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在执政条件下反对和防止腐败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党有能力解决遇到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2.
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在执政条件下反对和防止腐败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党有能力解决遇到的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3.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思想路线问题,发展道路问题,经济建设问题和腐败问题是涉及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四个主要问题。前三个问题经过三代领导人的积极探索和全党的不懈努力,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第四个问题即腐败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好。但是,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既然有能力解决好了前三个问题,也一定有能力终究解决好腐败问题。一、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腐败是一个政治概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说它是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产物,我们党公开承认存在腐败,并且鲜…  相似文献   

4.
《群众》2020,(12)
正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处于初创时期,身处险恶的内外环境,党内任何腐败行为都可能导致生存危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保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就成为中国共产党能否生存、发展,能否领导中国革命事业走向胜利,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伊始,就把"保持廉洁,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明确提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腐败治理目标体系,将实现不想腐作为治理腐败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不想腐纳入治理腐败的目标体系中,这既是实现共产主义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加强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既有科学的理论为其提供学理支撑,也有历史经验为其提供借鉴。全面从严治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不敢腐、不能腐目标实现的同时,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在推进不敢腐、不能腐目标实现的基础之上,推动腐败治理中不想腐的高层次目标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6.
盛小伟 《群众》2006,(7):54-55
法国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力,直到有限制的地方为止,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铲除因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而导致腐败的土壤,这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首次以法规的  相似文献   

7.
“吏治”腐败是一种严重的政治腐败,它既是腐败之首,又是腐败之源。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它本与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但由于复杂的原因,在当今中国的某些地方又有死灰复燃、沉渣泛起之势。这虽为支流,但大有必要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批判,以期阻止它的泛滥蔓延。“吏治”腐败是一种连锁式的腐败“吏治”腐败不是孤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执政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我们认为,消极腐败的危险是最根本、最关键、最要害、最致命的危险。消极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消除腐败要靠法制朱嘉峰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担负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党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正确路线能否贯彻执行,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到党能否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可是,近年来,由于党内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明确提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腐败治理目标体系,将实现不想腐作为治理腐败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不想腐纳入治理腐败的目标体系中,这既是实现共产主义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加强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既有科学的理论为其提供学理支撑,也有历史经验为其提供借鉴。全面从严治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不敢腐、不能腐目标实现的同时,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在推进不敢腐、不能腐目标实现的基础之上,推动腐败治理中不想腐的高层次目标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反对腐败。但长期以来,我们反腐败的策略更重视腐败行为的事后追惩,而对腐败行为的事前防范比较薄弱,特别是对新形势下腐败行为易发的关键领域、环节、岗位的风险防控,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索和研究都很不够。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深入研究腐败发生的内在机理,切实转变反腐策略,更加重视腐败风险的防控,从制度设置和流程再造上筑牢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  相似文献   

12.
正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向全党全社会作出了党中央抓铁有痕反对腐败、踏石留印从严治党的庄重承诺,对全党今后一段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表明了决心,在广大党员干部当中引起强烈反响,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今年也是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相似文献   

13.
腐败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污染,它不仅形成各种经济损失,而且还构成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合法性的严重挑战。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来估计近年来(指90年代后半期)腐败给中国经济、国家财税、公共投资、消费者、社会净福利所造成的损失。国内外对腐败经济损失的各种估计目前,对于中国腐败的经济损失估计有如下几种方法:一是根据寻租理论对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各类租金进行估计。二是官方统计公布的腐败事件引起的损失。三是根据官方披露的腐败事件和有关数据进行估计。卡内基梅隆基金会的裴敏欣对中国腐败的经济成本作了估计,合计腐败总经济成本为3430亿元,占 GDP 比重的4.79%。中国腐败类型及经济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这不仅向全党全国人民表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的坚决态度,而且也为我们今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明确腐败现象的严重性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同时也须认识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成效的有利条件,增强对反腐败斗争胜利的信心。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顺利进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腐败现象同党的宗旨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党对一批高级领导干部的腐败犯罪问题进行了严厉查处,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依法严惩腐败的决心,也充分…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与廉政建设都重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控制权力腐败,二者相辅相成.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法治的一个基本任务,法治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基本力量.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走法治道路,必须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把法治精神作为构建中国共产党廉政文化的核心,把廉政文化建设与法治建设贯通起来,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人民网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网民可径向总书记、总理和中央政治局留言。甫一开通,网民立即就言论自由、官员腐败、政府住房政策等问题纷纷建言献策。有热情讴歌、赞颂,有直率批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六十余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历史进程中,着力构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为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明确不同发展阶段反腐廉政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二是通过开展党性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警示和预防腐败;三是通过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腐败案件发挥警示和预防作用;四是通过构建反腐廉政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警示和预防腐败;五是进行反腐廉政法规制度体系建设预防腐败;六是通过强化权力监督和制约体系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19.
滕祥臣  刘伟 《传承》2013,(10):22-26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出现的腐败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当时腐败的特点,密切联系群众,党政高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依靠法律的威严震慑等,采取措施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成绩显著,对当今的反腐倡廉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滕祥臣  刘伟 《传承》2013,(12):22-26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出现的腐败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当时腐败的特点,密切联系群众,党政高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依靠法律的威严震慑等,采取措施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成绩显著,对当今的反腐倡廉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