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课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即委托意识、公仆意识、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与非权力影响力意识。领导者的权力是人民群众委托、赋予的。领导者接受了人民群众的委托 ,就要代表人民群众行使权力 ,做人民群众忠实的公仆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增强非权力影响力意识 ,树立真正的领导权威 ,为人民掌好权 ,用好权。  相似文献   

2.
权力观就是对权力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权力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决定着他们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权力观.只有首先解决好权力观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勤政与善政     
当前,我们党正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思考、探讨和研究执政为谁、用权为谁的重大课题,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领导者都掌握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权力。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领导者一定要摆正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让手中的权力在为人民服务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令人焦虑的是,现实生活中,浪费权力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有些人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享受着人民给予的俸禄,却不愿为人…  相似文献   

4.
树立宗旨意识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前提和基础。权力观就是对权力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如何对待权力、把握权力、使用权力的态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来自人民、用于人民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正确运用权力和为人民服务的一致性,为各级领导掌好权用好权,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权力为人民服务的作用,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经常加强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改造,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体现…  相似文献   

5.
加强政风建设 ,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主人和公仆、权力和利益、权力和法律的辩证关系 ,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6.
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长期的根本性课题。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观教育,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诚心诚意为实现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这要作为党的一项长期重大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对于党的各级干部,只有充分认识树立正确权力观的重大意义,努力加强党性修养,才能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党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7.
试论权风     
执政党、执政者只有树立了正确权力观,才能改进权风,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巩固执政地位。端正权力观,搞好权风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必须与党的各方面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执政的前提,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只有牢牢把握正确的权力观的内涵,才能找到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途径,实现执好政、掌好权、用好权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6,(2)
正践行"三严三实",严以用权是核心。打牢严以用权的基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应做到"五辨",即明辨权与力,明辨权与位,明辨权与利,明辨权与能,明辨权与责。践行"三严三实",严以用权是核心。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才能正确树立权力观,才能顺利过好权力关。打牢严以用权的基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清醒的认识,作出明晰的辨别。第一,明辨权与力。"权"字的本义是秤砣,是称重装置的枢机和关键,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  相似文献   

10.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权力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党风政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于领导干部具有决定的意义。 一、为人民掌权用权 权力只能为人民服务 权力就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共产党人的权力在政治上强制你为人民服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还有它的干部,在人民无权时舍生忘死为人民争权力,争取得到权力以后就是勤勤恳恳为人民谋利益,舍此之外再无他求。而在这之前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封建阶级  相似文献   

11.
有两种根本对立的权力观。马克思主义权力观认为,权力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维护社会存在、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强制力量。不同社会的权力有着不同的性质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权忠实地保障人民因此就行使权力,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坚决地保护人民的权利,认真地向人民负责。权力特别重要,权力可能腐败,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行使到哪里就要监督到哪里。  相似文献   

12.
正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社会生产,也可以阻碍社会生产。在我国,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作为权力行使主体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正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提高履职用权的能力,同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3.
所谓权力观,是指掌握一定权力的人对权力的来源、性质、如何运用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指导和实施权力活动的思想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绝不能用来为自己谋私利,要始终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对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抵御各种风险和考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一是坚持正确的权力观,摆正“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力又是人民给予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要把权力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首先,要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掌权,如何掌好权、用好权”的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其根本职责是为党建功、为国尽职、为民造福。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代表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确保权力不变质、不腐烂、不异化,始终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多次告诫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他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又进一步明确指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问题,也是一个加强党性修养的问题。领导干部有了坚强的党性,就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指示,努力加强党性修养,用坚强的党性来保证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的正确使用,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这是坚持执政为民的关键。领导干部的职业活动的特征是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其职业活动的主要责任是运用权力为社会服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因此,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认识和使用权力,为民掌好权,就成了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一个突出课题。要正  相似文献   

18.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关键是要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要过好这"三关",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切实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权力视为党和人  相似文献   

19.
“三问”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核心是树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怎样正确看待利益、权力、政绩,如何解决好为了谁、代表谁、依靠谁的问题。只有以实际行动正确地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能从思想上明确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生命的全部意义,才能更加努力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我们党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为什么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共产党?为什么我们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克服重重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党忠实地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教育在先,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从根本上解决好干部和群众的关系问题。在“5·31”讲话中,他又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正确看待权力,不仅决定着个人正确使用权力,而且对党风和社会风气产生重大影响。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才能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才能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