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斯宾塞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治学广泛,领域涉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力图创立一个关于知识的总体系。虽然他的有机物类比论、征服论、强迫合作论对社会科学界的影响深远,但他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国际学术界将注意力从“文明”转到“国家”研究上,他的理论再次引起人们注意。在国家起源的研究中,有人将他归于“整合派”,有人将他划为“冲突论”。本文从原著出发,对斯宾塞的有机物类比论、国家形成观和战争征服论三个方面进行了评述。作者认为,学术界之所以对斯宾塞关于国家形成的观点看法各异,实为其观点的双重性、学者不同的分析角度和历史演进的复杂使然。  相似文献   

2.
内容提要:斯宾塞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治学广泛,领域涉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力图创立一个关于知识的总体系。虽然他的有机物类比论、征服论、强迫合作论对社会科学界的影响深远,但他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国际学术界将注意力从“文明”转到“国家”研究上,他的理论再次引起人们注意。在国家起源的研究中,有人将他归于“整合派”,有人将他划为“冲突论”。本文从原著出发,对斯宾塞的有机物类比论、国家形成观和战争征服论三个方面进行了评述。作者认为,学术界之所以对斯宾塞关于国家形成的观点看法各异,实为其观点的双重性、学者不同的分析角度和历史演进的复杂使然。  相似文献   

3.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努力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繁荣。但是,美国的对台政策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进程。本文将探讨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的台湾政策的观点。在这里,“学术界”这个概念涵盖任何从事和中美关系相关的学术研究的美国学者、研究人员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东亚威权政体的研究日趋关注,在东亚威权政体的定位、产生的原因以及与民主化进程的关系等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争议。这些观点都各有道理,但本人认为威权政体是东亚国家历史及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产物,其本质性特征是“威权为体,民主为用”。  相似文献   

5.
有人认为假和伪是一回事,不对。有时两者很相同,很相近,有时却区别很大!因此,治伪与治假(也称“打假”)尤难。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精心组织的“国际问题研究丛书”就要和读者见面了,这是学术界的一件喜事。丛书内容丰富,涉及各个领域,意在与时俱进,追踪新形势,探讨新课题,论述新观点,显现新特色,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已经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正处于一个大转折的时期,因此,在国际问题研究和学科建设上既要与时俱进,更要转换脑筋,当前特别要注意三个至关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政治经济学几个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我国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政治经济学理论界围绕着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范围之广 ,力度之大 ,前所未有。本文将对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的争论作初步的综述。一、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能否相容的争论学术界关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能否相容的争论 ,观点针锋相对。从大的方面看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派别 ,各派之间的观点迥异 ,派别内观点也不尽一致。1 关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能够相容”的各种代表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 ,从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史来看 ,各种产权形式在不同层次上都能与市场制度…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亲权的性质之争由来已久,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笔者从亲权的历史沿革、私法走向以及社会需求等方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几种观点进行了辩驳;同时简单对立法模式做出比较,希望对解决亲权的立法难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美刊《国际政治》 2 0 0 4年第 41期发表了韦恩·奈尔斯 (WayneNelles)一篇题为《作为伪教育的美国公共外交 :令人质疑的国家安全和反恐工具》的文章 ,指出了美国公共外交长期以来是以武力为后盾的单边力量的意识形态工具 ,但是“9·1 1”之后它变得更具宣传性和教条主义 ,以所谓的国家安全或反恐目的为名 ,主要服务于美国导向的全球化 ,同时加强了对于弱国和潜在对手的文化、经济、军事优势 ;美国公共外交是“伪教育的” ,破坏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主张的以教育为核心价值的原则和多元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9·1 1”之后 ,公共外交作…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一场大学生辩论赛初赛的题目之一是:高等教育应该“宽进严出”,还是“严进宽出”? 我觉得这是教育界和新闻界联合制造的伪问题:一些头脑不清的学者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中国高等教育模式概括为“严进宽出”,把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模  相似文献   

11.
差别交往理论是美国20世纪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观点发展中的里程碑。它突破了传统的从生物和心理异常方面探讨犯罪行为原因的研究定式格局,将视线切换到“正常的人”是如何学习进行犯罪行为的问题上,牢固确立了“犯罪行为是习得的”观点”。这一理论的基本命题为社区矫正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科学性依据,为社区矫正方法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明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治文明理论涵盖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等方面。全面建设政治文明能够从思想、制度、行为等多个层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所以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将学术界近来关于“政治文明”研究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综述如下 :一、政治文明提出的背景我国在 2 1世纪初提出政治文明理论 ,有其特定的背景 ,学术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与时俱进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与时俱进是使我们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法宝。政治文明理论的提出 …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从词汇学、定义的内涵与外延、恐怖主义概念的想源及司法实践的角度,就当前学术界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中存在的误区和缺失等问题进行了归类分析的探讨。作者认为,恐怖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或思潮,而不是行为或手段;恐怖主义定义中不应当限定“有政治目的”和“有预谋”;不能把恐怖主义与恐怖主义犯罪、恐怖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混为一谈;并就我国如何界定恐怖主义定义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14.
台湾加工出口区的产业升级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坚 《台湾研究》2002,(1):44-49
自1965年来,台湾先后创设了高雄、楠梓、台中等加工出口区,其中高雄加工出口区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以“加工出口区”命名的经济性特区。30多年来,台湾加工出口区取得了较大成效,对台湾的工业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就台湾加工出口区产业和制度的历史演进作一分析,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15.
斯密认为,分工能增进劳动生产力,它是促进社会普遍富裕最有效的手段;他进一步分析了分工的原因是人类的“交换倾向”,这个观点是本末倒置的;最后斯穿从分工由市场范围决定的前提出发,分析了发展商业和扩大市场范围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有一个出色的研究,题目是“改宗的心理学效应”。研究表明,在一个问题对某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时候,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简言之,“改宗效应”证明,人们喜爱改变观点者甚于喜爱一向忠实于自己观点的人。因此,你要增加给予别人的吸引力和喜欢的程度,就不能扮演一味奉承、唯唯诺诺的“好好先生”角色,而应当扮演好敢于直言是非的批评者角色。这就是“改宗效应”向我们昭示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大陆对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的研究发展很快,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通过小说文本分析,揭露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文化造成的伤害。日本学术界也对“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给予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2月世界获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从此从世界地图上消失了。普京总统称苏联的崩溃是“20世纪的最大灾难”。诚然,尽管对此议题没有进行广泛的讨论,国家领导人作出这样的评价是有其根据的。在我看来,普京号召“让我们一起爱护真理、坚持真理”,是给学术界一个信号,让我们不是虚假研究“改革”现象、进程及改革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布赞的安全研究采用“多元主义”学术视角,将新现实主义等物质主义与“英国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社会建构主义等社会学方法结合起来,把历史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融入其中。其重要成果是他的“新综合安全分析框架”和“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前者强调安全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元行为主体和极性与认同互动的分析;后者强调由安全相互依存、善意/敌意模式和权力结构构成的“安全复合体”在国际安全中的核心位置。布赞的理论观点对当代安全研究尤其是安全理论的综合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布什政府上台前,美国国内政界、学术界对中国两岸关系问题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不少人批评克林顿政府对于两岸关系的政策,有的要求放弃一个中国政策,有的建议改变“模糊”战略。小布什政府上台近3年来对两岸关系实行了怎样的政策?本文围绕美国政府对一个中国政策、对“模糊”战略和两岸谈判的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美国政府关于两岸关系的政策作了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