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容缨 《政法学刊》2003,20(4):9-12
个案监督是我国一些地方人大近年来开始运用的一种监督方式,但对它的法律依据和现实意义,实践中存在不同看法。从保障审判公正的角度看,个案监督这一做法与独立审判原则存在着对立和冲突。人大对审判工作的合理监督,应当着眼于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全局性的监督,以维护法院的独立审判原则。  相似文献   

2.
人大监督司法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享有的重要职能之一。人大监督司法日益体现出它的必要性和价值性,目前在深入推进司法公正建设之时,应当更加关注和发掘人大监督司法的机能和独特优势。人大监督司法在现阶段显得格外重要,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人大的视角看,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之强化和充实,需要充分发挥其监督司法的职能。目前中国法  相似文献   

3.
自2010年10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各地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如何充分有效发挥乡镇检察室的职能作用。江苏省灌云县检察院派出检察室创新监督方式,以行政执法监督为切人点,提出“党委领导、人大支持、政府负责、检察监督、部门司职”的基层行政执法监督模式,既拓展、延伸了检察监督的触角,又破解了行政执法监督中“知情”难、监督权不足、执行力不强等难题,为完善行政执法与检察衔接机制提供了实践依据,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时,这种联合监督的新模式也给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乃至其他法律监督工作带来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实施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在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效率,重塑政府形象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了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但目前尚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大的监督缺乏有效性,行政主体的内部监督作用有限,社会监督软弱无力,司法监督流于形式。对此,应采取强化人大监督,对内部行政监督制度进行改革,增强社会监督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司法监督的效能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监督“一府两院”正确行使职权是人大监督应有之义,本文从监督司法权行使角度对人大监督权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大的监督有其积极与有效的一面,但应建立保障司法的独立的基础之上,不提倡实施个案监督,指出人大的监督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6.
邱焕逵 《法制与社会》2010,(31):211-212
行政执法监督属于法律监督范畴,检察机关在行政执法领域应当怎样行使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权,这是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检察机关要立足本职,充分利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检察监督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探索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的具体措施,这是强化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区志娟 《法制与社会》2012,(33):207+211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立法不完善及监督制约机制的不足导致其在市场流转过程中出现诸多违法犯罪的情况,亟需检察权的监督。检察机关应当转变传统的"事后"、"外在"监督模式,积极探索"参与式"监督,以执法办案为依托,突破农村职务预防宣教模式,同时积极延伸民行部门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发挥出检察机关参与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法律监督职责,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田伟  黄莹 《法制与社会》2013,(35):159-159,161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宪法和法律赋予其监督权;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行使法律监督职责的同时必须接受人大的监督。文章从分析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出发,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就应当尊重人大监督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二者协调运用,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王大敏 《法学杂志》2003,24(3):51-53
在我国人大对司法的监督具有宪法根据 ,与司法独立原则并不矛盾。人大监督应当包括对个案的监督 ,但应当坚持事后监督原则、程序监督原则、集体行使监督权原则  相似文献   

10.
行政执法监督: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波 《行政与法》2002,(10):78-81
行政执法监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我国行政执法监督虽然很大程度地保障了依法行政,但在现实生活中,行政执法监督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行政执法监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监督的对策,这就是: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让人大应有的监督职权归位;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加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让司法机关真正担负起监督职责;进一步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威慑力;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降低群众监督的成本和风险;建立一种对监督者进行监督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张先福 《政法学刊》2005,22(5):85-87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的重大突破。当前公安民警在行政执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要把 打击违法犯罪和保护人权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监督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加强行政监督需要从强化人大监督机制、增强行政内部监督职能、健全行政监督法律机制、完善群众监督机制等方面来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曾长秋  赵剑红  罗珍 《行政与法》2004,17(10):51-53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主要途径:一是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引入竞争机制;二是明确代表职责,促进人大代表专职化;三是理顺人大与国家机关的关系,确保人大职能的行使。  相似文献   

14.
西部行政执法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媒体的舆论监督。然而舆论监督与行政执法环境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不协调性。行政执法机关与新闻媒体之间应建立信任与合作的互动关系,促成行政机关、媒体与大众之间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进而形成良性的舆论监督环境,最终达到宣传执法形象,化解执法矛盾,促进执法效率,实现西部行政执法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行政监察法》中的检查制度和调查制度是行政监察检查权和行政监察调查权运行的载体。作为制度意义上的行政检查与行政调查存在着性质与功能的差异,共同构成了行政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目标实现的制度要素。行政检查和调查制度关联着公共权力、公民基本权利、政府治理、行政行为,关联着执法、廉政、效能等行政监察工作的热点,关联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理论范式,有可能成为行政法学的理论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行法律解释制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周旺生 《现代法学》2003,25(2):3-10
法律解释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整体中具有辐射性和跨越性的重要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首要的法律解释权 ,解释法律应当遵循五道程序 ,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最高司法机关可以就司法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 ,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国现行法律解释的制度框架。这一制度框架中 ,立法法规定的法律解释制度在法律意义上是成立的 ,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是否合法则存在疑问。现今绝大多数国家一般都以司法机关为主要的法律解释主体。中国实际采行的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司法机关都解释法律的二元化体制 ,前者是法律上的首要法律解释主体 ,后者则是实践中最主要的法律解释主体。几十年间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法律解释为数非常有限 ,倒是法律上处于其次地位的最高司法机关的法律解释为数甚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首要的和主要的法律解释权 ,在逻辑上是成立的。然而逻辑上成立未必能完全解决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会期不足因而不能随时根据需要解释法律 ,它并不具体应用法律因而难以适时就法律应用特别是法律适用做出法律解释。转变这种状况 ,单用所谓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分类方法是不敷需要的。在法治发达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17.
胡新祥 《政法学刊》2005,22(4):83-84
在计划经济时期公安行政执法取得了很大成效。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在转型,政治体制在完善,政府职能在转型,为此公安行政执法必须加快转型,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检察机关、监察机关的参与之下,行政执法外部监督的力量越来越充足,但这些主体皆为非正式行政执法监督机关,监督活动缺乏统筹安排,难以形成稳定可靠的监督秩序,因而需要确立正式的外部监督机关,发挥一定的牵引作用。检察机关因法律监督对象的广泛性,具备将监督对象拓展至行政机关的可行性,因其在法律实施中开展合法性监督的专业优势,具备将其机关职能拓展至行政执法监督的适当性,所以比监察机关更适于成为正式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关,这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对现行国家行政监督体系的补强优化。在权力配置上,检察机关需要配以调查权、合法性评议权和程序性处置权,同时要保持监督权行使的限度,避免脱离行政执法合法性监督的焦点,尊重行政执法的独立自主,并与其他国家机关分工协作、形成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19.
论行政许可法对政府的诠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传毅 《河北法学》2005,23(2):60-64
2003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的颁布施行,是中国政府顺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适应WTO规则,与世界接轨的客观要求。这部法律对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将产生巨大影响,它为我国政府作出了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高效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等的崭新诠释。  相似文献   

20.
“皮筋”变“钢尺”: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代伟 《行政与法》2010,(11):27-29
在行政执法中如何克服随意性,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增强行政处罚透明度,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是所有行政机关一直深入研讨的课题。现实的自由裁量权是"皮筋",期望中的自由裁量权是"钢尺","皮筋"变为"钢尺"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自身监督、舆论监督等的共同努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制约、压缩执法人员手中的"弹性空间"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