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因怕得罪人而不敢坚持原则的思想顾虑,一位负责同志说:"作为领导干部,不敢于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原则,可能要得罪少数人,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心。"话虽朴素平实,却道出了"得罪人"与"得人心"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因怕得罪人而不敢坚持原则的思想顾虑,一位负责同志说:“作为领导干部,不敢于得罪一小部分应该得罪的人,就会损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原则,可能要得罪少数人,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心。”话虽朴素平实.却道出了“得罪人”与“得人心”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少数腐败分子暴露的问题看,这些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已到了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地步。开展反腐败斗争,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慎独慎微,廉洁自律,多一点“不敢”意识。这个“不敢”,就是要求领导干部非分所得“不敢”拿,影响公务的宴请“不敢”去,妻子以外的女色“不敢”沾等,一句话,党纪和法律的底线“不敢”超越。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一些团场基层职工群众民主选举单位领导干部时,有个别人却说:"这种选法选上的都是老好人,落选的都是有魄力、坚持原则而敢于得罪群众的人。"笔者对这种颠倒黑白、自以为是的论调不敢苟同。 民选基层领导干部是扩大基层民主,让职工群众当家作主,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得民心之举,这一选举制既是对群众民主权利的尊重,也是基层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7,(19)
正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是贯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项基本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抓"关键少数"破题,以身作则、严明纪律,建章立制、着眼长远,不敢腐的氛围总体形成。但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还没有落实到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明确指出解决自身问题的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领导干部的表率  相似文献   

6.
劳骥 《党课》2013,(21):109-110
最近听一位干部说,现在各机关都很谨慎,也不出去吃饭喝酒了,“正规”多了。但领导干部也不敢管事了,不敢下乡了,生怕得罪了谁,被抓住小辫子,并感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百姓来说话”。这是一种害怕群众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组工干部经常遇到三种情况,面对这些情况如何处理,关系到能否做到公道正派。面对压力,无私无畏,坚持原则。组织部门经常遇到来自各方面说情打招呼的压力,能不能顶得住这些压力,实际上是“公”与“私”的较量。以“公”为重,会不畏权势,不拘亲情,力陈己见,虽然有可能得罪个别人,却会赢得周围一片人;受“私”左右,自然会屈于压力,虽然满足了少数人,却会给组工干部形象抹黑。心底无私天地宽。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应以党的事业为  相似文献   

8.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但是在少数单位、部门,调查研究染上了一些病症,有的还渐成顽疾,概括起来有:假调研、被调研、回避问题、调研脱节、不重运用。有的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与"角落";有的不敢直面矛盾,不敢深究问题,怕争论伤和气,怕细究得罪人;有的只调不研,停留于点上情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已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经程序。干部能不能提拔重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这一关。推荐票的多少成为衡量民意的一项重要指标。这个意在引导广大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改革举措,却被一些领导干部“误读”,在一些单位变了味。一些领导干部在发现群众投票重要后,不是在努力工作、为群众办实事上动脑筋,而是一门心思在如何“赢票”上做文章。一些干部大搞“微笑外交”,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甚至在坚持真理、主持公道的大是大非面前,也不敢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惟恐得罪了人,丢了推荐票。  相似文献   

10.
常听人说:“人老实了,是要吃亏的”。这话,我既赞同,又不赞同。说赞同,只因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埋头苦干、为人正直、大公无私、坚持原则的同志,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地对待和“礼遇”。但是,对有的同志包括少数领导干部提出的。“现在,人太老实了,办不成事,多少有些不适应时代变化”的观点。我完全不赞同。 老实人的最大的、最优秀的品格和道德规范就是为人忠  相似文献   

11.
最近,山西新绛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领导组,在对2012年度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中,重点对508名科级领导干部的"德廉"表现实行正反双向测评。在正向评价指标中,围绕"理想信念、政治纪律、宗旨观念、大局意识、坚持原则、工作作风、道德品行、廉洁自律"八个  相似文献   

12.
正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少数领导干部自认为我们的事业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就不用再吃苦了,于是,变得不愿吃苦、不敢吃苦、不能吃苦了。显然,这与党章的要求相悖,与党的宗旨不符,必须予以克服和纠正。作为领导干部,要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和发展的"领头雁",就必须学会吃苦,勇于吃苦,特别是以下这"四种苦",更要常吃,吃出滋味,真正把吃苦当成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3.
正"为官不为"不是一个新问题,只是随着中央和各级组织铁腕肃纪、铁面问责的不断深入,一些干部感到"为官不易",不敢捞、不敢要、不敢腐了,不想为、不愿为、不作为的思想便开始凸显。对这种不良倾向,如不及时加以制止和解决,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为官不为"是"为官乱为"、"为所欲为"的另一个极端,中央从严治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领导干部规范用权、廉洁从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相似文献   

14.
惩是为了治,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这就需要我们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建立风清政明的廉洁政治。  相似文献   

15.
正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于2013年10月16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研修班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当前,积极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三不"机制,为反腐败汇聚正能量,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想腐",是"三不"机制的首要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  相似文献   

16.
沈小平 《实践》2008,(8):56-56
一位领导同志在总结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违法乱纪的深刻教训时说,现在各地各部门制定的制度并不少,但一执行起来,往往就走了样,使得制度在少数人特别是"一把手"面前变得苍白无力,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和形式.  相似文献   

17.
刘建明 《奋斗》2013,(2):63-64
正时下,在实际工作中,少数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联系领导多,联系群众少;听取汇报多,深入基层少;发文件多,抓落实少。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少数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值得领导干部警惕和深思。细想一下,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执政理念发生严重偏差。少数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只是把责任挂在嘴上,而行动上却无所作为,饱食终日,得过且过,浮于表面,不求实效。有的布置工作满足于发文件、开会,不检查、不监督、不指导;有的只当官不做事,只用权不尽责,尸位素餐;有的对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怕担风险,不敢果断决策,贻误战机;有的遇到问题绕道走,回避矛盾;有的对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不敢抓不敢管,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放任自流;有的对影响社会治安的苗头性问题,听之任之,视而不见;有的所领导的地区、部门事故案件不断,但酒照…  相似文献   

19.
李延英 《实践》2010,(2):55-55
<正>针对一些单位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变成了"一言堂"、"一支笔"的"一霸手",甚至以权谋私的现象,一位长期从事纪检工作的领导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遏制权力滥用,让公权真正用于公众,必须坚持教育、预防、惩治相结合,让干部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发生腐败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个人世界观改造、放松道德修养,人生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年初在重庆调研时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必须在"三严三实"上发挥表率作用。不能把理想信念只当口号喊,要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树立起让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理想信念标杆。我感悟,这段讲话,入木三分、有的放矢,既有针对性,又有启发性。现实生活中,把理想信念"当口号喊"的领导干部,比例大小、人数多寡没有调查研究,不敢滥下结论。但用"大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