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的胜利会师,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转向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是党的北上抗日方针的胜利。本文试图就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与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6,(10)
正80年前,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这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参观"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6,(10)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大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完成,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纠正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和战胜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以及制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历时两年的长征宣告结束。对于这一重要长征历史事件,党史界、军史界进行了长期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时间 (一)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时间。主要有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5.
从1934年10月,红军撤出瑞金开始长征起,到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五军团一直在军团长董振堂的率领下担任中央红军的后卫。一路上,五军团克服重重困难,经历无数战斗,最后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被红军指战员称誉为长征“铁后卫”。  相似文献   

6.
关于红军长征两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红军长征两个问题的探讨张嘉选从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静宁从而取得万里长征的胜利,至今已整整60年了。伴随着时光的推移,人们愈发感到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万里长征的精神的伟大及其产生的影响的深远。因此,到今日,对红军长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22)
正长征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小康》杂志通过报道十名外国人的长征故事,以独特的视角、详实的资料,再次聚焦于"这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通过下面这些数据可以  相似文献   

8.
陈宇 《黄埔》2006,(6):13-15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新中国开国元勋的近30位子女于2006年7月19日至8月29日,沿着父辈长征路线重走长征路,亲历红军长征历史壮举,体味当年艰苦卓绝的革命风云,喜看长征沿线今日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为贫困地区慈善事业募集捐款。这一“重走长征路”活动跨越11个省区,110多个县,历时42天,行程8600多公里。虽然有些人半路上因为身体不适等原因不得不离开团队,也有人是半路上才赶到,全程走完这次长征路的子女仅有5人,但在当年红军大会师之地甘肃会宁,仍有22位子女及亲属在这里实现了大会师。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17)
正我们纪念长征,并不是仅仅为了回顾那段历史,而是在砥砺前行中获得一股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着堪称人类历史伟大奇迹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表示,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红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80周年。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团结奋战的伟大篇章。毛泽东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言书——北上抗战的标志性宣示行动: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将为人民建立幸福国家的宗旨告知广大民众: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是播种机——一路播下了  相似文献   

11.
前言: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的26名队员,自5月1日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出发,于2007年1月5日成功抵达70年前红军主力胜利会师地——甘肃会宁。他们  相似文献   

12.
六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胜利地结束了长征,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这片遍布着红军足迹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发人深省的是,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突破层层封锁,粉碎了上百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纵横十余省,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胜利与陕北红军会师。如此艰苦卓绝、浴血奋战,靠得是什么?长征途中,严重缺衣少粮。红军吃树皮、嚼草根甚至把皮带煮来充饥。有位红军因冻饿而死于冰天雪地之中,军团长急让把军需处长找来质问,原来这位冻饿而死的就是军需处长;不少十几岁的红军小战士忍  相似文献   

14.
对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从自己所接触到的中共党史教材和文章中,说法不尽相同,如:山东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中说:“一九三六年十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甘肃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和会宁胜利会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中说法是:“一九三六年十月,一二、四方面军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伟大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5.
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为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实现红军会师及战胜党内各种错误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党的领导和人民支持为后盾,徐向前率部转战川康青甘,为粉碎敌人围追堵截和策应与迎接红一、二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北上付出了极大努力和牺牲,为战胜长征中恶劣自然环境和特殊社会条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长征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其丰功伟绩彪炳千秋、永远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16.
“彝海结盟”和党的民族政策──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杨绍猷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已经六十周年了,红军指战员的光辉事迹和坚韧不拔精神,激励着我国一代代新人。红军在长征途中积累的政治、军事经验,又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执行的民族...  相似文献   

17.
石仲泉 《今日浙江》2006,(20):30-31
石仲泉是著名党史专家,他利用五六年时间基本走完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用鲜活的故事诠释了长征精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纵横10多个省,跨越万水千山,实现了从东南至西北的战略大转移和大会师。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兵力较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红军长征胜利已成为历史。但是,伟大的长征孕育的伟大长征精神是永存的。这里,根据这些年我的长征行体验,谈谈对长征精神的几点认识。“红小鬼”与“女团长”的诠释红军长征,既…  相似文献   

18.
甘肃,在整个长征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从一九三五年八月红二十五军进入甘肃到一九三六年十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前后达一年多时间,红军的足迹踏遍了陇东、陇南和甘肃的千山万水,留下丁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近年来,党史界对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史研究有新进展,现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将一些新的观点和争论的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新中国开国元勋的近30位子女于2006年7月19日至8月29日,沿着父辈长征路线重走长征路,亲历红军长征历史壮举,体味当年艰苦卓绝的革命风云,喜看长征沿线今日发生的巨大变化,并为贫困地区慈善事业募集捐款。这一“重走长征路”活动跨越11个省区,110多个县,历时42天,行程8600多公里。虽然有些人半路上因为身体不适等原因不得不离开团队,也有人是半路上才赶到,全程走完这次长征路的子女仅有5人,但在当年红军大会师之地甘肃会宁,仍有22位子女及亲属在这里实现了大会师。这次参加名为“情系长征路”的红色缅怀之旅,其中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的胜利,不仅是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更是红军成功宣传我党我军政治主张的胜利。长征途中,我党我军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发动群众,掀起了大众化和群众性的舆论宣传,创造性地运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充分展示了我军舆论宣传的巨大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