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志华 《法制与社会》2011,(13):195-196
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是整个公共管理部门格局的调整,NGO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地位在理论上得以确立,公共服务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NGO在政府职能掌舵化、公共服务竞争化、公共服务评估监督主体社会化、公共管理权力分散化等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NGO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意义凸显在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公共服务合作治理理念的建立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行政改革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的一个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和客观需要,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吸取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摸清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需求,探求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国行政文化传统,从中国国情出发,寻找适合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对策,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公共服务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对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有何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有关政府间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制度,主要目标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均等化目标意味着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公平分享,也有助于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许多方面背离均等化目标,不利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这一理论对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比较符合世界范围内政府改革趋势,对于缓解社会危机,提高政府效率,优化公共服务有重大意义,对我国政府改革也有很大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管理模式”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在西方特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要求。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不同,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我们应当在充分审视自身国情的基础上,把握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和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的异同点,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消化和整合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在西方特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要求。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不同,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模式。我们应当在充分审视自身国情的基础上,把握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和西方国家行政管理改革的异同点,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消化和整合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公共管理导论》是欧文·E·休斯的著作之一。本文首先从总体上评价新公共管理所带来的变迁及其后果,然后以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为例探讨新公共管理对我国目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职能定位正基本趋于一致,即建设一个有限政府,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目前,我国已进入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公共供给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这一核心问题包括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许多方面的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职能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与开放型经济的要求,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是公共行政能力、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共服务能力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组织满足一定范围公民的公共需求的有效性。为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要围绕公共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一些基本能力要素进行,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价值目标平衡能力、公共服务信息开发与利用能力、公共服务品种与技术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责任分担与利益协调能力、公共服务供给组织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先后历经了四次改革,每次改革都伴随着资产流失,改革不能深入等诸多问题。新公共服务理论展示了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思想,可以让我们从另一种视角来看待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结合新公共服务的思想,从国有企业改革要注重公民利益,公民第一,公民参与等方面,本文提出了对国企进行改革的几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未来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公共管理与旧公共行政相比,有其显著的进步性,因为它打破了公共行政一直由僵化的、等级制的官僚组织形式所支配的局面.尽管新公共管理仍然是当今行政改革的主流思想体系,但实践已经证明了它的局限性.从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看,"新公共服务"将是一种新型公共管理模式,因为它具有不同于旧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业的发展体现着国家干预。公共服务适用反垄断法豁免的经济学基础为自然垄断,其法学基础为公共利益理论。但上述两个理论基础的演变,使公共服务领域适用豁免的制度正在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3.
外包:公共服务事业改革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道路。公共服务事业外包,作为政府民营化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是公共服务事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途径。目前,公共服务外包的障碍机制有哪些,以及如何扫除这些障碍,使公共服务外包事业顺利发展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future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in the context of current debates about, and commercial pressures on, the BBC. They describe the European Community constraints on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and the need for a clearer definition of such broadcasting, noting that such a definition is not currently provided in UK law. The BBC is also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from fair trading rules derived from competition law, some of which may weaken its ability to deliver its public service mission. Original research undertaken within the BBC suggests that external and internal pressures have undermined the conditions for a distinctive public service output, although there remains the basis for such an output within the culture of programme-making. The authors develop theoretical bases for a redefinition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centred on the principles of citizenship, universality and quality in relation to services and output, and examine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structure of channels in the digital era. Finally,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implications of their analysis in the context of the Government's Communications White Paper, arguing tha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purposes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must not be made subordinate to competition-based concerns.  相似文献   

15.
白静 《行政与法》2006,(2):17-20
由于全球化和资讯时代的冲击,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社会结构范式逐渐取代了政府—市场的二元社会结构范式,从而改变了政府治理的规模和传统边界。针对这种大变革时期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必须重新认识和改革传统体制的政府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三元社会结构共同治理模式的互补优势,在中国渐进改革的演进发展中构建出一种新型的、有中国实践特色的政府治理模式,即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高建华 《行政与法》2005,1(8):27-29
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反异化是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的重要课题。“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公共权力异化是公共权力“反公共性”的结果。公共权力反异化,既要考虑传统意义上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等方式,还必须考虑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要淡化公共权力,使公共权力的运作向服务行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姜朋 《北方法学》2011,5(5):59-65
事业单位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它既包括从事非营利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类组织,也容纳了行使公共权力的以及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各色机构。考虑到许多事业单位以机关法人为设立人和资助者(拨款),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后者的事实,事业单位改革就不能仅局限于事业单位自身,而应从机关法人和事业单位的联动关系入手。如果政府职能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很难指望事业单位的改革会彻底。  相似文献   

18.
李丹 《法学论坛》2005,20(5):35-39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可以规定社会团体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必须以其成员主张环境公益受损为先决条件;可以明确公权机关的诉权优先于公民或社会团体的诉权;可以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规定为法定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权机关,将检察机关定位为监督和支持有关主体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对救济是否充分及时进行法律监督的机关.环境公益的民事救济应当采取以恢复原状、消除危险为主,以赔偿、停止侵害、排除危害为辅的方式,同时探索新的民事救济方式.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赔偿对象可以确定为某种环境公益基金,该基金独立于政府,负责对环境公益的维护,并不限于受损的环境公益范围填补或增进环境公益.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体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制度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制度,从"二元主体"发展到"三元主体"是其基本的演进路径,但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受市场机制在国家治理中的影响程度不同,其范围及权利义务迥异。在我国这样市场机制发展不充分的国度,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主体制度是迫切而又棘手的课题。基本解决之道在于紧扣国家改革推进政策,紧密结合国情,科学界定主体的范围及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在此基础上采取完善立法、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公众参与等多种措施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