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代世界》2008,(10):9-11
记者:2008年是中国和伊拉克建交50周年您对两国的关系如何评价? 大使:2008年是两国建交50周年,伊拉克方面也举行了庆祝活动。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丝绸之路,当时中国的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东,并前往欧洲。伊拉克也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伊中两国于1958年8月25日建交。自那时起至今,伊中两国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友好,虽然伊拉克的政权经历了几度更替,但两国关系一直很友好,而且在各领域都不错。在过去的50年中,两国关系没有出现过任何冷淡,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而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则是潮起潮落的,唯独与中国的关系发展十分顺利。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3日是中哈建交13周年纪念日。13年里,两国的双边合作关系得到不断完善和 巩固,其中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两国的合作更是达到了新的水平。 1993年10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首次正式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签 署的"哈中友好共同宣言"为两国在维护地区安全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历史性文 件宣布"两国将在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前提下,在相互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它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互利  相似文献   

3.
《当代世界》2008,(9):12-14
记者:1957年2月7日,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两国共同庆祝了建交50周年,您如何评价目前的中斯关系?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2008,(11):16-18
1998年起,中国和南非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之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并于2006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是两国建交10周年,为此,本刊专门采访了南非驻华大使倪清阁。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8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柬埔寨的柏威夏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引发柬泰两国领土争端再度升温。7月15日,3名泰国抗议者因越过柬泰边境检查站,试图接近柏威夏寺并将一面泰国国旗插到寺中而被柬方拘捕。尽管柬方当天释放了这3名泰国人,但柬泰边境的紧张局势却从此拉开了帷幕,一度有约1000名柬埔寨军人和500名泰国军人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区对峙,  相似文献   

6.
姜述贤 《当代世界》2021,(11):76-78
中国与孟加拉国是传统友好近邻.1975年10月4日,中孟两国正式建交.建交46年来,中孟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两国高层交往保持良好势头,经贸和投资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日益扩大.孟加拉国人民联盟成立于1949年,前身为巴基斯坦人民穆斯林联盟,创始人是大毛拉哈米德·汗·巴沙尼和穆吉布·拉赫曼.1972年孟加拉国独立后人民联盟成为执政党,穆吉布·拉赫曼成为首任总统.1975年穆吉布·拉赫曼因军事政变遇害,该党陷入低谷,沦为在野党, 1981年穆吉布·拉赫曼长女谢赫·哈西娜出任党主席.冷战结束后,人民联盟表示愿与中国共产党进行接触,人民联盟副领袖萨马尔·阿扎德在推动人民联盟与中国共产党交往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记者: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自1964年建交以来,两国高层交流互访频繁,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中法关系总体上迈入了成熟稳定期。您如何评价中法建交48年来的双边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前,中印正式建交,两国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巨手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紧紧相握,成就一段患难见真情的历史佳话,六十年过去,中印关系走过“不惑”与“半百”,如今喜迎“甲子”,在风云激荡的国际舞台上更显自信与成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新机遇,中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趋利避害走稳强国之路,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携手并进共创世界和平与繁荣,是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金根 《当代世界》2013,(10):29-31
总编:中国与新加坡是睦邻友好的国家,建交23年来.中新关系发展势头强劲,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两国合作领域不断拓展请您谈谈对中新关系发展的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经济中,中美经济贸易的互动关系越来越重要,它是在中美建交后,经过双方近30年的努力,逐步培育发展起来的,现在它已成为两国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55周年,两国领导人在互致贺电中对两国关系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胡锦涛主席指出:中巴建交55年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两国建立了全天候友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记者:中缅两国自1950年正式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发展可以说非常平稳。各方面的交往与合作都呈现着很好的势头,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您认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中缅双边关系能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基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记者:中国与埃及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1956年两国建交,1999年两国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友好关系对两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大使先生如何评价中埃两国关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中法建交45周年,本刊记者采访了参与建交过程的中囯前驻法大使蔡方柏,请他谈谈中法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他认为,中法建交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它深刻地影响了国际政治和世界格局的发展,被西方媒体称为"外交核爆炸"。建交45年来,中法关系多有春光明媚之日,也不无风雨交加之时。总体来说,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1997年,中法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2004年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是2008年中法关系出现了波折,中法关系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法国当权者误判形势,没有看到当今中法关系的战略性和特殊性不但没减弱,而且更加突出,因而做出损害战略伙伴核心利益的事情。这表明法国的对外政策仍在调整之中。综观两国关系45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关系的战略性和特殊性始终存在。发展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因此,只要能超越意识形态的偏见,真正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来处理两国关系中出现的困难,彼此照顾重大关切,互不干涉内政,双边关系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中法关系依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世界》2008,(7):16-18
记者:中国和阿塞拜疆两国1992年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至今已经十六年了,您如何评价目前的中阿关系,又是如何看待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前景? 大使:中国是最早承认阿塞拜疆独立的国家之一,1992年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建交后阿塞拜疆作为独立国家与中国发展了友好关系,这种关系是有利于双方的。实际在此之前,双方从古代丝绸之路那个时代开始就有了来往。  相似文献   

16.
高洪 《当代世界》2008,(6):10-12
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带着中国人民发展中日关系,的友好感情和坚定信念踏上“暖春之旅”,两国签署了《中日关于全面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这是继两国1998年发表作为“第三个政治文件”,即1998年《中日联合宣言》之后缔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文件。可以说,“第四个政治文件”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战略互惠成为中日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今后中日两大民族要维系健康稳定的国家关系,就必须按照“第四个政治文件”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立足长远战略目标,从造福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大局中汲取永不枯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中厄建交23年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友好交往不断。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持续拓展。您如何评价中厄两国关系?对中厄两国关系的未来有何期待?耶迈尼:当前,中厄两国多从双边关系角度,以厄立特里亚作为单独一个国家的视角来看待和发展两国关系。展望未来,中厄应充分发挥厄立特里亚的潜力,从更宽广的地区视角来看待双边关系。虽然厄立特里亚人口少、市场规  相似文献   

18.
<正>柬中是铁杆朋友、好邻居、好兄弟,是共建“钻石六边”合作架构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尽管新冠疫情给国家间交往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但柬中关系仍持续向前发展。2023年2月,洪森首相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次访问期间,洪森首相同习近平主席会见,两国领导人就推动构建新时代柬中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双方签署《柬埔寨王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构建新时代柬中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为下一阶段柬中加强各领域合作擘画蓝图,指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打造中柬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赋予两国关系发展的主题。在中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累累硕果基础上,构建两国命运共同体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8年,柬埔寨完成第六届国会大选,洪森连任首相,对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利好。然而,柬埔寨社会矛盾日益突显,西方加大对柬压制力度,渲染"中国威胁论"等,对打造中柬命运共同体形成一定挑战。为此,中国需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确保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炎 《当代世界》2010,(9):27-28
中古友谊源远流长,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大批华工移居古巴。在1868年和1895年古巴两次独立战争中,华工与古巴人民并肩战斗,为古巴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立下了赫赫战功。古巴革命胜利后,1960年9月古巴与新中国建交,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半个世纪以来,中古两党、两国及两国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历久弥新,中古传统友谊不断续写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