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0年底,中共中央作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决策。于是,当时深入人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口号“五讲四美三热爱”被提出。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结合自身特点,也提出了自己的精神文明建设口号,即“四有三讲两不怕”。随即,全国许多地区及多条战线也都根据自身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类似口号。那么,这类带有数字的浓缩性口号源自何处、何时呢?当时,许多老将军都肯定地说,源自彪炳史册的“红军青年冲锋季”中的“四不五要三努力”。  相似文献   

2.
在“实”字上下功夫.是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从贵阳市花溪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五个突出”的做法看.他们抓得的确很实.首先是指导思想实:结合本地特点,服务经济建设,不搞“两张皮”其次是措施实:以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和相关制度为机制.保证领导重视和资金投入等;再次是成效实:提高了全区精神文明的程度.推动了经济发展.工作上的实,源于领导作风的实.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作风飘浮,在抓精神文明建设中,仅仅限于贴标语、喊口号、编材料.作报告,或者“上边号召搞一槁,没人抓时撂一撂”.不愿在实事上持之以恒地做艰苦细致的工作,结果使精神文明建设老是不尽如人意.然而,令人欣喜的是,花溪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一反搞“花架子”的不良习气,为我们作出了真抓实干的示范,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就必须做到"三个代表".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村级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思想至关重要;村级党组织要实践"三个代表"思想,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建设,要紧密结合本村的实际,发展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4.
孟祥义 《党史博采》2006,(10):54-54
近年来,威县财政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突出服务、开拓进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财政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实现了财政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为此,威县财政局从2000-2003年连续四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十年获市财政工作先进单位和县实绩突出单位荣誉称号.实现了档案管理工作从"省三级"直升"省一级"的艰巨目标,行风评议连年夺魁,2004、2005获两年免评奖励.集中支付中心和政府采购办被评为"市级文明示范窗口".财政信息宣传和工作调研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该局抓好了"三项工程".  相似文献   

5.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李昌,在改革开放之初,最先向邓小平建议:"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以此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6.
编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虽然字面上并没有直接讲精神文明,但每一个"全面"里边都包含着精神文明的因素。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家整体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  相似文献   

7.
吴岳村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群众说起这些成绩,都由衷地赞扬该村党支部书记、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卢定华.这位全平凉市惟一的女性党支部书记在抓物质文明的同时,灵活地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音符,狠抓精神文明建设,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民心乐章".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这是我们党的基本方针.前几年一度出现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这种状况现在尽管有很大的改变,但从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要求来看,仍然显得薄弱、零碎,存在着说得多、做得少的偏向.究其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是思想上仍然存在着某些错误的认识;一是精神文明建设还缺乏规划,还未实现制度化、目标化和责任化.本文仅就某些认识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人们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有些人之所以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抓得还不得力,这同思想上的糊涂认识有关.1、"先后论".即认为应当先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等物质文明基础打好了再来抓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9.
正"文革"期间盛行呼喊及写口号。各种集会、文章、大字报甚至检讨书,大都有几个口号。口号基本分为颂扬毛泽东、共产党和斗争阶级敌人两大类。最常用的两个词,是"万岁"和"打倒",爱憎分明,反映了"文革"的特点。生产建设、处理工作方面的口号,也是以"抓革命"为前提的。最常用而又最长的口号,一个是:"我们最最敬爱的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个是:"敬祝我们心中的红太  相似文献   

10.
我常听前辈们讲,在五六十年代"我为人人"的口号,不但是一种崇高的社会风尚,而且是人人效法,引以为荣的实践活动。那时,张思德、董存瑞、雷锋精神,塑造了整个一代新中国青少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我为人人"的口号成为被批判的对象,这种崇高的社会风尚也被人们淡忘了、淡化了。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再一次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我为人人"的口号,既是一种思想境界,又是一种道德要求。我们说这个口号是一种思想境界,是指它充分体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共产主义精神;我们说这个口号是一种道德  相似文献   

11.
"全盘西化",是近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纲领.方励之说:"应当全方位开放或者叫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道德所有的全部东西","必须走资本主义道路".刘晓波说:"全盘西化就是人化、现代化","要过人的生活就要选择全盘西化".其实,方励之、刘晓波的论调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而是在重复半个多世纪以前胡适的老调.1929年,胡适为《基督教年鉴》写了一篇文章,首次提出"全盘西化"的口号.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夸大狂的民族","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的民族",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则是"谋人类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的文明".他说:"我们深深感  相似文献   

12.
黄平槐  黄耀华 《求实》2003,3(8):47-49
非典型肺炎的爆发,是对我们精神文明建设是"硬"或"软"的一次检阅.这一检阅对我们深化如何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硬"这个问题的认识,有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精神文明要和物质文明一起抓,这是"硬"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二是形成全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需求,是"硬"得以实现的群众基础;三是塑造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信心,是"硬"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四是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法制化,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7,(23)
正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抚远市抚远镇临江社区党支部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四进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精神文明进社区:一是重视社区党支部自身建设,坚持理论学习与支部建设相结合。积极开展批评与向我批评,通过谈心、交心活动,互帮互  相似文献   

14.
徐寿达 《湘潮》2015,(2):73+77
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我国医院"四个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当前我国医院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途径,希望能为我国医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计生协按照"促发展要有新特点、抓机制要有新举措、办实事要有新成效、自身建设要有新突破"的思路,在基层单位女职工中广泛开展了"巾帼岗位建功立业"的"四创"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单位,往往都有这类人:他们神通广大,交际广泛,关系活络,常为单位或个人"摆平"难办之事.我们姑且把这类人称为"关系人".本来,有一个或数个能够通过自身努力,使组织与外界保持良好关系的人才,是组织发展的正常需要.而这里的"关系人"则属另类.  相似文献   

17.
悲剧源于一句喊错的口号 1931年初,红十二军召开了纪念李卜克内西、卢森堡和列宁等共产国际领袖的大会.在当时,开会时振臂喊口号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全场与会者都会跟着喊,谁不喊谁就有问题.至于喊的什么口号,当时是不假思索的,只要有人领头喊.在这次会上,偏偏有一个战士高声领喊出一句口号:"拥护第二国际!"社会民主党万岁!"大家跟着喊完了,才有人发现这个口号有问题.这个喊错口号的战士叫吴拙哉.他根本不明白什么是第二国际,什么是第三国际,糊里糊涂地喊错了口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曾提出“以钢为纲”口号.这口号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实践的结果证明,这一口号是片面的,给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深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企业领导干部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企业领导干部的这种双重身份决定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然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作为参与者和实践者,企业领导干部自身建设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作为领导者和组织者,企业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组织艺术如何,影响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快慢.企业领导干部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最终取决于企业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大召开后,全国部分理论工作者,在四川、兰州等地召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及其规律等问题,现将这两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及其观点综述如下:一、十三大报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贡献同志们认为,主要有四点:①它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立论基础即精神文明建设不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②它为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了长期目标,明确了准确位置,即始终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③它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的科学方法,避免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屡犯机械论和空想论的错误;④它给予精神建设一个确定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