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领导干部既要干成事,又要不出事,做到这样几点很重要: 增强责任意识。清朝顺治帝钦定的《御制人臣做心录》中讲:“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层累而下,诛求勿己,害必加于百姓,而患仍中于邦家。欲冀太平之理,不可得矣。”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10,(9):4-4
天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臧献甫不久前谈到加强廉政建设时说,廉政和勤政是对于部的基本要求。不廉无以立身,不勤无以成事。在实际生活中,不廉和不勤往往是“孪生子”,一些腐败分子或因贪欲而丧失了工作上的进取之心,或因懒惰而贪恋物质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格言·警句     
《先锋队》2013,(11):7-7
【原典】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五代史·冯道论》  相似文献   

4.
朱元璋乃明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深受百姓拥戴和称颂。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勇于并善于治贪倡廉。其一,抓要害,正“上梁”。治国之道,重在治吏,官吏不廉,国家必乱。朱元璋深谙此道。他认为,治贪倡廉的关键在于先正“上梁”,因为大官不廉,小官自然贪婪,这叫上梁不正下梁必歪;反之,大官不贪,  相似文献   

5.
《党员干部之友》2014,(9):28-28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典出:《荀子·大略》 原文: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能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相似文献   

6.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原甘肃铝业公司总经理潘世元等人重大贪污受贿案纪实张举儒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但仍有那么一些人在贪欲驱使下,终因伸手而被捉。潘世元等人则是又一实例。1995年,甘肃省纪委、省监察...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22):44-44
西方有句谚语说:“如果你骗我一次,你应该感到羞耻;如果你骗我两次,我应该感到羞耻。”依我看,如果“你骗我三次”,则是政府的羞耻。骗人者以骗为荣,以骗为生;而被骗者因无以制裁骗人者而感到愤怒,就意味着社会进入某种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1):34-34
常学习以明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实践告诉我们:共产党人学习传统文化,才能明德之重要;学习新理论,才能明德之内涵;学习先进典范,才能明德之体现。倘若借口工作忙而不愿学、有学历而不需学、能对付而不必学,或者为装门面而假学、为防检查而浅学,那就不仅难以明德,反倒会败德。  相似文献   

9.
读点经典     
《庄子》二则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秋水》)  相似文献   

10.
范富文 《先锋队》2011,(1):39-41
“干部廉不廉,不妨看过年”,这是时下坊问流传甚广的一句民谣。在我国,历来有过年长辈给小辈发“红包”的习俗,寓意让小辈来年平安、发财、高升.而如今,这一习俗在官场上已被演绎成为一种交易的手段: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着国人崇尚礼尚往来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有胆无私反腐败康建成某单位一局长抓基建,染指几万元。另一局长用公款高标准装修了住房。干部群众看在眼里,气在心上。这次反腐败中,局领导大会动员小会讲,关起门来自查自纠一番后,给上级打报告:“本局没有违犯中央五条规定的问题。”这个单位的群众忿忿说:让不廉...  相似文献   

12.
柔与刚     
艾迪 《党课》2010,(15):106-108
《道德经》有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相似文献   

13.
“天人相分”与人的尊严——荀子“天论”的一个侧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的“天论”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在他的整个思想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亦可认为.不探究荀子之“天论”则无以究明荀子之思想。本文盖无意全面描述“天论”的整个理论主张,而只是将视角聚焦于:在荀子“天人相分”观念之条列下,当“天”不再是人所依恃和委身的最高主宰时,当认识到人的世界与天的秩序之间并没有所谓的自然和谐之后,正是人藉由其“智”与“能”担负着董理天地、财官万物,使人间和谐,万物各得其宜的任务和责任,而正是对这种神圣任务的承担,乃显出人的尊严的获致。  相似文献   

14.
周英杰 《唯实》2009,(5):96-96
自古至今,中国人评价官员一向爱用简单的“两分法”:“贪官”和“清官”。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对于“贪官”的无比憎恨,可以说是“必欲食其肉,寝其皮”方才解恨;而对于“清官”,则一律加以敬仰膜拜、感激涕零。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10,(4):40-40
春秋时期的《国语·晋语四》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礼记》云:“同窗为朋,同志为友。”孙中山也在其著名的《总理遗嘱》中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相似文献   

16.
澡身浴德     
王晓河 《前线》2013,(7):85-85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这个“洗洗澡”很重要,俗尘多聚,污染灵性,物洗则沽,心洗则清。正如古人所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抱朴子·用刑》时时洗污去垢,洁身清心,  相似文献   

17.
清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在这里,“不廉”与“不耻”既相提并论,又互相联系。可以说,“不耻”是“不廉”的精神前提;“不廉”则是“不耻”的直接恶果。这种因果关系再次提  相似文献   

18.
“服务好不好,群众来评判;干部廉不廉,群众说了算。”在遂宁市船山区,这个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了一项制度。  相似文献   

19.
乐水     
李仁凤 《奋斗》2006,(8):33-33
孔子曰:“智者乐水。” 孔子观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答曰:“夫水,遍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倨句,必循其理,似义。浩浩乎不居,似有道。其延万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绰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洁,似善。发源必东,似志。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每当逢年过节,老百姓当中就会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为此,全国各地把防止“节日腐败”提到了议事日程。据报载,2008年1月,春节来临之前,中共河南省纪委就向全省党员干部下发了“廉政口袋书”,书中包括了反腐政策和格言警句,以提醒干部在春节这个腐败易发期内严格律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