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侨园》2017,(Z2)
正宁秋云是一个漂亮的中国姑娘,在西班牙舅舅的帮助下,移民到了西班牙。由于她学历不高,加上不懂西班牙文,在西班牙找不到合适工作,舅舅只好帮她在马德里开了家餐馆。宁秋云开的餐馆位于华人区,她性格善良纯朴,饭菜价格比较低廉,所以餐馆生意从一开张就不错,不出几年,宁秋云就挣了一大笔钱。2015年,年满28岁的宁秋云在西班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7,(Z2)
正我难忘的家乡说起我的故乡哈尔滨,我总会莫名地激动,她是那样令我心神向往。我爱她,就像爱母亲,这种情怀与生俱来。哈尔滨这座城市最大的特点是风情独特,华彩万方,人称"东方莫斯科"、"东方巴黎",举目眺望,洋味十足,这座历史名城,有两首大诗潜伏我心:一首是凝固的诗——中国城市绝无仅有的欧洲风情建筑。一首是流淌的诗——浪花隽永的松花江的壮观  相似文献   

3.
我爱你,中国! 天安门广场,戒严第70天的8月12日。深夜,突然灯火辉煌,喜气洋洋。城楼高悬红色宫灯,霓虹灯闪烁着“祖国万岁”的标语。观礼台被灯光车射出的强光照得如同白昼。中央电视台大型国庆电视晚会——《我爱你,中国》,在这里开机了。 4月初,当中央电视台领导请52岁的邓在军担任国庆40周年晚会导演时,她曾十分犹豫。这可不同于她过去编导的“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国  相似文献   

4.
马德里专电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化的美丽城市。全市绿树成荫,点缀着一幢幢中世纪和新古典式建筑,有壮丽的王宫、古老的寺院、尖顶的教堂、雄伟的城门和威严的斗牛场,也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立交桥,平坦的环城高速公路和豪华的旅馆。但是,马德里给我印  相似文献   

5.
美哉,中国!     
<正>"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中国发展的蓝图,激起了社会各界热烈的共鸣,引发了全体国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美丽中国",究竟美在哪里?"美丽中国",美在生态。中华大地是华夏民族共同的家园,千万年来中国人祖祖辈辈休养生息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深地依赖她、热爱她。为了让每一座山野都郁郁葱葱,让每一条河流都清澈晶莹;为了让城  相似文献   

6.
探访马六甲     
伍振 《侨园》2009,(6):43-45
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吉隆坡,途经一座叫马六甲的小城,这座小城不仅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也是马来西亚和中国最有渊源的城市: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有五次到访了马六甲;明成祖朱棣将汉丽宝公主下嫁马六甲苏丹.与中国有着如此久远渊源的马六甲,到底是怎样一块土地呢?   ……  相似文献   

7.
范垂峰  李春玲 《学理论》2008,(17):51-53
谨以此文,献给改革开放30周年,献给与时俱进,飞速发展的民政事业。双城,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她深沉,像母亲一样慈祥;她厚重,积淀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她丰盈,洒下希望就能获得金灿灿的收成;她多情,80多万古堡人民在她温暖的怀抱里,共享幸福与安宁。  相似文献   

8.
一凡 《党政论坛》2009,(22):29-29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做爱地巴的人,他每次一和人争执。就会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奋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他的房子和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执,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相似文献   

9.
去年9月发生在有“欧洲第一鞋城”之称的西班牙埃尔切市卡鲁斯工业区的焚鞋事件,曾令中国商贸界对西班牙的投资、经商环境心存顾虑,欲往还止。与此同时,西班牙的企业界近来却对到中国投资兴趣倍增。今年5月28日,西班牙工业、商业和旅游部颁布了旨在加强西班牙与中国经济关系的“中国计划”,从而拉开了西班牙企业家进军中国市场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我读张爱玲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另类作家,自出道后,盛名至今不减i“张迷”遍布全球。李欧梵说过,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张爱玲说过,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真实些。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连她的书信都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笔者以为读爱玲的作品就是在读到了爱玲的心灵幽深处,张爱玲的人比她的小说,更像一个传奇。爱玲是一个常读常新,常读也常放不下的文人、女人。爱玲太过凝重太过率真,我读张爱玲,对张爱玲只是又懂得了一点点,明白了一些些,也只是渴望把这一点点、一些些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没有哪一块土地比大西北更具有文化感、历史感的了。 西北的古老文化传统应该永存,西北的古老文化也必须找到它在现代的生长点。 开放的文化心理 延安作为走向全国胜利的圣地,其坚持长期根据地的成功,可以讲出很多原因,但从文化上说,陕北人  相似文献   

12.
壹·侨讯     
《侨园》2013,(6):5-5
<正>西班牙媒体抹黑中餐吃人肉引发华人自省西班牙私营电视台"电视5台"最近播出了一档恶意中伤当地中餐厅的节目,甚至暗示中餐厅用"人肉"做菜,让西班牙人不再吃"肮脏的中国饭"。该报道严重抹黑了中国人的形象,引发西班牙中餐协会和华人社团的强烈抗议。从"埃尔切烧鞋事件"到中餐馆卫生问题,近年来西班牙媒体中涉及到华人的报道大多为负面新闻。有分析称,由于语言、生活习惯截然不同以及华人比较封闭的生活方式,当地的媒体很难真正地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对华人群体有个真实而客观的了解。而华人只注重于生意上的竞争与拓展,忽视回报当地的做法,更加重了西班牙社会对华人所具有的偏见,甚至是敌意。  相似文献   

13.
阿兰 《侨园》2013,(1):26-27
"游走的房子"71岁的朱迪居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卡弗,每天早晨,她要收拾行装驾车到波士顿。她说:"车程大概1小时40分钟,每次我抵达当地,都会感到十分疲惫。回家的时候,我也累极了。"朱迪每天来回驾驶是有原因的,只要房租不断攀升,她必须继续工作。她说:"我不能退休,我要保留我的房屋,我花上所有心血在这所房子,我不想失去它。"实际上,朱迪的房屋,跟近300万的美国人一样,是一间流动的汽车房,做为露营族,她租用停泊的公园土地。如果停泊区的业主反对,朱迪就要移动到别处。随着战后婴儿潮进入了50岁,更多人开始对休闲旅行生活感兴趣,但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14.
陈益群 《民主》2006,(8):42-43
敬爱的冰心大姐离我们而去已经七年了,2月28日是她辞世的忌日。当时作家魏巍曾写道:“一颗善良美丽的星辰陨落了,而它的光芒,将永远存留在几代中国人的心里……”来送别这位世纪老人、文坛前辈。冰心大姐是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主席。在上世纪60年代到“文革”后,很长时间担任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主任。每次由她来主持的民进活动,都是行动活泼,谈笑风生,充满着欢乐。她平易近人,讲话风趣幽默,民进从领导到会员都亲切地称她“冰心大姐”。在民进中央的会议室里很长一段时期挂着一幅她的画像,上面有她的名句:“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她…  相似文献   

15.
邂逅海明威     
<正>我出生于1922年,今年(2009年)已87岁了。回首一生,我曾邂逅过不少名人,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抹灭的记忆。在西班牙接待台湾名人上世纪50年代初,我在西班牙陆军大学就读期间接待和接触过一些名人。首先到西班牙访问的是陈立夫夫妇。陈立夫到台湾后,对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感到痛心和灰心,决定不再过问政治,便跑到美国纽约搞实业,办了个养鸡场,不料养的几万只鸡因鸡瘟死光了,他十分沮丧,于是他到西班牙散心,并要我接待陪同。一天,我陪他玩到深夜,当我把他送回饭店时,他留我住下,夜半,我一觉醒来,见他仍坐在对面的床上,我问:"陈先生怎么还不休息?"他答道:"人老了总会这样。"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的休斯顿市,有一位较有影响的华人女画家——王绮,她不仅在艺术上卓有成就,而且还是一个热心于教育事业、慈善事业,致力于中美文化艺术交流的社会活动家。双硕士学位的获得者王绮,1926年生于中国吉林。34岁时从台湾负笈西班牙,毕业于巴塞罗那圣乔治高级艺术学院,并被选为西班牙皇家艺术学会会员。1968年王绮移居美国,继续艺术课程的深造。经过两年的探索,以“自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7,(8)
<正>按常理,进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圈之后,我首先应该研究的是冰心。但环境使然,我变成了"吃鲁迅饭"的人,而对冰心却基本上没有研究。为什么按理我应该研究冰心呢?因为在新文学作品中,我最早接触的是冰心的《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关于女人》。她那篇悼念母亲的散文《南归》,也曾赚了我青少年时代的不少眼泪。冰心作品充满了爱:母爱之爱,童  相似文献   

18.
正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西班牙黄金签证目前似乎进入了瓶颈期,这一政策由拉霍伊政府在2013年提出,非欧盟人士通过在西班牙境内进行一些有最低金额限制的投资可以进行投资移民,但是这一政策目前看来似有迟暮之态,从一开始对于中国投资者和拉美投资者的巨大吸引力到现在少有问津,再加上欧盟方面针对黄金签证对西班牙提出的警告,这个政策不知还能持续多久。  相似文献   

19.
巴黎专电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面临着挑战,因而我们需要和平相处和共同进步。”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克·马约尔·萨拉戈萨最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要记者向广大中国青年转达的口信。 马约尔将于9月23日至27日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他说:“中国是一个值得世界关注的国家。一方面中国目前进行的改革和开放令世人瞩目;另一方面,从中国的地位和她的发展潜力来看,世界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未来。” 现年54岁的马约尔是西班牙著名的生物化学家、西班牙皇家医学院院士。他对这次访华抱有深切的期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6,(9)
正去年夏秋之交,从海外回国定居的杨老先生邀请我到他上海的家中做客。杨老先生已80高龄,但精神矍烁,走起路来大步有力。杨老先生出生在大陆,年轻时去了台湾,曾广游欧美,退休后又在西班牙旅居10年。所以在杨老先生身上,既有中国传统的一面,也有西方的生活习惯。在杨先生家生活的十多天里,我见证了他不少"堂吉诃德"似的举动。我虽然是他请来的客人,但他对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