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推进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古代儒家"天人合一""顺应天常""仁民爱物""寡欲节用"的生态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相符的,是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泉,对当今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汲取"天人合一"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取用有节",珍惜自然资源,坚持走节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贵州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只有把两者的关系把握好、处理好,既可以加快发展,又能守护好生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也就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原  相似文献   

4.
正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禀赋,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有力抓手,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生态环境稳步向好,城市生态宜居品质和综合竞争力得到持续巩固提升。  相似文献   

5.
吴龙强 《理论导报》2010,(10):39-39
<正>近年来,我县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以创建全国生态县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促进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前,全县森林面积达33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2%,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十佳绿色生态县""全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先进县""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省级生态县""全省森林生态保护十佳县"。不  相似文献   

6.
王道明 《先锋》2016,(7):40-41
水是城市之魂、灵气之本、韵味之源,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实现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雪水至此始温",温江就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的城市,境内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和清水河四条河流纵贯全境,支渠、斗渠、排水沟等渠道纵横密布。充分利用温江发达的河网水系,底蕴深厚的水文化,深入实施"兴水""治水""节水""供水""净水"五大工程,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城水相融、人水相依"的亲水体系,对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形象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讲话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他提出的许多重大论断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充分体现了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安全观、生态发展观,科学解答了生态与文明兴衰、民生福祉、生产力发展、国家安全等范畴的辩证关系,扩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思想,增加了中国国际生态话语权,对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生态文化观可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与"源"。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开门见山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些生态文化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取之有时、用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首次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推进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培育和建设生态文明,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生态工程,积极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倡导科学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惜生爱物""顺应天常""取用有度"等生态伦理观念,对于当代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态价值观念,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哈文丽 《当代贵州》2012,(28):48-51
"绿色理念"不断提升的"贵阳共识""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以全球变局下的绿色转型和包容性增长为主题,顺应了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潮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如是说。2012年7月27日,2012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贵阳召开。从2009年第一届开始,每年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都会形成一个"贵阳共识",这些"共识",让人们看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屏障""地球第三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生态报国是青海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时代担当。如何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大局出发,把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反复强调青海是重要"生态屏障""战略要地",提出了"三个最大""两个事关"的定位,明确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要求。2019年6月,青海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启动共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并于8月共同举办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为办好论坛、建好国家公园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青海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精神,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强化"四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在乡村经济社会经历了由强势到弱势的演变过程。现阶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生态维护、文化繁荣、乡风塑造、绿色发展等问题,必须重塑生态文化主导地位。福建省乡村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先天优势显著。文章从"为何要建设""谁是建设主体""如何建设"三个层面,对福建省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陈瑞清 《实践》2008,(8):31-33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党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报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深化,不仅对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6月22日,王岐山同志在贵州省检查纪检监察工作时强调,纪委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以新面貌新气象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护林员负有守护整片森林安全的职责,承担的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因此,纪检监察干部要像护林员一样,在维护政治生态上综合施治、久久为功,念好"培""种""育""护""防""治"六字经,确保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念好"培"字经,涵养"水源土壤"。  相似文献   

17.
新书介绍     
正《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问答思想问答》李捷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紧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主题,分为"形成发展篇""内涵要义篇""理论创新篇""实践创新篇""时代意义篇"五大板块,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表述严谨,理实结合,是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通俗读物、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8.
<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正>"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20.
正黔东南州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不断提升城乡颜值、气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指数、公众满意程度等位居全省前列。"绿色聚宝盆,大美黔东南"是黔东南州的真实写照。"生态之州""森林之州""天然氧吧"展现着黔东南州生态的独特魅力。近年来,黔东南州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不断提升城乡"颜值""气质",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指数、公众满意程度等位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