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严帅 《当代世界》2013,(9):54-57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基本上继承并发扬了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战略。2011年5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后,奥巴马政府关于结束反恐战争的论调扬起,并以切实行动大幅收缩美国反恐战线: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阿富汗撤军进程;同年12月又完成伊拉克的撤军进程。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延续并加快了第一任期后期开启的反恐收缩态势。2013年5月23日,奥巴马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了被视为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反恐政策演讲,阐述了美国新时期的反恐战略,并提出要结束“无休止的全球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2.
<正>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造成近三千人死亡的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随后,美国立刻开始采取了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持续的反恐战略,实施各种切实的反恐措施,全力避免恐怖事件再次发生,维护美国的安全。13年来,美国的反恐战略取得了成就,作为一个相对开放、几乎人人持有枪支的大国,"9·11"以来的十几年,美国没有出现过一次造成超过十人死亡的重大恐怖事件,美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得  相似文献   

3.
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宣布向阿富汗增兵1.7万,由此,驻阿美军的数量将达到5.5万,7月16日,国防部长盖茨又称美国2009年派往阿富汗战场的美军人数可能高于原定计划;2009年6月31日,美国根据2008年底与伊拉克马利基政府签署的“驻军地位协议”,从伊拉克城镇撤出战斗部队,完成了第一阶段撤军任务。撤兵伊拉克和增兵阿富汗标志着美国新政府反恐战略调整进入实施阶段,同样是反恐战场,美国却分别采取了撤兵和增兵两项截然不同的政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美两国在中东和中亚地区进行反恐合作既符合本国国内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两国在不存在竞争的领域实现合作、建立互信的重要方式。由于中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不同,两国对恐怖主义的界定存在分歧。但是,中美两国都需要贸易安全、全球经济健康发展、以市场价确保相互之间能源出口,以及与世界其他伙伴国家的能源出口安全运行。高于一切的战略利益能够促使两国在可能的领域开展合作,并且避免出现任何形式的对抗。因此,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在情报、外交及海上反恐等方面的合作,将援助转化成反恐的手段。在反恐合作的过程中,两国应始终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寻求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英国对欧盟反恐领域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建设上的领导者,即对欧盟反恐战略制定和业务实施具有重要贡献;二是适用上的挑选者,即在抵触刑法一体化的同时保持对执法合作和情报交流的热衷,使欧盟反恐机制更加复杂和不稳定。英国选择性地加入欧盟反恐刑事司法合作、情报交流机制、执法合作与组织机构,体现了英国的核心安全利益。一旦脱欧成为现实,英欧反恐合作的质量和强度很可能会大幅度回落。针对当前恐怖主义威胁的全球性和分散性特点,有组织的跨境团队合作成为反恐的重要模式。因此,在反恐领域保持与欧盟的密切合作是英国脱欧谈判的重要目标之一。但脱欧将意味着英国在欧盟反恐领域特殊地位和选择性适用模式的终结。如果英国脱欧后希望继续参与欧盟反恐立法和安排,必须付出更多的代价,即使全面遵守欧盟法律,受到的待遇也会明显低于欧盟成员国。  相似文献   

6.
沈旭晖 《南风窗》2010,(4):76-78
美国当前的反恐主要采取守势,而不是攻势。当也门民兵和沙特恐怖分子可能结成联盟,美国更不可能高调进入也门,因为那会更快让美国直接面对沙特问题,需要付出沙特分裂的代价。奥巴马所能做的,除了秘密训练也门反恐部队,就是效法小布什支持埃塞俄比亚出兵索马里打击极端教派武装的故例,鼓动沙特以国际维和部队之名在也门维持秩序。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世界军事安全领域在局部动荡中保持了大局稳定,在激烈竞争中维持了总体和平;但同时,国际社会原有热点并未消除,新的危机又接连涌现,影响世界军事安全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大国战略博弈,加剧了地区动荡局势;"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兴起并攻城掠地,给全球反恐带来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后,国际反恐行动已进行了九年。虽然世界大多数国家依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倾力反恐,但恐怖活动仍有增无减,其中一些具有相同“诉求”、“旗号”、“土壤”的恐怖势力相互呼应、融合,不断以各种形式在不同地区疯狂报复,逐渐上升为全球形态的恐怖主义威胁,成为伴随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浓重阴影。  相似文献   

9.
顾静 《当代世界》2014,(3):64-66
<正>自2009年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政府的核心关切逐步由"反恐"转变为"重振经济"。冷战后经济增长强劲、最具活力的亚太地区上升为美国全球战略新的重心。美国的亚太战略相应出现大调整,即美国着手将其二战后构建的轮毂型(hub and spokes)亚太双边同盟体系  相似文献   

10.
车臣反恐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0月5日起车臣全境进入反恐特别行动状态,到2009年4月16日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National Antiterrorist Committee)宣布:自莫斯科时间当天零时起,取消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反恐行动状态。这意味着俄罗斯持续近10年的车臣反恐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1.
汪军 《法制博览》2015,(7):183+180
为更好应对国内外恐怖主义威胁,我国政府不断推进反恐法治建设以适应日趋严峻的恐怖主义活动形势。通过借鉴俄罗斯反恐法治建设的先进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恐立法体系,加快我国反恐法治和专业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宋海军 《法制博览》2013,(2):300+299
现在恐怖主义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各国政府都在想尽办法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但仍然有些国家处于焦头烂额状态。为了更有力的打击恐怖组织,政府可以在加强反恐宣传力度、迅捷处理恐怖事件、情报收集和国际合作以及对反恐力量建设加大投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覃胜勇 《南风窗》2011,(20):84-85
里根政府时期,当代美国反恐政策的哲学和结构基础形成。克林顿政府时期,意义深远的《反恐法》的通过,基本塑造了当代美国的反恐政策。随着"9·11"后单边主义外交的恶果浮现,到小布什第二任期内,美国的反恐政策已成鸡肋。  相似文献   

14.
荣国 《当代世界》2008,(12):9-11
“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活动逐渐在东南亚地区蔓延、升级,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先后发生大规模恐怖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整个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也受到极大威胁。近年来,印尼等国不断加强反恐立法,努力健全反恐体制机制,积极开展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反恐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美国“反恐”战争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虎 《当代世界》2008,(11):51-53
2008年9月11日,是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七周年纪念日。“9.11”事件使美国人从“历史终结”的迷梦中惊醒,彻底改变了布什政府的既定外交政策,成为冷战后世界局势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七年来,美国政府视“反恐”为头等要务。恐怖袭击发生后,布什即以战时总统自居,并以反恐为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了两场战争。虽然在两场战争中,美国都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军事胜利,但对战后重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美国政府应对不力,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2月16日,巴基斯坦塔利班袭击巴西北部重镇白沙瓦的一个军队公立学校,造成149人死亡,其中133人是儿童。这是七年来巴基斯坦境内发生的最大的恐怖袭击,不仅震惊了世界,而且使得巴基斯坦的反恐形势和巴基斯坦塔利班再度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巴基斯坦塔利班正在经历重大变化一、"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的历史演变巴基斯坦塔利班原来是阿富汗塔利班(简称阿塔)的延伸。阿塔于1996年攻占喀布尔,建立了阿富汗  相似文献   

17.
杨泽晖 《当代世界》2015,(10):70-73
<正>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台后,美国面对霸权地位的相对下降和中国战略崛起的挑战,尤其是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而首次占据世界第二位时,开始感到与中国的结构性矛盾逐步加剧。在此背景下,美国积极推行"重返亚太",以便集中主要精力对付中国这个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8.
宋海军 《法制博览》2013,(2):123+122
恐怖主义多是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或畸形发展才产生的。中国对反恐机制的建设还刚刚起步,有很多工作需要加强完善,另外还要注意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提高打击效率,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储召锋 《国际展望》2012,(1):14-25,114,115
由于东盟地区在地缘、政治、反恐、经济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奥巴马履新以来,主动接近并大力发展与东盟国家间关系,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态势渐趋明朗。然而较长时期内,东盟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仍将主要让位于中国、东北亚、日本、印度、阿富汗等关键国家和地域,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与东盟关系深入发展的限度。东盟唯有自身行动机能和决断能力的实质性增强,才能赢得美国持久根本的战略关注高度。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亚太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孆 《国际展望》2010,(4):25-27
<正>自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美国调整了亚太战略。2009年11月14日,奥巴马在东京发表演讲时声称,他是美国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美国作为太平洋国家,要增强并继续保持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2010年1月12日,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夏威夷就美国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政策发表演讲,与奥巴马总统的东京演讲相比,希拉里的演讲将范围从亚洲扩展到亚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