,强调的是在物质上给民众以恩惠,在精神上提升执政者道德修养,并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