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路后街31号(今恤孤院路3号)召开,进一步讨论国共合作问题。大会决定接受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相似文献   

2.
黎敏  易丹 《学习月刊》2011,(10):32-33
1923年的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总结了"二七"罢工失败的经验教训,统一了党内在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问题上的认识,正式确立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分加入国民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三年六月十二日至二十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经过热烈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这次代表大会在我党的发展历史上有着重大功绩。它标志着全党对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策略原則和组织形式问题认识的统一和确立,从而揭开了第一次国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三大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经过了一番又一番的激烈争论,最后大会作出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历史性决定——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强调共产党应保持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而决定的,也是孙中山所能接受的唯一形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 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正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通过了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14个重要文件;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  相似文献   

7.
闻史 《党建文汇》2014,(7):42-42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会上,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由此.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当时在国民党内的职务,要高于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  相似文献   

8.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后,远在法国的中共旅欧党团负责人周恩来,根据党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与国民党旅欧支部负责人王京歧取得了联系,商讨两党合作问题。 经过多次会谈,旅欧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决定中共旅欧党、团员80余人全部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周恩来对两党如何合作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宣传民主革命对现实中国的必要性和两党的行动方针;二是为国民党吸收旅欧华人中的革命分子;三是努力为国民党做些组织和训练工作。周恩来在旅欧国共合作方面表现出的杰出才能受到了  相似文献   

9.
《军队党的生活》2008,(1):70-70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月20~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同意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选举有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10名共产党员为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大革命高潮的起点,有了国共合作才促使全民族的  相似文献   

10.
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经过长时间的热烈争论,最后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从而基本上结束了党内对加入国民党问题长达一年多的争论。过去对这个问题研究较少,且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谈些粗浅的认识,欢迎指正。共产国际为了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于1923年1月作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指出:“国民党与年青的中国共产党合作是必要的”,“中国共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戴笠是国民党特务大头目,但人们不知道的却是他未加入国民党,缘何?1938年3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中央委员会临时全体大会时,蒋  相似文献   

12.
1923年1月12日,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决议认为:中国“独立的工人运动尚不强大”,工人阶级“尚未完全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中国国民党是‘冲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同国民党合作是必要的,他的党员应该“留在国民党内”;但是共产党要保持自己在政治上的独立性。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时,恰巧这个决议传到中国。这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在广州举行“三大”,把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列为大会主要议程。讨论中,代表们都表示拥护共产国际的一月决议,但…  相似文献   

13.
<正>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在党的三大召开过程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颇有意思。三大缘何选址广州党的一大、二大都在上海召开,党成立后中央局所在地也一直在上海,  相似文献   

14.
在中共三大上,围绕国共合作问题,以张国焘为代表的一方与以马林为代表的一方发生了激烈争论。最后,会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但党内认识并未实现真正的统一,也为此后国共合作过程中的坎坷乃至最后的破裂埋下了伏笔。长期以来,张国焘的观点作为争论的一方,多有争议,笔者对其进行了再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采取党内合作方式被共产国际认为是中国大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但陈独秀从一开始就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1922年4月,他致信维经斯基提出了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六点理由。但是在共产国际的压力下,经过1922年8月杭州西湖特别会议、1923年6月中共三大,陈独秀被迫接受了党内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的革命高潮呼之欲出中共三大后,中国共产党即全力投入到国民党改组工作中,各级党组织积极动员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许多共产党员成为当地国民党改组的主要负责人,对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共产国际和苏俄也积极帮助国民党进行改组,1923年10月,鲍罗廷以共产国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其中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以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若论他当时在国民党的职务,要高于与他同在国民党内当差且成为他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随着政治局势的发展,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直线上升,远远超越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18.
林木 《党史博览》2011,(4):2+57-F0002
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所谓“党内合作”,就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因此,国民党内就有了一批同时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人。  相似文献   

19.
时间:1923年6月代表人数:30多名党员总数:420名地点:广州市恤孤院路3号会议成果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党的三大第一次修订党的章程,对二大党章进行了若干修改,首次规定新党员有候补期,首次规定党员可以"自请出党",即自愿退党。  相似文献   

20.
张家康 《湘潮》2012,(6):4-7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和许多共产党员一样,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央机关工作了3年,担任过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组织部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