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风采》2010,(24):12-15
我叫何建福,今年37岁,农民工工龄18年,老家在云南滇西一座火山上,不过,那里住着的是我的父母、媳妇和儿子。我在兰坪县一家矿冶厂打工,厂领导告诉我们要“爱厂如家”,我也就把厂当家了。我们家兄妹三人,我排行老二。老大是读书的料,现在是县医院的医生,幺妹是父母的最爱,师范读完当了老师,他们都有不错的工作。只有我在“空当”上——高中毕业的时候,父母干不动了,此时,老大和幺妹都急需要钱读书,我率先出列,打工挣钱。有人说我是这个家庭的牺牲品,那是悲观的说法。客观而又积极的说法是:我为这个家庭的承上启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善良柔弱的她为大哥精心梳理着生命植被,无怨无悔。“把人哥留下来,让我来护理他。“ 1974年,英俊挺拔的刘正农应征入伍,成了一名铁道兵。  相似文献   

3.
德军 《农村青年》2010,(9):56-58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因为在温总理面前说真话而引发了全国“讨薪风暴”,她也因此而一夜成名。她就是重庆市云阳县人熊德明。成名之后的熊德明远赴城里打工,然而却并不如意,最后她决定创业,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百余个项目……那么,几年过去了,“什么都不懂”的熊德明的创业经历了哪些曲折?她能成功吗?她的创业之路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4.
聚散     
maggie 《时代风采》2008,(20):34-39
“我还有个会要开。”她按掉电话。对则黎说,“我们先吃吧,你哥有会。”她默默地吃完,没有忘记给这两个已经比她高出一头的男人加菜,刷碗。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2009,(5):35-36
她一直称自己为“田田”,记者就以此名字作报道吧。 田田在英国经营着一家“性用品商店”,4年赚了180万欧元,被当地人看作“白手起家的英雄”,《泰晤士报》以及伦敦电视台都采访过她,说她是“最快致富的华裔女子”。  相似文献   

6.
一凡 《农村青年》2007,(10):33-35
李爱英,一个闯荡京城的农家妹,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五天,她从安徽马鞍山市郊农村来到陌生的京城,开始打工生涯。那时她刚19岁。后来饲养鹌鹑创造了奇迹,小小鹌鹑撬开了京城人的嘴,经过6年多的艰苦奋斗,她拥有资产100多万元。当我怀着敬佩的心情走进她的加工厂——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农家院采访时,她的故事也从这里飘出。  相似文献   

7.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如果要用一样事物来比拟她的话,我想温暖醇厚的红茶最为恰当:初见她的人,都会在不经意间,对这个文静纤细的女孩心存好感: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温润如茶的柔软女子,却毅然坚定地行走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用她的真挚,用她的柔情,用她的坚强,为乡亲们奉献自己的热忱和力量,你一定要记住她的名字,娄阳,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8.
《工友》2009,(10):40-40
来自湖南衡阳的易承芳今年54岁,1987年随丈夫来到广州,在一家生产化妆品的工厂打工,这一干就是22年。本想着明年就可以退休的她,经过多方打听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在广州办理退休手续,领取养老金。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20日,《唐山晚报》上刊登了一封来自甘肃兰州的表扬信。信上说:河北省丰润区张庄子村出了位好女孩,她的名字叫张霞,张霞已经连续三年用自己辛辛苦苦打工赚来的钱为他们那里捐款1万元,建成了三十多个母亲水窖,使近百口人解决了饮水问题。也就是从这封信里,家乡的人们才认识了张霞,才知道了她鲜为人知的和“母亲水窖”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心中有花     
一天,办公室里来了一个办事的人,大概是第一次到这种地方来,那个人显得有点局促。他没有找到要找的人,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搬了张椅子让他坐下。他问旁边一位胖胖的女同事:“我要找的那个人去什么地方了?”“不知道。”胖同事冷冷地回答。“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不知道!”胖同事明显地不耐烦起来。“那……您能不能转告他一句……”“我不管!”胖同事终于大声冲那人嚷嚷起来。那个人尴尬地走出去以后,我问胖同事为什么冲那个人发火,她说:“我看他的一举一动就很烦人。”可是,我回想了半天,也没有琢磨出那个人到底有什…  相似文献   

11.
冬冬 《农村青年》2006,(7):44-46
人有三急,首数上厕所。许多异乡人回家过春节时,往往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常常遭遇内急的尴尬。火车车厢过道上、椅子上、行李架上挤满人,甚至连厕所里也塞满了人。有位在广州的西北打工妹回乡时,就遭遇了这种尴尬。幸运的是,她在这个令人难堪的旅途中发现了一个商机——  相似文献   

12.
大姐和二姐     
二姐做梦也没想到,大姐的遭遇会落到她的头上,她也下岗了。当初大姐从造纸厂下岗时,二姐除了同情和愤愤不平外,心里多少还有点庆幸,庆幸自己所在的酒厂效益好,工资有保障,不用担心下岗。可未曾料到,干得好好的,说下岗就下岗了。听说厂子要改制,还要买断工龄,一年工龄才卖400元,卖了工龄你就成“自由人”了,往后爱干啥就干啥。二姐气哼哼地说:“想这么轻巧就把我们打发了,没那么便宜”二姐的脾气暴躁,小时候连我这个当弟弟的也要让她三分,大姐更是由着二姐的性子。我虽然看不惯二姐的霸道,可也是敢怒不敢言,她要是发起…  相似文献   

13.
安妮 《农村青年》2006,(3):19-21
打工尽受老板的气。自己创业又没本钱。咋办?那阵子。刘欣头疼死了。 刘欣是辽宁省朝阳市的一个农村女孩。从小勤奋好学.不甘落后。她曾考上一所民办大学。可毕业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暂时到号称“酒吧一条街”的沈阳市文艺路打工。 日子过得不开心。后来。刘欣阴差阳错地干了另外一件事。没成想“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件事让她每月挣到一万多元钱,火啦!  相似文献   

14.
阿友 《农村青年》2013,(7):42-44
她是毕业于音乐学院的大都市高校声乐老师,他是小镇上卑微草根的“豆腐哥”。12年前两人相逢于一次歌咏比赛,她听到了他卖豆腐的吆喝声,那犹如天籁般的声音打动了她。音乐才女放弃优越生活,不顾一切冲破世俗樊篱毅然嫁给了他。婚后她辞职返乡专门教夫唱歌,把丑小鸭打造成白天鹅,一次次登一I-音乐大雅之堂。他在神奇的爱情动力激励下脱胎换骨,为她心爱的美眉交上了一份合格满意的情感答卷。  相似文献   

15.
张玉燕是河北省丰润区辛店子村人,今年二十出头,别看她是个90后,可她人小鬼大,硬是凭自己的敢想敢千,在自己的家乡创出了特色品牌大棚蔬菜——“田野青椒”。由于“田野青椒”属于纯天然绿色食品,不施农药,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所以不仅在当地畅销,而且在津、京等地都小有名气,很受欢迎。随着“田野青椒”的出名,张玉燕这个名字也声名远扬。  相似文献   

16.
悠然 《农村青年》2013,(7):32-35
24年前,当瘦瘦小小的李学琴站在山城重庆一家火锅店里的洗碗间时,没人会想到日后她竟站在了国内影视化妆界的巅峰。冯小刚电影《手机》中娇艳动人的范冰冰,一头黑发假斯文的葛优,以及话剧《雷雨》中白发苍苍的宋丹丹和濮存昕,一个又一个经典艺术造型都出自李学琴之手。从当年的洗碗妹到现在的“金牌化妆师”,这中间的跨度与甘苦非一般人能想象。问及李学琴成功的原因,她想也不想就说:“我能有今天,就是能吃苦,吃常人不能吃的苦——”  相似文献   

17.
李虹 《农村青年》2006,(6):35-38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车祸,年仅22岁、身负重伤的文花枝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获救。然而,她却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我是导游,后面是我的游客,请先救他们!”她为这句话付出的代价,是被截掉整条左腿,是以后与轮椅和假肢相伴的人生……文花枝感动了无数颗心……她说:“安上假肢以后,我还要继续从事导游这个职业……”  相似文献   

18.
王山 《农村青年》2007,(7):23-26
“虫哥”赵雁秋迷恋昆虫标本的那种痴迷让人不理解。家里除了几千只装昆虫标本的盒子和捕虫工具,可以说一无所有了。没有彩电、没有冰箱、没有像样的家具、没有体面的衣服,却有一台电脑是专门为研究昆虫资料而买的。 “虫哥”有独特的魅力,娇妻爱子迷上了昆虫,老父老母也爱上了昆虫。父母竟让他的昆虫标本“住进”了两间大瓦房。 “虫哥”捕虫和制标本有许多绝招,他的工具和设备都是自制的。对于像他这样一个收入很少的人来说,爱上昆虫就意味着一生贫穷,因为他从未想用标本换钱。采访时我也感到,爱上昆虫也注定他能快乐一生。  相似文献   

19.
在2012年,青年群体在公益领域的表现着实抢眼。不管是"举牌哥"、"托举哥"还是"鲨鱼妹",不管是倡导环保骑行、老城区保护还是性别平等,青年群体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展现了自我的能量。以下从四个方面客观地分析青年公益崛起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范运昌 《农村青年》2007,(12):31-33
“人死账烂”,是中国农村流传已久的世俗。在铜都江西德兴市的一个小山村,一个三十出头的少妇,丈夫因救山火而殉难,留下一笔家庭债务。丈夫辞世才几天,妻子就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张贴通告,替亡夫还债。她的义举,不仅感动了全村,也感动了华夏,网友们称她为时下“中国最美丽的村妇”,她的名字叫陈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