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荐冯玉祥自题诗郭庆晨泰山脚下,座落着冯玉祥将军的墓。那宽大的墓碑上,镌刻着将军的自题诗《我》。"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要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相似文献   

2.
墓志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宝库,古今许多中外名人逝后生前,都曾用这一特殊形式留下不朽名作。经常鉴赏一些名人墓志铭,对于我们修身养性、处世待人,乃至齐家治国,都将大有裨益。16世纪的法国文豪雨果,死后葬于父母与妻子的坟墓中间,其自撰的墓志铭为:“希望我的坟墓和她一样,这样,死亡并不使人惊慌。就像是恢复过去的习惯,我的卧室又靠着她的睡房。”温情而又浪漫,幽默而又乐观,视死如归,笑对死神,豁达大度,一如其人。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以其名著《红与黑》闻名于世,他的墓志铭是用意大利文自撰的:一、幽默诙谐式“米兰人亨利…  相似文献   

3.
曹立前 《理论学刊》2005,(8):111-112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进京后,冯、孙二人并未会面,冯玉祥的自述体传记《我的生活》以及鹿钟麟、尹心田等人的回忆文章均无二人会面的记述,《冯玉祥日记》中也无二人会面的记载。而且,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冯玉祥也不可能与孙中山会面。《冯玉祥自传》中关于二人会面的记载是不正确的,不应作为信史采用。  相似文献   

4.
冯玉祥将军虽然出身行伍却喜欢文墨。他的诗通俗易懂并自成一体,人称“丘八诗”,故冯玉祥便自称为“丘八诗人”。当年驻防徐州时,曾写过一首《植树诗》名噪一时:“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相似文献   

5.
程应峰 《廉政瞭望》2023,(21):65-65
王绩生前,自撰墓志铭。他写自己“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他还说自己“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王绩给自己写墓志铭,将自己写得跃然纸上,活脱真实。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误用者和滥用者,并不知道墓志铭是放在墓里的,墓外的人是根本看不到的,因而错把地面上的碑和碑文错称为墓志铭。前些年报上曾刊载《中山陵为何没有墓志铭》  相似文献   

7.
蒋逢轩 《奋斗》2003,(10):56-56
人的心理不平衡、委屈、冤枉。进而气愤、急眼……一般都是因遭遇了不公,真的不公或自以为的不公。古有“不惠寡,患不均”说,我看严格讲该是“不患寡,患不公”。那么为官者的公正廉明主持公道。便是人们所巴望、赞扬的。连冯玉祥在《我的生活》中都发感慨:“这样的公正严明,执法如山,人民怎能不信  相似文献   

8.
广闻博览     
正史海一粟冯玉祥用书画激励抗战冯玉祥寓居缙云山时,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一次,他的秘书于志恭上缙云山与冯玉祥见面,冯玉祥向于志恭倾吐了北上的打算,并派于立即动身前往陕西。于临行前,冯玉祥写了一份诸葛亮《前出师表》、一幅字和"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这副对联。其用意是借诸葛亮"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教训蒋介石。并在那幅  相似文献   

9.
谷丽娟所著《冯玉祥传》,1998年5月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冯玉祥军事集团的形成、发展、衰落、瓦解为主线,将冯玉祥与国民军放在当时历史大舞台上,用翔实的资料,深刻地、客观地、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这位历史人物的一生。从其内心世界喜怒哀乐的变化中,揭示其思想演变过程以及这种演变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刻根源。把对冯玉祥及其国民军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拿到书后,一口气读完,觉得有两点值得注意之处,愿意作一评介,与广大读者,特别是史学界同仁共同探讨。第一个值得注意之点是…  相似文献   

10.
这首题为《献身》的小诗,无疑是杰出的爱国将军冯玉祥毕生为和平民主而奋斗不息的自我写照。那么,在风云激荡的中国近现代史上,冯玉祥究竟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呢?  相似文献   

11.
我离休后专门从事撰写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帅、名人传记作品,经常为全国各地党史刊物撰搞、投稿。几次从武汉到沈阳,与《党史纵横》总编接触,看到辽宁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和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党史纵横》月刊。在全国众多的党史刊物中,我觉得《党史纵横》办得相当不错,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前段时间,"网红"书记陈行甲"低调"辞职的消息引起热议,用陈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能当个县委书记已是祖坟冒青烟,官当到多大算是大?以我这点底子,能当这么大的官,太够了。"陈行甲不求官有多大,只求岗能匹配,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在干部选任时所能够考察到的资料信息往往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0,(8)
<正>1938年,冯玉祥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他,与蒋介石的关系非常复杂。蒋介石既欣赏冯玉祥的军事才能,又对冯玉祥联共抗日的主张非常不满。于是对冯玉祥既利用又排挤。而冯玉  相似文献   

14.
自戴震撰《孟子字义疏证》对朱熹理学作出批评,就一直有来自各方的反驳,胡适、容肇祖对此作了叙述,但是还遗漏了一些较为重要的学者。清中期潍县的韩梦周最早开始从理论上对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的一些观点进行批评,并为唐鉴《国朝学案小识》述戴震学术所采纳。后来,临川的纪大奎撰《答友人论戴氏〈孟子字义疏证〉》,就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对朱熹的批评作了全面的反驳,不仅篇幅大,而且涉及诸多方面,无论就广度上还是就深度上,都超过了此前的任何人,其中不少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周先生也” 1941年11月14日,重庆上清寺康庄冯玉祥将军官邸。 冯玉祥和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在院子里活动活动筋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顺便思考一下全天的工作。做完这些之后,他走进了书房。 不觉已是10点了,秘书推开房门,在门口停了一下,整了整衣襟,随后快步走到冯玉祥身边,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 “你这是……”冯玉祥摘下老花镜,目光里显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先生,我是给您祝寿啊!” “给我祝寿?”“谁告诉你的,今  相似文献   

16.
蒋介石与冯玉祥,自1928年换帖结成生死兄弟,到1948年彻底决裂成冤家对头.20年间,他们时而若即若离,时而你死我活.冯玉祥与蒋介石在中国现代史上演出的这幕长剧,起伏跌宕,动人心魄.  相似文献   

17.
冯玉祥先生在三、四十年代曾五次写过遗嘱。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3月24日,冯玉祥怀着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和失望退隐泰山,5月5日,上海停战协定正式签字。冯玉祥坚决揭露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罪行,感到有生命危险,特于6月14日写好遗嘱,史称“泰山遗嘱(一)”,主要内容如下: ……我是为大多数工农群众谋最大幸福的,我是为民族求独立解放的。凡是有些决心而实行的,都是我的好朋友、好同志,凡是真能铲除一切不平等的,都是我的同路人。凡是为自己打算而自私自利的,即是我的仇敌。至于我的子女一切,我亦不问,任他们去自由发展。现有的一点钱,均归李德全自活即可以了。我的尸首最好是焚化了,不论埋在何处均可。我是研究唯物史观的,甚么鬼神我全不信,万不可以什么宗教形式来葬我。此嘱。” 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等在福建发生政变,成立中华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     
正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之所以为社会所诟病,就在于只在形式花样上做文章,只求"驴粪蛋,表面光",意欲以之为求取一己升迁的敲门砖,实则于民无用,甚至劳民伤财。——《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一些地方政绩工程只求"驴粪蛋表面光"》对于一些经济金融实务学科,担任一些兼职可能有助于学者了解业界前沿。但高校教师如兼职数量过多,也可能会对教学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产生利益交换。高  相似文献   

19.
冯玉祥将军,作为中华民国重量级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颇多。比如,有人说他是“基督将军”,也有人说他是“爱国将军”,更有人说他是“倒戈将军”。纵观其一生,我认为,冯玉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将军”。“读书将军”冯玉祥,在读书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倒戈,有人认为“倒戈”意味着  相似文献   

20.
<正>1998年,我在七台河矿区铁路做线路养修工。休息时,工友们主要靠阅读报刊充实文化生活。每当工长把《党的生活》带到工区,大家总是竞相传阅。在《党的生活》的熏陶下,我萌生了入党的想法。2000年,我向党支部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党支部书记接过我的申请,语重心长地鼓励我继续努力。说话间,他从书柜里取出厚厚一摞《党的生活》杂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材送给我,让我加强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