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渔翁的哲理     
乡下老家有一位远近闻名的渔翁,他捕鱼的技术方圆百里无人能敌。小时候,我们村里的孩子们经常像跟屁虫一样,跟着他沿着清江河边撒网捕鱼,那些童年的日子好开心。  相似文献   

2.
正"要是柳河上有座大桥,那该多好啊!"提及家乡的河,我的耳边又回荡着当年家乡父老的话语,脑海里又闪现着家乡关于过河的一幕幕往事。我的家乡位于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个叫"怀群"的地方。我家就在怀群街上,街前有一条河,因河边种了许多柳树,家乡人便叫它"柳河"。有河就必须要过河,而过河就必须借助过河工具,乘船时有风浪,并不很安全,最好是能有一座桥。为此,乡亲们操碎了心,他们想出了一个又一个土办法,来解决过河困难。还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亲们过河的工具主要有三种:鹅卵石桥、石板桥和竹浮桥。  相似文献   

3.
马燕燕 《今日上海》2014,(10):52-53
提起郊区的商业,大家心中都会有这样的印象:一到傍晚四五点,商店就要关门了,到了晚上七八点街上都没人了,百姓都窝在家里看电视或者打麻将。  相似文献   

4.
陈祖芬 《北京观察》2000,(11):48-49
香港中环一间人口密度最高的房间台北桃园机场入境口的上方,写着中华民国国籍和外国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我也不是外国藉。那我在哪里入关?我一个个入境口看过去,一概地写着中华民国国籍和外国籍。5年前来台湾,一路都是朋友帮我办的手续,我糊里糊涂没头没脑地跟着去就是了。这次我和梦溪两人行,一切手续自己办,到了台北机场,就“找不到”自己的国籍了。这是傍晚六点来钟。我是早上六点来钟从北京家里去首都机场的。办完出境手续,三个来小时后到香港机场。又要办入境手续。排队不算短,我身后的几个上海人哇哩哇啦地用一种压低了的高音说:想——出境呵,就要有一点——耐心!又说:有这个时间呵——我们差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我家就住在外滩旁边。每个傍晚,妈妈都会带我到那里散步。于是。在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里.不仅有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和沉静悠扬的海关钟声,更有你那硬朗而优雅的标志性身影——外白渡桥。  相似文献   

6.
片警老黄     
几年前我警校毕业分配到一个偏僻的派出所工作,片警老黄就成了我的老师。老黄40多岁,看上去却像个半截老头,头发灰白,皮肤黝黑,说话慢吞吞的,衣着也不讲究。说真的,到这个偏僻的派出所工作我就很有情绪了,没想到还碰上了个老黄。我们管辖的这个片不算小,12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我跟着老黄足足跑了一个多月,才把那些村走访了一遍。老黄说先让你简单地熟悉一下情况,以后再让你慢慢地摸底。我心里这个气呀,这还叫简单?你认为这是耙地呀。我看你也只能当个片长,要当了局长还不把你累死?不过有一点还是对老黄蛮佩服的,那就…  相似文献   

7.
一定要去欣赏萧涛生的近作!前不久,我和萧涛生不期而遇时就约定;当时,地正驾驶着越野车赴草地写生。我和萧涛生认识于六十年代。一进画室一幅幅作品就深深地吸引往了我。我看到了一双纳法可爱而又略带忧思的眼睛,那是卖蘑菇的小女孩;深褐背景下的大红头巾、粉红折裙协调而富温情;她慢慢着美好未来,虽然生活的担子已开始分担在她肩上。透过画家现已稀疏的卷发下善良的眼神,找悟到了地在这幅画中所寄予的人间真情。五月的傍晚;拾完穗子的孩子们坐在草堆上忘情地吹着用麦杆作成的“叫叫",阳光映红了他们的脸蛋,他们似乎要把生活的…  相似文献   

8.
我还真是第一次碰上被采访者自己准备采访提纲并自问自答的事儿。 那是2月12日,林老家中。林老就紧紧挨着我坐在沙发上,半偏转身笑眯眯地望着我,那神色分明有一种长者的宽容,却也似乎还有着一种天真的戏谑,那意思大概是说:呵呵傻孩子,你还嫩呐,跟着我走吧。  相似文献   

9.
星期六傍晚,妈妈去医院值夜班,我一个人在家觉得很无聊,就跟着妈妈去了值班室。大约晚上9点钟的时候,从不远的病房里传出一句句不堪入耳的叫骂声。好奇心促使我走了过去。只见一张病床上躺着一个脸色苍白的老爷爷,床边坐着一个老太太,她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直往下?..  相似文献   

10.
馋宗公案     
正姜现在的年轻女孩子们,往往各自有特殊的禁忌,多有不吃葱姜蒜的,与之矛盾的是,这些孩子还往往特别喜欢川菜,吃辣不要命,要川菜大师傅不放葱姜蒜,这个还真是有点拧巴。我自己没什么禁忌,就跟着身边的女孩子,不吃生鱼片?那就不吃。换一个猛吃生鱼片,那就猛吃。她们共有的毛病,一碗面端上来,先不嘬,拿筷子一点一点把葱花挑出来甩在桌子上。要是夹到一块姜,那直接砌在桌上,我端详这块土色,遐想这边似乎深沟高岗,翻过来松壑鸣泉,  相似文献   

11.
沌湖记     
朱千华 《今日广西》2008,(13):37-39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无法相信,一个面积有400多亩的美丽湖泊,一下子从人间蒸发,不留一滴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来就没有在世间存在过一样。那是个柔美旖旎、鱼虾成群的淡水湖,俊秀明媚得像个山村少女。但是,在2007年3月9日傍晚,随着一声神秘的惊天动地的巨响,那个鲜活的湖泊,就像一个轻梦,一缕青烟,瞬息飘散,说没就没了。  相似文献   

12.
偶读《党建通讯》(2009年第7期)上的一篇文章“对话柏万青”,柏万青同志说:“老年协会的群众跟着我,我跟着党。A等于B,B等于C,C就等于A。”联想到最近在网上看到的个别地方官员的“雷语”:“给我抹黑,就是给全县抹黑”、“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如此等等。两相对照,不禁生发些许感慨。  相似文献   

13.
眷恋     
20多年前,我出生于京城西郊一所部队医院,但我喜欢告诉别人,我是湖南人。听父亲说,他13岁时就跟着爷爷随部队辗转来到北京。然而42年京城的生活却无法抹去在家乡的13个年头。每每提及家乡,我那并不健谈的老爸就会有无尽的话题。老爸的基因遗传给了我。尽管那远在3000公里以外的家乡,我只回去过四次;尽管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仅仅小住而已;尽管对于家乡的亲友,我更像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我猜,大约是因为我带回了家乡的难忘和美好。第一次回老家,我还在父母的怀里。关于我的家乡,只是从父母后来的讲述中,找到了一些关于…  相似文献   

14.
南桥 《同舟共进》2011,(6):11-13
到美国做农民我在美国居住的小区有一对中国老夫妇,酷爱种菜,春天一到,就开始忙着泡种、搭建温室、培育菜苗,还热心地将菜苗分发给很多中国家庭。这对老夫妇原本跟着父辈,早年从国内闯到了韩国,后又从韩国到了美同。我常感慨,二人辗转了几个国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现在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务农了。  相似文献   

15.
与谁为邻     
中国古时候有“孟母三迁”传说,说孟子很小就死了父亲,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的样子。孟母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把家搬到街上。第二个居住地方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高高的山呵长长的河○尹尔山一小时候,住在一条僻静的长街上,成天难得有几个行人,那长长的街道便是我和弟弟的“练武场”了。一天,我和弟弟正在马路上舞枪弄棒追逐厮杀得难解难分,突听母亲一声锐喊:“看,警察叔叔来抓坏蛋了!”我和弟弟顿时丢枪扔棒,小老鼠一样往...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我79岁,假如我能够举着奥林匹克的火炬在北京,那最好。”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日前在央视接受访谈时表达了自己的深切期望。“我不敢奢望最后点火,我只想真正地举着火炬在北京的街上,进入运动场也好,没进入运动场也好,只要跑上一段我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18.
在大别山南麓,流淌着一条小河,河流经一个小镇。小镇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那时,有一云游僧人,因迷恋于这里的美丽的风光,在河边建起了一座廨院寺,河因而得名寺前河,镇也因而得名寺前镇。那里就是我的家乡。还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们敬爱的赵朴初老先生,也就生长在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19.
雨中八角街     
知道北京有个王府井大街并不比知道拉萨的八角街早,而当我对王府井已经非常熟悉时,到八角街上去走一定仍是心中的一个愿望。前不久,我终于去了西藏,但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在边境一线开展工作,所以直到离开西藏前两天,才匆匆地去了一趟/\角街。7月,是西藏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雨水充沛,气候宜人,尤其是我在西藏的最后几天,拉萨每天都有一场雨,把这座美丽的城市浇灌得郁郁葱葱,八角街也因VL愈发清新、秀丽。那天早晨,天空照旧飘着雨。我们先参观了西藏三大寺之一的大昭寺,大昭寺的大门就开在八角街上。两个小时后,当我从大昭寺…  相似文献   

20.
心灵笛手     
春风吹过了河边的柳梢,又在河上小桥头优雅地拐了个弯儿,晃晃悠悠地漫向了远方。于是,河边的小草,小草旁的树枝,就露出了新芽。小月河里的冰块早已融化,微风拂过,就有波光闪动。河面上,横跨东西的小月桥,桥上雕刻精细的护栏,在岁月里,固执而深情地凝望着匆匆而过的人流。此时,我就在这人流中,回望那小桥。黄昏时分,从值勤点回来,深感疲倦,加之近几天心情郁闷,于是就约了几个要好的队友,出去散步。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小月河边。这天,天气很好,云淡风轻,气候宜人,斜阳在我们身上镀了层金色的光晕。我的心情在夕照里变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