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曾远逝的历史不止一次地向国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只有走向海洋、了解海洋、控制海洋,才能真正拥有民族的自尊与国家的富强,而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正是在这并不太平的世界上得以实现一个国家海洋战略的第一步。 有人说,毛泽东是海的儿子。的确,他那海的气势,海的魅力,海的胸襟,无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在共和国成立之初,万里海疆有海无防,人民海军有名无实,这不能不使人在舒畅之余夹杂着一丝无奈的苦涩…… 谁持彩练当空舞,敢叫日月换新天。 海的性格决定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要吹响向大海进军的号角了。  相似文献   

2.
刘霏 《学习月刊》2016,(5):30-31
美国军事学家马汉表示,“得海权者得天下,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21世纪将在印度洋上决定世界的命运”。在美国总统的支持下,海权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美国建立强大的海军实力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21世纪后,印度洋的战略价值愈益凸显。一旦美国的“印太战略”、印度的“印度之洋战略”与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在印度洋区域发生触碰,印度洋就有可能成为“冲突之洋”。因此,在印度洋战略竞争中,印度加紧强化“东向”政策。究其原因主要是内部需求和外部诉求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周敏之 《湘潮》2013,(8):30-31
“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亮点。它的提出,反映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海洋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共同愿望。毛泽东倾力奠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提出建设“海上长城”和“海上铁路”的海洋战略思想。1950年,毛泽东从向苏联贷款的3亿美元中批给海军1.5亿美元购置舰艇、飞机等海军装备,几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只有22.27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吴殿卿 《湘潮》2004,(3):4-6
陈毅转达了张爱萍请求《毛泽东接见原国民党海军人员》的建议后,毛泽东说:这个建议好,见,一定要见!在这一次历史转折关头的特别接见中,毛泽东说:“要说国民党员,在座的恐怕谁也没有我资格老。”毛泽东的话,消除了大家的拘谨,让大家感到说不出的温暖和亲切,感到毛泽东的平易近人,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即600年前郑和首航出海的日子,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郑和——一个原本只在历史教科书上记述的名字,拨开600年的尘雾,走进大国复兴的海洋经略,走进国人的海洋意识、海权观念,走到他应有的位置。“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1500多年前,著名的希腊军事家地米斯托克利作出了这样的预言。近代,美国著名军事家马汉又在《海权论》中阐述了相同的观点:“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600年前,郑和向明仁宗讲的肺腑之言依然掷地有声:“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伏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 600年后,当中国人民顽强地站起来,再一次奋力地敞开胸襟、摆开迎接世界的姿态时,我们才真正明白了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只有当浩瀚的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成为与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一样神圣的民族图腾的时候,中国才能成为太平洋上的巨龙,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强国和富国。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酷爱游泳,一生与水相伴.他自解: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我自欲为江海客.毛泽东萦怀海洋,情系海军,毕生关注着人民海军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海军有建军节吗?中国人民海军是何年何月何日建立的?海军建立这一天就是建军节吗? 这些问题有点复杂,有一个时期,连海军自己也弄不清楚,一度争论不休。最后,由毛泽东说话才划上句号。  相似文献   

8.
金一南 《当代贵州》2013,(21):64-64
"谁赢得农民,谁就能赢得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这是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对美国记者斯诺说的两句话。这两句话令斯诺印象极其深刻。因为1936年毛泽东说这句话的时候,红色革命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而毛泽东竟然对未来的胜利如此充满信心。这一信心随着13  相似文献   

9.
1964年发生了两个震惊世界的大事件,一个是中国的原子弹炸响了,另一个是苏联的赫鲁晓夫下台了。毛泽东决定派周思来前往苏联,看看勃列日涅夫意欲何为?是不是能缓和两党两国间日趋紧张的关系。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竟会是周恩来最后一次莫斯科之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将来要不要制造航母毫无疑问,中国将来一定要有自己的航空母舰。这是中国政治的需要,中国经济的需要,更是中国军事的需要。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的交接处,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大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大小岛屿6000多个,海岸线18万公里。没有航母,海洋利益怎么办?海上油路怎么办?如何保护出海口和南北航线?没有航母的海军不是一支强大的海军,而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梦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资本全球化及相应的资本多极化的运动,使得海洋成为地球体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重要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在全球范围内平等地享有海事权利,平等地分享海外市场和资源则成了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向国际社会提出的最重要的正当要求,当然这也是拥有巨大制海权的资本中心国家最不情愿接受的。从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中,我们不能不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强大的海军和制海权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火车头。没有制海权,就很难有稳定和安全的海外市场和资源以及由此产生的海外利润回流,及由回流利润滋养的社会稳定和民主政治的平稳发展。大国,特别是已进入市场经济快车道的中国,其G N P或G D P如不与制海权相结合,就不能保证自身持续增长及由其支撑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部分论述摘编1、关于执政党的领导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四个坚持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党的领导,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提倡不起来;没有党的领导,真正又红又专、特别是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队伍也建立不起。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我们要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邓…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从延安到西柏坡以后,毛泽东与周恩来、任弼时住一块。毛泽东住的东面是任弼时,再隔一个过道就是周恩来。当时,除毛泽东外,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中央首长都还没有配备警卫班,外出时只有卫士跟随。对此,毛泽东向我们警卫班的战士讲过这样的话:“如果谁看见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外出,你们谁就主动跟着去负  相似文献   

14.
1957年建军节前夕,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李先念、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云集青岛,共商国是,检阅海军。 1 毛主席说:“有海就要有海军。没有海军不行。”建设人民海军,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崭新而艰巨的课题。国民党的海军司令桂永清曾经扬言:“共产党要想建设海军,无异是痴人说梦!” 当时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斗争形势是十分严峻的。1950年初,大陆上的解放战争虽已基本结束,但东  相似文献   

15.
世界发展史表明,谁在革命性技术的自主开发上领先,谁就能够成为世界强国。英国由于发明了蒸汽机,美国由于开发了电力、原子能和计算机,先后成为18世纪后半期和19、20世纪的世界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后进国家要提高国家竞争力,关键就在于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增强科技竞争力。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意义重大自主开发关系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独立和军事上的安全。早在80年代,某国际战略研究机构就提出,一个国家没有技术上的独立,就没有经济上、政治上的独立。现在这一观点已被世界各国20年来的发展所证实。在技术上依附于人的国家,就不能从根本…  相似文献   

16.
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华诞的日子里,人们不会忘记这样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确,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倾注了满腔心血,提出并实行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方略,分别表现出卓越高明的领导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毛泽东同志的治国方略毛泽东同志的治国方略,其中心就是建立一个新中国,巩固和发展新中国,“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近代以来,我国饱受来自海洋的困扰。作为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毛泽东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决定组成"一支能够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4月23日,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曾对他的警卫员龙开富说:“学会一个字,等于搬走一座山,学会10个字,就搬走了10座山,翻山越岭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其实,井冈山斗争时期像龙开富这样没有念过书的战士占到三分之二,后来一个个断文识字、著书立说,成为将军、学者和党的高级干部,这与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看了“六大罪状”———毛泽东越发感到不清楚了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就感到要抓军队。有人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有好几个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他选定的接班人林彪会“突然袭击”,没有想到与会的那么多代表上了林彪等人的当,要求设“国家主席”。———到底是林彪想当国家主席,还是那些人起哄?是预先策划好的一场阴谋,还是各种政治势力斗争的结果?在当时的各种政治势力中,军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这就不能不涉及到副统帅林彪。当时,对庐山上的事情,毛泽东还没有看得很清楚。在会上批了陈伯达,…  相似文献   

20.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政治建设、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创新五个维度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革新提供理念指引,彰显了新时期中国作为海洋大国的国际视野和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整合历史与现实、整体与个体、义与利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以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为理论逻辑,以中国海洋需求、世界海洋困境为现实逻辑,以建立新型海洋国家关系、保障世界人民福祉为实践逻辑,回应了共同体思维下中国应对海洋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共担全球海洋责任的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