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斌 《法人》2009,(2):38-40
轰轰烈烈的“万人购房团”运动无疑为楼市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在楼市不景气、楼价却依然坚挺的形势下,“万人购房团”能否成为压垮楼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似文献   

2.
晓韩 《江淮法治》2008,(18):20-20
2008年注定是狂飙过后的深圳楼市极不平静的一年。 闹得沸沸扬扬的深圳楼市“千亿断供”事件,经过全国舆论的质疑和各家媒体刨根问底的追查和报道,发现原来只是一场耸人听闻的闹剧:从各家银行到深圳银监局,均已澄清“千亿断供”的说法。所谓“68人集体断供”事件,也不过是业主们面对下跌的楼价,用来跟发展商谈判要价的筹码,能够真正算得上断供,有名有姓的迄今为止也只有一例。 这种以给银行断供来要挟开发商让步或者是逼政府救市的做法,未免“作秀”心理过重。这使我们意识到,利益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手段和方式更加多样化了,而对于这种耸人听闻的信息。我们还是要带着质疑的眼睛来观察。  相似文献   

3.
时至今日,社会上对温州购房团的争论耐人寻味。有人视其为洪水猛兽,是搅混房地产市场、致使房价飞涨的“罪魁祸首”。有人赞叹温州购房人“独具慧眼”、“善捕商机”。还有人认为温州购房团 “一不偷二不抢三不骗”光明正大,“没有采取任何不健康不道德的手段从事房地产”,应当给予理解与宽容。如何理性看待“温州购房团”现象,从反垄断法的视角来看,第一种说法不经意地道出了这一现象的本质:囤积居奇。温州购房团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一种垄断行为。这种行为并不“前卫”,相反却很原始。早在我国的春秋时代就已出现,孟子将其称作“贱丈夫”…  相似文献   

4.
楼价的悬念     
朱伟一 《法人》2005,(9):34-36
楼价变数实在是太多,所以如果要在楼市这个地方弄潮,只能打无把握之战。中国楼市如果垮掉的话,多半是先从商业用房开始要想发大财,大老板和市井小民都一样,主要投资股市和楼市。经济有两只飞轮:股市和楼市。中国两只飞轮现在已经脱落了一只,股市已经进入了熊市的持久战,股市已经成了阿斗,任你千呼万唤,投资者就是不肯出来。那么楼市呢?楼市变数太多,忽晴忽雨。如果购房只是为了自己住, 那并不怕房价涨涨跌跌,因为房子反正并不出手,房价涨跌,与己无关。如果是投资,面对房价涨跌,不免是要心惊肉跳。如果楼市已经成了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情就比较复杂了。那么楼市到底有什么悬念?  相似文献   

5.
房产新政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影响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自2010年4月17日出台以来,对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抑制楼市投机、防止楼价上涨过快产生的作用已经显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撰写本文的起因,还得缘于一位“闯”海的朋友。 一次,这位后来被称为“炒专家”的朋友听说海口市新华路有户居民有间80平方米的平房,无钱扩建。 于是,他斗胆地主动找上门,与这家户主达成协议:房主出地,购方出钱,兴建一幢五层楼房子,原住户任选两层楼,其余的三层楼房,归出钱的购方所有。 协议刚签定,他马上以每平方米2200元的楼价,收取购三层楼房人的钱,三层共240平方米,总价97万元。接着,他又到有关部门办理报建审批手续,共用70万元建成此屋,扣除交际费用近5万元,净赚20多万元。 这一“炒”例,放在当今火热经济大潮中,或许还不够  相似文献   

7.
2008年注定是狂飙过后的深圳楼市极不平静的一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深圳楼市"千亿断供"事件,经过全国舆论的质疑和各家媒体刨根问底的追查和报道,发现原来只是一场耸人听闻的闹剧:从各家银行到深圳银监局,均已澄清"千亿断供"的说法。所谓"68人集体断供"事件,也不过是业主们面对下跌的楼价,用来跟发展商谈判要价的筹码,能够真正算得上断供,有名有姓的迄今为止也只有一例。这种以给银行断供来要挟开发商让步或者是逼政府救市的做法,未免"作秀"心理过重。这使我们意识到,利益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手段和方式更加多样化了,而对于这种耸人听闻的信息,我们还是要带着质疑的眼睛来观察。  相似文献   

8.
尹聪 《公民与法治》2013,(10):10-10
房地产市场勃兴十年间,各色人物、机构纷纷发声预测房价,部分人信“专家”预测损失惨重。由于相信“楼市专家”的预测,黄涛卖掉了深圳的房子。三年后,他浮亏了约六七十万元。他关注几个“楼市专家”看空房价的表态,2009年底,  相似文献   

9.
在一座座楼房拨地而起的时候,千万倾良田成了“地基”;在一个个城里人感叹楼价高的时候,万千农民陷入“失地困境”。失去土地后,农民最难面对的是什么?“身份转变”还是“对土地补偿款的打理”?  相似文献   

10.
欣桦 《政府法制》2008,(16):26-27
相对于近几年房价的“高烧不退”,眼下楼市价格松动的迹象已现端倪。北京等一些城市虽属高位微调,但深圳一则“半年新房缩水40万元”的新闻,已击中一些炒房者的痛处。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楼价的逐步下滑,成交量的萎缩,中国楼市已步入深秋。随之而来的,中国整体城市建设也受到影响。这就为借中国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火热发展的中国安防市场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那么,这到底给中国安防市场带来了什么影响呢?中国安防市场是否能经历起这场由炎夏到寒冬的考验呢?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楼价的逐步下滑,成交量的萎缩,中国楼市已步入深秋。随之而来的。中国整体城市建设也受到影响。这就为借中国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火热发展的中国安防市场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那么,这到底给中国安防市场带来了什么影响呢?中国安防市场是否能经历起这场由炎夏到寒冬的考验呢?  相似文献   

13.
在楼市继续陷于相持之际,广东佛山近期出台放宽限购的政策,虽然同一天晚间即声明“暂缓执行”,但已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随着近期一些地方楼市交易持续走低,房价呈现出从“止涨”向“下跌”转化的苗头,但调控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多。如何打好楼市调控的“持久战”。  相似文献   

14.
龙年春节刚过,人们一上班,就迎来了一系列来自楼市的消息,“北上广”等地出现了零成交、几套、十几套的“最差”楼市成交量,令龙年房地产市场开年就遭遇“下马威”。调控重压下的春节楼市,全国各地的成交数据极为惨淡。从已经发布的成交数据可以看出,重点城市楼市成交量全面下降,成交数据持续走低。不仅成交量惨淡,价格也出现下降。北京市住建委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t月份,北京商品房住宅均价17560元/平方米,比2011年同期的22985元/平方米下调了23.6%.  相似文献   

15.
被民间称为“国五条细则”的楼市调控政策3月1日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不少潜在购房者连夜“抢搭末班车”,楼市调控仍在艰难行进。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生活》2010,(9):19-19
春节过后,一部根据春节联欢晚会改编、“恶搞”房地产的《楼市春晚》曾红极一时。近日,其主创团队再次发力,在论坛推出了新的恶搞短片《烂砖奖2010》,对楼市怪现象“一片打尽”,颁发了六项“烂砖”大奖:魄力大奖、飘渺大奖、利民大奖、尊严大奖、求是大奖、公平大奖。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伊始,针对持续走高的房价,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相继出台了国八条、房产税、限购令等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调控政策,同时国家又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今后五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达到3600万套。为了确保保障房的建设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住建部还与各省级政府签订了“军令状”,把保障房的建设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中。楼市调控政策可谓一波接着一波,调控力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也让整个房地产市场都笼罩在“压力山大”的阴影下。面对严厉的楼市调控,与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的楼宇对讲行业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邓如山 《法人》2009,(12):66-67
很多的“女婿”和“丈母娘”至今也没有实现房产刚性需求的梦想,所以在楼市面前,我们只能相信市场的力量,而不能过分相信自己以及经济学家和楼市专家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吕冰心 《法人》2008,(5):78-79
随着顺驰、新疆天地“套贷”的东窗事发,不禁使人联想到目前房地产行业整体的资金困境、有关楼市的拐点争议,以及对银行监管的置疑  相似文献   

20.
一团乱麻     
《法律与生活》2010,(8):M0001-M0001,3
“清明节气雨纷纷,房价高得迫人魂。”清明节期间,就在网上发出这句“打油诗”的同时,新华社连续刊发了六篇评论,对楼市泡沫和地方“土地财政”给楼市带来的投机效应和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刻剖析。《人民日报》近日也以“追问中国楼市·民生三问”为题,展开房地产市场的系列分析和报道,三篇报道都聚焦民众关切的要害,也是当前业界迷茫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