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中原腹地的新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许多姓氏的发源地。林姓: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商朝重臣比干以死进谏,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残忍地将比干剖心杀害。比干的夫人陈氏当时怀有身孕,为了躲避杀身之祸,逃到淇河以西的山林里(今卫辉市西北),生下一子,取名曰“坚”。正在这时,纣王追兵包围了山林,找到了陈氏,看到陈氏怀中的孩子,问孩子姓什么,陈氏情急之中,指林为姓,才避免了杀身之祸。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派人召回了陈氏母子,赐比干的儿子姓“林”。于是,卫辉就成了林姓的发源地,比干也就成了林姓的始祖。毛姓:周…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4)
正"长福福星照福地;东山山水映山河"。在石狮市长福社区东山新村一片汇集祠堂、公妈厅、比干庙、挡境神庙(镇安殿)为一体的仿古宫殿式建筑群里,金碧辉煌的长福林氏宗祠就在其中。"福建省比干文化促进会长福分会"的牌子显眼地在宗祠门口悬挂着。林氏出自子姓,尊殷太师比干为太始祖。比干是商代毫邑(今河南省安  相似文献   

3.
金芒 《台声》2003,(10)
记者:台湾素有“陈林半天下”之说,林姓是台湾的第二大姓。据我所查的资料表明,台湾林姓占总人口的8%还强,即在180万人左右,也可谓人多势众了。那么林姓族人在开发、建设台湾的过程也一定有不少杰出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今天能不能请郑老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拓台先烈林凤、林杞郑坚:林姓族人在台湾可谓精英人物辈出,最早受到台湾先民崇敬的当数340多年前跟随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入侵者、收复台湾的两位武将林凤和林杞。记者:那么就请您给我们讲一讲这两位将军的功绩。郑坚:林凤是福建漳州龙海人。1661年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立了大战功后,立…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20)
正9月24日,由来自河南固始、福建漳浦、台湾宜兰的艺术家共同参与的两岸三地书画作品联展在福建漳浦威惠庙开幕,为海峡两岸开漳圣王文化交流会暨漳浦威惠庙建庙1300周年纪念活动献礼。此次书面联展,共展出了两岸三地书画家的精品力作90余件,作品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格调高雅、个  相似文献   

5.
黄翔 《两岸关系》2007,(7):45-47
相传,1000多年前,福建莆田一位林姓青年女子,平素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死后由当地乡亲于湄洲岛上立庙奉祀,被尊为"海上女神"妈祖. 1000多年来,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历经分灵传播,不下千座妈祖宫庙、上亿妈祖信众已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与大陆一衣带水的台湾,妈祖的影响更为深远.在台湾,有2/3以上的民众信仰妈祖,台湾全岛有大小妈祖庙近千座.  相似文献   

6.
易靖茗 《台声》2014,(11):70-71
<正>"游子行千里,根心在中原;金秋菊花开,两岸宾客来;八里美、云台秀,太极文化连两岸。"这是两岸记者"大美河南行"的真实感受。10月18日至21日,河南省台办主办了为期4天的"大美河南行"两岸记者河南采风活动,来自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东森电视台,以及新华社、中新社、《台声》杂志等海峡两岸10多家媒体赴豫采访,探寻"大美河南"。采访团一行先后走进开封,在清明上河园感受大宋的风光与繁荣,在开封第32届菊花文化节中观赏菊花争奇斗艳;走进新乡,在辉县品味八里沟的俊美,在卫辉比干庙追溯林氏渊源;走进焦作,品味云台山水之秀美,感悟太极文化之博大,参观高新技术企业和修武  相似文献   

7.
世居台湾的老人林洋港先生在与河南省委书记马忠臣共进晚餐时,激动地说:“记得10岁时,日本人占领了上海,台湾的老百姓被迫打着灯笼上街庆贺。我的父辈对我说,你不要忘记你是中国人,祖先在大陆。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向往着大陆。”经过几十年的期盼与等待,林洋港先生终于踏上了这块他曾朝思暮想的故土。为了却多年的心愿,林先生要到卫辉去拜谒林氏的始祖比干。他带着太太、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及他组建的“中华台海两岸和平发展策进会”一行22人,乘车前往有“天下第一庙”之称的殷太师比干庙。五月的河南,气温总是飘忽不定,…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古田县莪洋镇谷口村湾垱里的林姓人氏,提起台湾都有一种特殊的思念之情,都说那是他们林姓人祖婆的故乡.清朝康熙年间,村里出了一个叫林峰的先祖,先后任过台湾宜兰县、嘉义县和云林县的知县.他在宜兰县任职时,元配夫人"谷口婆"病死在那里.为了熟悉风俗民情和办事方便,他就又娶  相似文献   

9.
近期,海南省儋州市新洲镇一林姓农民家的一位姑娘,为挽救生命垂危的哥哥,通过当地媒体声明:“只要谁愿出5万块钱替我哥哥把病治好,我愿意嫁给谁。”一位60岁的老人看到这则消息后,前往林家表示愿意掏5万块救人,但林家的姑娘必须嫁给他。此事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据悉,像林姓姑娘这样“典己救人”的事件,在海南以及全国其他地方也陆续有过。  相似文献   

10.
林少敏 《政协天地》2008,(12):46-47
2008年5月26日上午,台湾宜兰礁溪永护庙装饰得金碧辉煌,彩旗飘扬,第二届国际开漳圣王文化联谊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次大会由台湾开漳圣王庙团发展协会、漳州市开漳圣王文化联谊会、新加坡保赤宫联合主办,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及台湾、福建漳州近百家开漳圣王宫庙1400多位代表出席。漳州市开漳圣  相似文献   

11.
正2月26日,来自台湾嘉义县溪北六兴宫的280名信众,开展活动为期5天4夜的大陆进香谒祖活动。进香团一行统一头戴庙帽、身着庙服,手执谒祖进香横幅,以绣旗队、大锣队、哨角队、电音三太子、千里眼顺风耳神偶团、随香团为阵头,护驾分灵妈祖先后赴厦门银同天后宫、妈祖出生地贤良港、湄洲妈祖庙、泉州天后宫谒祖进香,每到一处都受  相似文献   

12.
我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许臣泰、省戏剧研究所副编审赵华云先生,应邀于1999年3月27日至29日,赴澳门参加了由澳门包公庙值理会、澳门历史学会、澳门社会科学学会、澳门教科文中心联合举办和呼唤廉政——包青天文化研讨会。纪念我国历史人物包公千岁诞辰及澳门包公庙创建110周年。来自北京等地的25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论文。新华分社澳门分社副社长宗光耀、立法会副主席何厚烨、反贪公署副高级专员何超明、澳门发展与合作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薛凯丝、澳门教科文中心主任吴志良、香港知名人士唐潮、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会长黄…  相似文献   

13.
4月17日,广州省佛山市南海区强群鞋厂一位林姓副总经理在召集员工开会时,辱骂员工"不想做就滚,你们的脑子里装的都是大便",引发200多名员工集体停工抗议。林副总之"骂",不仅刺痛了员工,也刺痛了企业,更刺痛了  相似文献   

14.
吴志 《人民公安》2014,(9):53-53
<正>众所周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是妈祖故里,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前后,来自世界各地、海峡两岸的近500家妈祖分灵庙,都会恭请妈祖神像到湄洲岛祖庙谒祖、进香。活动一般从农历三月初一启动,至三月底结束,数万人次陆续到祖庙朝圣。2014年是妈祖诞辰1054周年。4月上旬,200名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信众,首次驾车到湄洲岛祖庙朝圣,车上恭奉着台湾地区新竹长和宫妈祖銮驾。"台湾地区的车辆到大陆后,要申办临时车牌。这次台胞驾车拜谒妈祖庙,为两岸车辆互通试行提供了有益的尝试。"4月15日,刚刚在现场执勤结束的莆田边防检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被网友誉为“中国第一个全裸的一级政府”,曾在网上大受追捧。可是,自3月15日起,政府公务开支“全裸”公开的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当地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水、电、路等民生问题,但白庙乡政府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却少有回音,来自庙乡的上级部门人员与以往相比减少了一半。  相似文献   

16.
山西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历史上最盛时期有寺庙300余处,现有寺庙192座,其中台内42座,台外150座;黄庙25座,尼姑庙2座,其余概为青庙。五台山在历史上鼎盛时期僧尼达万人,现常驻80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有汉、蒙、藏、满、土家族等。青黄...  相似文献   

17.
在宁波市东钱湖镇下水村,有一忠应庙(又称王安石庙)至今未毁,此庙并非因王安石官大(北宋宰相)而建,而是因他在任鄞县(今宁波)知县三年期间,关心民瘼,心系苍生,干实事,取实效,深得黎民百姓爱戴所建。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27岁的王安石被朝廷任命为鄞县知县。上任就遇上大旱灾,他调查  相似文献   

18.
由祈雨想起     
卜问 《人权》2003,(3):43-43
天旱,只盼着下雨,却就是没有雨。由是想起小时候家乡大旱时就会到龙王庙祈雨的故事。一些地方官员、士绅耆老斋戒沐浴,诚惶诚恐,向神龛内木雕泥塑的龙王爷上香献爵,三跪九叩首,乞求龙王行雨。若干日后,仍无雨。那就是把龙王爷抬到庙外,让他在烈日下尝尝曝晒的滋味。如若干日后,还是无雨,那就不客气要打龙王了。当然打是象征性的,打后还要抬回庙内供起来。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8日,在林氏祖地、比干的故乡——河南省卫辉市,隆重举办了庆祝林氏太始祖比干诞辰3100周年庆典活动。作为一名林氏后裔,我认为人们更应该关注对比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对比干精神的进一步弘扬。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省政府公布了我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内邱县的“扁鹊庙祭祀”名列其中。为此,不由得忆起我的一件提案。扁鹊庙前些年已被定为国家A级风景区。庙区有扁鹊殿、扁鹊墓等建筑27座。庙外近地是我国中医之祖扁鹊生前的封地、行医采药、著书立说的基地和故后葬地,在我国这也是他的最大的祭祀地。多少年来,特别是每年农历三月庙会期间,前来扁鹊庙祭奠朝拜扁鹊者达数十万人。1998年农历三月初一,我和几位朋友去扁鹊庙赶庙会,随着进庙的人群挤入庙会。当我来到庙东边时,发现堆放着一堆石块,拿起一块一看,上面还有字,把几块拼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