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945年10月至1965年11月,杨尚昆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一职。杨尚昆曾说:“中央办公厅是中央的办事机构,掌握党的全部机密,把我放在这个位子上,体现了毛泽东对我的信任。”然而,1965年11月,杨尚昆突然被免去中办主任职务,不久“外放”离京,接着,受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被监禁长达12年之久。不过,关押批斗并没有改变杨尚昆的政治信念,  相似文献   

2.
1985年2月,我作为一名遵义会议纪念馆的讲解员,有幸参加接待并亲自为杨尚昆同志讲解了遵义会议和红军四渡赤水这段历史,亲耳聆听了杨尚昆同志的教诲和对遵义会议纪念馆所陈列史实的一些订正意见。事隔22年之久,当我又一次拿出当年杨尚昆同志在听我讲解后、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前,杨尚昆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在这个贴近毛泽东的重要岗位上,他宵衣旰食工作了20年。1966年5月,杨尚昆受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和彭真、罗瑞卿、陆定一被诬为"反党集团",从批斗、审查到监护,时间长达12年。1978年11月,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中央领导在会上宣布:"经过复查,过去把杨尚昆同志定为阴谋反党、里通外国是不对的,应予平反。"并且决定"恢复杨尚昆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分配工作"。  相似文献   

4.
1940年底,杨尚昆从太行回到延安,一直到1947年撤退,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杨尚昆直接参与了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延安整风是很伟大的,不然全党的思想统一不了” 杨尚昆是1940年底回到延安的。那时,延安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七大,把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都  相似文献   

5.
《杨尚昆日记》是杨尚昆同志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宝贵遗产 ,生前已交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加以编辑后出版。杨尚昆同志一生担任过许多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一职 ,从 1 948年至 1 96 5年 ,即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到“文化大革命”前夕。这是中国的历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杨尚昆在担任中办主任这一重要职务期间写下的日记 ,真实地记述了这十几年间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大事 ,详细记录了中央一些重要会议的基本情况 ,同时也涉及他的家庭和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许多内容都是鲜为人知的。经授权 ,本刊独家首次选载《杨尚昆日记》。本期选载的是关于 1 949年 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部分。除对个别错漏文字作了订正外 ,均保持日记原貌。  相似文献   

6.
洪梦 《党史文汇》2017,(10):49-56
<正>1934年初,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新政委杨尚昆,风尘仆仆前赴该军团走马上任,第一次见到了军团长彭德怀。从此,二人开始了朝夕与共、同渡危艰、并肩战斗前后9年的烽火情谊,更写就了直至1965年10月长达32年的深厚战友情。此文从新的角度和侧面来试图解读,即从杨尚昆深切关注有关彭德怀的著述文字、从他多次深情亲笔撰写回忆纪念文章及为《彭德怀军事文选》写序,甚至从专著《杨尚昆回忆录》  相似文献   

7.
李欣  王凡 《党史博览》2007,(7):30-36
1945年10月,杨尚昆从李富春手上接过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到1965年11月接到调往广东工作的通知,在中央办公厅主任岗位上工作了整整20年.这在中央办公厅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对于杨尚昆的革命生涯而言,也是特别值得追忆的.  相似文献   

8.
杨尚昆是1940年底从太行回到延安的,一直到1947年撤退。他在延安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在“难忘的延安岁月”中,直接参与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本文试着对杨尚昆在延安的工作和生活作一简述。“延安整风是很伟大的,不然全党的思想统一不了”杨尚昆是1940年底回到延安的。那时,延安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七大,把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都召了回来。但皖南事变的发生,使形势骤然紧张,会期被迫推迟,杨尚昆等也就留在延安。杨尚昆回到延安不久,中央决定由他协助王稼祥管理华北委员会的工作。8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改组,他仍任北方局书记…  相似文献   

9.
刘嗣杰  袁志强 《思考与运用》2007,(7):F0003-F0003
在隆重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了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图书捐赠、铜像揭幕仪式暨生平业绩展览和祭扫活动等。来自中央、重庆及兄弟省市,杨尚昆同志亲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子女及杨尚昆同志好友,家乡市民代表等共计5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0.
杨尚昆是遵义会议的参加者,又是遵义会议纪念馆首批接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从1935年遵义会议至今,杨尚昆是四进遵义城,三进遵义会议会址。 一进遵义城是1935年元月。1934年10月17日,杨尚昆和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从江西出发,开始长征,接连突破敌军的4道封锁线,战功卓著,受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通令表彰。 1935年1月,红三军团驻扎在离遵义城20多公里的懒板凳(今南白镇)防卫。当他和军团长彭德怀同志接到开会通知后,立即赶到军委总司令部驻地。杨尚昆以红三军团政治委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在会上,杨尚昆批评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坚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一渡赤水,进入扎西后,又挥师东进。他和军团长彭德怀一起灵活机动地执行毛泽东的战略战术,率领红三军团与敌军浴血奋战,抢占娄山关,同红一军团一道二进遵义城,遵义战役歼灭敌军2个师又8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1.
丁艾  张盈 《红岩春秋》2011,(5):44-45
“老烟枪”一名,是杨尚昆的家人给他取的绰号。为何叫他“老烟枪”呢?一是指他的烟龄长,二是说他的烟瘾大。据杨尚昆本人的介绍,他吸烟的历史当追溯到1928年。那时,杨尚昆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了业后,被分配去做俄语翻释。由于这工作在接待宾客中都有香烟供给,又要经常加夜班,  相似文献   

12.
1945年10月,杨尚昆接替李富春开始担任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1948年5月,中央书记处办公厅改为中央办公厅,杨尚昆任主任,同时兼任中央副秘书长,直到1965年11月。他围绕为党中央服务这一宗旨,兢兢业业、上承下达,在中办主任的岗位上工作20载。  相似文献   

13.
1945年中共"七大"之后不久,经叶剑英举荐,毛泽东任命杨尚昆为中央军委秘书长。同年9月,中央副秘书长(任弼时为秘书长)兼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李富春奉命到东北去工作。临行前,他请示了几位中央书记后,把中央书记处办公厅主任的工作移交给了杨尚昆。  相似文献   

14.
倪良端 《党史天地》2007,(10):33-36
1933年1月底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的杨尚昆,6月参加了红军领导工作,任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不久,受中共中央局委派随彭德怀率东方军人闽作战。1934年1月,杨尚昆接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他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彭德怀团结红三军团全体指战员出色地完成了保卫中央苏区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5.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共产国际派代表指导并出席了会议,他们将中共一大文件带回了苏联,保存在共产国际的档案库里。195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访问莫斯科,要求苏共中央把原共产国际有关中共的档案交还中共。苏共答应交还一部分。于是,杨尚昆从莫斯科带回了几箱档案。这批档案作为党内的重要机密,保存在中央档案馆。专家们在查阅这批档案时,并没有看到中共一大文  相似文献   

16.
倪良端 《湘潮》2006,(8):14-15
几句见面话,拉近了留过洋而实践经验“不丰富”的杨尚昆与行伍出身、战功赫赫的彭德怀的距离1933年底,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派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杨尚昆从瑞金赶到红三军团报到。在军团指挥部,穿着一身褪色的军装,打着整齐的绑腿,面含笑容的红三军团团长彭德怀迎上前握住杨尚昆的手,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说:“欢迎,欢迎你呀!我代表红三军团全体指战员欢迎你到任!”有点腼腆的杨尚昆诚恳地说:“带兵打仗我是外行,到中央苏区的时间也不长,望你多多帮助。”爽直、谦逊的彭德怀说:“我年龄虽然比你…  相似文献   

17.
正杨尚昆,1907年出生于四川省潼南县(今重庆市潼南区)。1926年初,他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同年11月,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初,从苏联回国后,相继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参与领导了工人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初,杨尚昆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宣传干事和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副校长等职。  相似文献   

18.
<正>1981年7月10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杨尚昆为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他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当时其他几位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都年事已高,少壮派杨尚昆就成了唯一的常务副主席。在任上,他积极协助军委主席邓小平推动和平时期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厉行军事改革:第一步"消肿",从1982年始历时两年,完成领导指挥机构精编改  相似文献   

19.
周勇 《党的建设》2011,(6):62-62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之时,共产国际派代表指导并出席了会议,他们将中共“一大”文件带回了苏联,保存在共产国际的档案库里。195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访问莫斯科,要求苏共中央把原共产国际有关中共的档案交还中共。苏共经过仔细研究,答应交还一部分。于是,杨尚昆从莫斯科带回了几箱档案。这批档案作为党内的重要机密,保存在中央档案馆。  相似文献   

20.
在原空军副司令员何廷一将军家中,我看到了何老为悼念杨尚昆所作的挽联:“任劳任怨名传万古,尽职尽责功盖千秋。”从中了解到他和杨尚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