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曲阜城北有一座二平方公里之大的人造平原森林,里面树木掩天蔽日,艾蒿丛生,碑碣如林,墓塚一层压一层。这里是埋葬孔子及其以后七、八十代子孙尸骨的孔林。它是国内罕见的一个家族丛葬地。 孔子的子子孙孙遍及国内外,二千五百多年来谱系完整、世系可辨的孔氏家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均可称得起一个有名的大家族。这个家族的谱系,自孔子以后至五代后  相似文献   

2.
李笑莎 《学理论》2013,(12):58-59
曾国藩家族后代子孙中,有多位杰出代表,其中有多位是女性。曾国藩以后,其老家双峰荷叶女性人才辈出,这与曾国藩及其家族女性伦理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这种在注重优秀传统女性教育的基础上,辅有时代特色的女性伦理教育观,在近代中国妇女伦理教育史上不仅独树一帜,而且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提高女性整体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汉代崔氏家族文学昌盛两汉,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因为"重南轻北,重末清初"等多种因素导致汉代家族文学研究相对冷淡,从崔氏家族文学的研究现状来说,曾更加显得单薄。然而崔氏家族成员在《汉书》《后汉书》中多次出现,并被范晔赞为:"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由此可见崔氏家族的影响及其成就绝非一般,所以对于崔氏家族的研究便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3月《人民论坛》有报道介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一批"新富家族"迅速崛起,引人注目。有关机构在2009年发布了中国3000家族财富榜总榜单,3000个家族财富总值16963亿元,平均财富  相似文献   

5.
家族是古代中国的基本伦理单元,具有血缘流转与权力交接两个主要功能,并体现出鲜明的排他性特征。家族延续所依赖的宗法原则,逻辑地产生了利用亲缘身份从政治中获得力量和实际好处的寻租空间。依据家族的血缘网络,古代政治构建了"社稷"结构,但这一由"家族"与"社稷"嵌套而成的结构始终没有成熟的制度依托,且造成了家族(间)行为的规范与乡里(基层)治理的缺位。相较于以制度填补真空的现代做法,古代中国的"家族"通过前期的自发聚集和后期的法定组织这两类形式,逐渐演变为地域性的自治组织"宗族",以地域与谱系共同作为准入门槛;而内含的"宗法制度"、"宗法秩序"更与"宗法精神"一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特有的宗法政治文化,对古代中国的家族治理与乡里治理产生了同时同因的维系作用。总的来说,在政治层级结构意义上考察宗族,在政治文化意义上考察宗法,对理解作为政治集体的家族如何共同行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家族组织不仅在古代中国社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即使在今天,也还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家族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与传播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传播为家族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精神动力和情感沟通;另一方面,家族组织也以其独特的权力结构和族产制度,分别为家族传播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之後,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村民自治在中国农村萌生井逐步发展,改革开放后由于农村家族势力和民间宗教的恢复和重建,村民自治在实行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并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激化社会矛盾的现象.造也是村民自治遭受批评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农村家族和民间宗教封村民自治的多重影响,及其由此带来的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一些问题。研究表明,家族和民间宗教作为乡村传统社会资本的主要形式,在村民自治运作和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些问题需要在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规范运作的遇程中加以克服,实现乡村传统社会资本的现代转型,为中国农村健康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泛家族主义影响下,李锦记集团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既实现了经典公司治理理论的两权分离,也没有将控制权完全让渡给职业经理人,但有效避免了股权分散、内部人控制、代理成本较高和难以规避外部风险等现代公司的治理弊病。这种成功得益于李锦记将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组织理性结合起来,以家族主义信任和家族价值观作为非正式制度,加强家族企业的文化凝聚力;同时以经济理性和契约精神等西方先进经营理念进行正式制度建构,减少儒家伦理的亲缘主义对企业经营的不当干预。在"思利及人"的儒家价值观驱动下,李锦记发展出一种去中心性的"自动波"领导模式,是本土企业探索"无为而治"的一种积极尝试。李锦记的经营经验表明,泛家族主义与"思利及人"的儒家伦理在节制资本的逐利本性与侵害行为,增加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现代公司治理与经营并非只有美国模式可以依循,融通中国家族主义与西方经理主义,寻找儒家伦理节制资本缺陷的制度途径,则可能发展出一条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和民族智慧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耕是家族行为、集体合作行为,因此,中国人崇尚家族和集体。国是家的放大,因此,中国人称“国家”,在中国人心中永远是家国一体的。家族利益高于一切,兄弟如手足,互相无偿帮助是天经地义,从而实行儿子均分继承制就是必然的事。这个继承制对中国独特的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由此演绎出中国人重整体、善综合的思维方式,“顾全大局”、  相似文献   

10.
杨雨青 《各界》2014,(3):29-31
宋子文(1894-1971)是宋氏家族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宋家悉心栽培的长子,宋霭龄之弟,宋美龄之兄,哈佛大学硕士毕业,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教育背景显赫。归国步入政坛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财政部长、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中国乡村社会中,家族的作用相当大,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社会生活。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委会难以有效地组织农户间的联合,家族势力开始复苏了。乡村企业,特别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家族的作用也十分明显。1991年1月,我们调查了160家乡镇企业,发现85%的企业领导者之间有血缘关系。在一些乡村,家族势力一度成为党政基层组织行使权力的中介,很显然,改革中家族势力的复苏在农村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家族势力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家庭意识的影响。家族成员将自己视为“我是…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1)
在唐代,除医官家族、天文历法家族外,还存在法官家族。法官家族是指在一个家族内有父子两代或祖孙三代都担任法官。在中央主要指大理寺官员和刑部官员,在地方主要指司法(法曹)参军。以《旧唐书》所载《郑余庆传》为资料,将郑氏家族放置于法官系统中,以家族传承的视角来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了所见郑氏法官出身和知识构成,发现其家族以进士出身为主,大多精通儒学,并在任官经历上有相当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6,(1)
正辽宁海城南台张氏家族九世张庆满现今保存一对上马石,是清代晚期由皇族赠与五世张文汉的。张文汉生活的年代大约在1840-1910年间。中秀才后办过学,教过皇族学生,因而获此"殊荣"。在清道光年间以前中国石雕作品中未见牡丹花纹饰,张氏家族的上马石上有"凤戏牡丹",说明它刻成的时间较晚,至今约130余年。130余年来,这对上马石一直摆放在五世文汉公曾居住过的宅院大门两侧。张氏家族保存的这对上马石石雕工艺很精湛完美,可以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  相似文献   

14.
屈武 《瞭望》1992,(47)
蒋氏家族在中国现代史中占着独特的地位,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确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叱咤风云的人物。不管你对之如何臧否,客观上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变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有和蒋氏父子过从较密的渊源。尤其是蒋经国,既是私谊深厚的老朋友,也是针锋相对的对手。关系是特殊的。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乃至城市全面社会改革的开端,因为它必然要触及到中华文明的基础——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的长期存在是以家族这种社会单位的组织形式和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为条件的。“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在由家族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农民的社会化进程与其独立化进程脱节的结果。农民必须在社会的帮助下最终自己组织起来,成为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和新农村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16.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必须从我国国情的大背景出发 ,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创出自己的特色 ,在个性化上做文章。中华民族特色企业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 ,企业价值观、行为准则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必须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 ,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要继承 :第一 ,团体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家族内 ,以家族利益为最高目标 ,强调家族团体重于个人 ,个人无条件服从家族团体 ,强调家族内部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和谐与稳定。我们要吸收这种持续几千年的…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重血缘、分亲疏、序尊卑的伦理社会,同财共居组织大家庭为国家法律及社会主流观念所肯定,家族主义伦理强调家族成员之间的经济互助,尤其是家族中优秀成员对其他成员在经济上的帮助,由此,官员理所当然地负有供养家庭、帮助宗族中贫弱族人的道德义务。来自家族的需索和对家族的回报构成许多出身贫寒的官员沉重的经济负担,致使其俸禄远远不够支出。基于家族的经济负担成为传统社会官员腐败的动因,贪得无厌的贪官以之为肆无忌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民营经济,在实力日益壮大的同时,也面临成长的“烦恼”。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说,目前有“三大困惑”摆在中国民营经济面前,需要企业家思考和探索。 第一个困惑是在产权制度上,是界定产权还是不界定产权。刘伟说,相当一批民营企业在发展的时候,产权没有界定到自然人,它是以家族和家庭为单位的,夫妻之间、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7,(Z2)
正59年前,新疆一位维吾尔族老人在翻身解放后,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救星毛主席,受到毛泽东两次接见,成就了一段久久传诵的佳话,于是就有了电影《库尔班大叔上北京》。2017年1月13日,"库尔班大叔"的曾孙女如克亚木,又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来信。她曾是家族中唯一的军人、辽宁舰年龄最小的女兵。退伍后在"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担任讲解员。一个家族跨越半个多世纪和两位共和国领袖结下情缘,这在中国绝对罕见。  相似文献   

20.
马林 《各界》2013,(4):75-80
在1955年反胡风和1957年反右派之间,曾有一场反对“二流堂及其小家族”的运动。这场运动主要是在文化邮在京各单位及文联各协会。开展的。到了1957年,“二流堂”重庆时期人员的一大部分,北京时期的全部和“小家族”成员统统被划成右派。文化大革命兴起又都无例外地成了反革命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