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在北大荒博物馆的第二个展厅,有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那就是毛泽东主席1959年写给北大荒人李艾的一封信。1958年初,全军掀起了来北大荒的热潮,口号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党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边疆,誓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这股热浪冲击着中南海中央警卫局文工队这帮年轻人  相似文献   

2.
伊胜利  孙艺年 《奋斗》2010,(4):39-40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北大荒精神是几代北大荒人用青春、血汗和生命培育和锤炼的一种被党和国家认可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其基本内涵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鼓舞北大荒人将茫茫荒野建设成了举世瞩目的 "战略大粮仓"。在这个过程中,它以其自身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影响力跃身跳出了北大荒的  相似文献   

3.
北大荒精神中“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特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奋斗品质。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北大荒精神诠释包括了甘洒热血、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敢于开拓、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畏艰苦、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忧公忘私、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深入探究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北大荒精神的融合与互动,满足北大荒精神传承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为推进伟大事业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想一想北大荒啊,荒山成沃土如今你变了样;亲一亲北大荒啊,矮屋换楼房迎来盛世辉煌……”4月14日下午5点,贵州大学北校区大礼堂内歌声缭绕。在《喊一声北大荒》、《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经典老歌激昂的旋律中,贵州大学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5.
秋风 《世纪桥》2001,(4):33-34
在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中,产生了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北大荒精神。这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是几代北大荒  相似文献   

6.
党课导读本期推荐的党课题目为《北大荒精神薪火相传》。党课主讲人方蕊以第三代北大荒人的视角,深情讲述了一代代北大荒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感人故事。本期党课采用"情景体验+互动采访"的授课形式,更具代入感和体验感,展现了北大荒从莽莽荒原到中华大粮仓的沧桑巨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将北大荒精神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9,(21)
正回顾从事文学创作的40多年,盘点我创作出版的20多本文学专著,感慨颇多。创作素材和采写对象,基本没有离开北大荒。用文学作品弘扬北大荒精神,贯穿我的创作始终,或者说弘扬北大荒精神,是我作品的主旋律。北大荒的文学艺术与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是同步发展的。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建设历史,是一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9,(11)
正开发建设北大荒北大荒,沃野千里,荒无人烟。为了开发这片古老的荒原,建国后,党中央作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批转业官兵分批次进入黑龙江腹地,开启大规模开发建设北大荒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北部边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流区域。一直沉睡着纵横干里的古老荒野,统称北大荒。冬天,那里冰天雪地,寒风呼啸;夏天,那里荒草述野。虎狼成群。然而广袤的北大荒,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非常适宜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10.
张博 《奋斗》2013,(2):45-50
正开篇语:这是一片孕育希望的沃土,这是一方创造奇迹的土地。5.76万平方公里的北大荒像一个聚宝盆,在祖国的北疆闪烁着奇丽的光彩。从1947年第一批荣复军人伴随着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开进北大荒、点燃了第一把荒火、拉开了北大荒建设的第一犁、创建了第一批公营农场开始,三代北大荒人就用自己的汗水、泪水和血水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把昔日"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的北大荒建成了繁荣富庶、欣欣向荣的北大仓据统计年来北大荒已经累计生  相似文献   

11.
周亚明  谢静 《奋斗》2020,(3):65-68
时间是奇迹见证者。过去,有谁曾想到,昔日人迹罕至、沼泽密布的“北大荒”,如今会成为美丽的乐土、幸福的家园、举世瞩目的“中国饭碗”!不久前本刊记者跟随“砥砺奋斗走龙江——2019全国地方党刊龙江行”联合采访团来到三江平原进行采访,见证了北大荒的沧桑巨变。朋友,你到过黑龙江,去过三江平原吗?在祖国遥远的东北边陲,在辽阔的三江平原上,白云飘浮在蓝天上,天是那样的蓝,那样的低,低到似乎触手可及。  相似文献   

12.
王炳江 《奋斗》2008,(3):38-40
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是北大荒人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垦区各级党组织的带领下经过北大荒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用自己的劳动和生命培育出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北大荒人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是几代拓荒者在开发北大荒的壮丽事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政治觉悟、崇高的思想境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3.
打开祖国的地图,鸡冠状东部的顶点,就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流处。这里是一片低湿沼泽区,神奇的漂垡甸构成了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这里是冰雪的故乡,暴虐的西伯利亚寒流长久地在这里盘旋,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冻土层最厚达2.5米;这里还有川溪断道,荆柴封路,毒虫结阵,猛兽成群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疫病……这就是在传说中的北大荒。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几代北大荒人承受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青春和热血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北大荒人在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7,(4)
<正>黑龙江垦区是几代北大荒人用青春、汗水乃至鲜血、生命铸造的。黑龙江的农垦事业创造了人类拓荒史上的奇迹,使黑龙江垦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昔日亘古荒原变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回顾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北大荒垦区精神"始终同垦区的开发建设事业同生、同育、同发展。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形势和任务不断变  相似文献   

15.
张奎 《奋斗》2023,(11):32-37
<正>1945年9月,中共中央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党的战略重点转向东北。在此战略方针的指引下,黑龙江地区利用东北解放区条件和基础,试办农场,生产粮食,支持全国解放战争,从此,震古烁今的开发北大荒的序幕正式拉开。此后的三十多年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北大荒持续掀起开发建设热潮,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相似文献   

16.
李梦醒  付强 《奋斗》2020,(1):69-71
“秀色蕴于险峰之顶,瑰宝必藏于艰险之地,北大荒是祖国的一片宝地。”著名作家聂绀弩如此描述这一块黑土地的神奇。如今,这块黑土地上,人们看到沃野千里、艰险不再;更令人惊艳的是在垦荒北大荒后的第72个年头,黑土地上孕育出的繁盛的文艺之花。  相似文献   

17.
褒贬录     
<正>自来水管上了冻书记出手把冰融2022年入冬后,气温骤降,北大荒农垦集团依安农场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区的孙喜付、田淑贤老两口儿家里的烧柴用没了,导致自来水管上了冻,便打电话向管理区党支部书记牛晓龙求助。接到求助电话后,牛晓龙立即买了烧柴送上门去,还帮老两口儿烧火取暖。自来水管解冻了,老人心里的冰也融化了。(李辉)  相似文献   

18.
北大荒,人称“北”国高寒,“大”片沃野,“荒”无人烟。它原来是指东北的原始荒原。后来仅指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里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片黑土地之一。为了开发这片古老的荒原,从1947年起,我人民军队先后抽调14万余官兵,分八批次进入荒原腹地,在这里建起了全国最大的国营农场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58年的“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一、“向地球开战”1958年1月24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要求全军转业官兵去开发北大荒,屯垦戍边。为此,人民解放军全军进行了总动员.顿时,全…  相似文献   

19.
<正>在北大荒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件黄绿色将校呢军装。这件军装的主人是曾在解放战争中被授予“孤胆机智英雄”称号的李国富。这件军装经历过解放战争炮火硝烟的洗礼,聆听过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犁铧破土之声,见证了它的主人被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高光时刻”,  相似文献   

20.
修磊 《奋斗》2013,(5):25-27
正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省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瑰宝之一。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双百"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更需要深入理解北大荒精神的丰富内涵,继承和发扬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北大荒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